当前位置:中工网工会频道深度报道-正文
口述实录:“争取更多资源和手段是最大突破点”
//www.workercn.cn2013-11-14 16:18:25来源: 中工网——《工人日报》
分享到: 更多

  三是搞好社会化帮扶平台建设。主要包括"一帮一"工程、送温暖工程、工会帮扶中心这"三大平台"建设。继续实施城市"一帮一"扶贫解困工程,将其纳入市级责任目标考评范围,组织党员干部在扶技、扶业、选项、培训、助学上下功夫、抓落实,提高帮扶工作的实效性。深入实施"送温暖"工程。积极协助党委、政府落实各项保障民生、改善民生的政策措施,通过走访慰问、扶贫济困、权益维护、精神关怀、强化服务等,努力推动和帮助困难职工解决面临的突出问题。再就是搞好"帮扶中心"建设。

  困难的职工,认定为"困难职工";家庭月人均收入高于上年"城市低保"标准10%以内的为"特困职工".对于这部分帮扶对象,哈尔滨市主要采取了哪些具体措施,困难职工可以从中得到哪些实惠呢?朴逸介绍说:

   一是建立完善就业援助机制。政府有关部门和工会组织将采取各种办法了解掌握招聘信息,为就业困难人员提供合适的工作岗位。根据困难人员的特点和愿望,联系安排技能培训,提供资金支持,协调落实创业贷款等。

  二是建立完善生活救助机制。比如说,民政部门按照社会救助规定程序和标准,将符合救助条件的特困职工、困难职工家庭纳入救助范围;财政部门每年安排和划拨一定额度的困难职工生活救助资金和送温暖资金;各级工会通过发放救助金和生活必需品等方式,进行经常化的长效救助等。另外,市总工会还统一发放特困职工家庭水、电、气补贴。

  三是建立完善医疗救助机制。比如说,符合规定的困难职工家庭,经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支付后,个人仍难以负担医疗费用的,由政府相关部门进行医疗救助。特困职工到哈尔滨市第四人民医院、道里区人民医院就医,可以享受挂号和诊查费免收待遇;住院的患者还给予26种外科疾病单病病种优惠等。此外,各级工会开展的"光明健康行动"、"医疗援助系列行动"等,都会帮助困难职工减轻医疗负担。

  四是建立完善教育救助机制。比如说,帮扶对象家庭中符合助学条件的,将纳入"金秋助学"、"国家助学金"、捐资助学等活动中来,并提倡创新就学援助方式方法。市总工会"金秋助学"活动每年对困难职工家庭当年考入大学本科的子女给予3000元的助学帮扶。

  五是建立完善住房救助机制。将符合条件的特困职工家庭纳入保障性住房保障范围。特困职工家庭住房面积低于住房保障标准,且属市政府重点工程或城市拆迁对象的,经审批同意后,给予适当照顾。

  六是进一步完善法律援助机制。各级司法行政部门和工会、共青团、妇联、残联等法律援助社会组织,都将努力扩大法律援助的覆盖面,让所有符合条件的困难职工都能获得及时、合理的法律援助。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这样一件事:哈尔滨轧钢厂有位困难职工叫刘胜明,他一家三代四口人住的小屋仅有27平方米。由于他符合《哈尔滨市困难职工扶贫解困帮扶机制实施细则》的规定,今年8月,通过摇号抽签,他得到经济适用住房,个人只需缴纳20多万元就可以住上70多平方米的住房。像刘胜明这样的困难职工得到解困帮扶的例子,在哈尔滨不胜枚举。

  朴逸最后对记者说:

  工会作为职工合法权益的代表者和维护者,其作用是在为职工群众说话办事中体现出来的。工会就应时刻关心职工群众的疾苦。职工有困难,工会干部应该是第一知情人、第一报告人、第一帮助人,更应做广大职工特别是困难职工的贴心人。工会帮助困难职工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是工会组织分内的责任和义务。只要我们"面对面、心贴心、实打实"地为职工群众办实事谋实惠,工会的作用和社会影响力就会得到极大地提升。(发表于《工人日报》2013年09月20日 02版)

1 2 共2页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