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工会频道深度报道-正文
石狮打造“质量工会” 服务发展大局(图)
//www.workercn.cn2013-10-11 06:38:55来源: 中工网--《工人日报》
分享到: 更多

德化劳模创新工作室助推企业大发展

劳模赖礼同在创新工作室创作

  在福建佳美集团样品展厅里,各式各样陶瓷产品琳琅满目,五彩缤纷,而这当中的窑变釉瓷器显得十分独特和奇妙,这个窑变釉瓷器就是佳美集团“苏尧棠劳模创新工作室”通过科技创新研发出来的中温窑变釉陶瓷。

  依托“劳模创新工作室”, 佳美集团积极开展技术创新,开发了一个窑变釉的生产项目,该项目获得了国家、省的金奖、银奖、铜奖,今年在这方面的订单可能会超过5000万,为企业的持续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除了推动产品研发创新,苏尧棠劳模创新工作室还为生产进行了节能减排技术改造,把产品的烧成成本由原来的30%降到18%,同时,劳模也在创新经营管理当中起到率先执行、率先表率的作用。

  劳模创新工作室在培育人才中发挥了“孵化器”作用,也推进了企业在发展中“助推器”作用。近年来,德化县各级工会结合该县实际,以充分发挥工人阶级主力军作用,推动社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为目标,以发挥劳模先进示范引领作用为重点,努力搭建劳模先进创新平台,广泛开展“创建劳模创新工作室”活动,打造劳模先进工作团队,积极开展科技攻关、技术改造、技术协作、技术发明等一系列科技创新活动,大力推出优秀创新项目和先进操作法,在提升职工业务技能水平、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促进科学技术生产力转化,推动全县“科学发展、跨越发展”上,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重点突出

  让劳模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劳模创新工作室创办以来,培养了很多陶瓷雕塑人员,特别是传统陶瓷雕塑这一块,很多学徒经过学习培训,技艺得到提高、有很大的进步。”在德化博古陶瓷研究所“赖礼同劳模创新工作室”,工艺美术大师赖礼同每周固定时间都给学徒传授陶瓷创作技艺,学徒们不仅学到了传统的陶瓷技艺,还通过文化、时代印记等元素创新了陶瓷创作理念。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为进一步发挥劳模的示范引领作用,2012年5月,德化县总工会下发了《关于创建“劳模创新工作室”工作的通知》,成立创建“劳模创新工作室”领导小组,按照“科学规划,积极推进,统一标准,凸显特色,重在实效”的原则,积极争取党政的支持,加强部门沟通,加强工作指导,创造有利条件,初步形成党政支持、工会实施、劳模挂帅、广大职工踊跃参与的创建格局。

  锤炼一批劳模,发展一支骨干,树立一方风范,最大限度辐射劳模影响,力求成片带动提作为。为促进“劳模创新工作室”建设,县总工会负责指导面上创建工作,协助做好“劳模创新工作室”组建、设备配备、人员安排、阵地建设、资金保障及总结交流、推广等工作,并列入年度目标责任。县总领导及负责部室多次深入全县重点企事业单位,对全县劳模先进情况进行了分析,先期指导创建了“赖礼同劳模创新工作室”,并举行了隆重的创新工作室挂牌仪式。

  劳模创新工作室目标很明确:结合生产实践,实施产品研发创新、技术难题攻关,改进生产工艺流程,创新管理方式,采用名师带徒、示范引领、团队作战等方式,带领广大职工为企事业的生产经营目标而奋斗。鼓励支持各级劳模结合各自岗位和业务特点成立创新团队,推动创建活动深入开展。目前,全县已创建的劳模创新工作室有15家。

  在充分发挥各级工会自身资源优势的基础上,积极争取有关职能部门在项目、技术、资金等方面给予一定的政策支持,更好地解决部分企业劳模创新工作室自身资源缺乏、研发能力不强等问题,更好地发挥劳模创新工作室的作用,不断提高企事业单位自主创新能力,促进科学技术发展。

  特色凸显

  让创新助力企业发展

  有牌匾、有场所、有特色、有制度……走进德化县的每一个劳模创新工作室都能给人一种规范化的感受。

  据了解,为进一步规范劳模创新工作室建设,德化县总工会明确劳模创新工作室“八个有”的规范标准,并将劳模创新工作室创建活动与劳模宣传、合理化建议等工作有机结合、科学对接,丰富了劳模创新工作室的活动形式和工作方法,促进了劳模创新工作室活动的管理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

  创新工作室以劳模命名,以技术创新、管理创新、服务创新为方向,通过名师带徒等方式,培养技术骨干,组建工作团队,建立一套相对完整的工作制度、活动制度和管理办法。

  加强劳模创新工作室之间及企业内部的技术研发部门、生产管理部门的联系联合,针对企业难点、重点,共同开展技术创新、技术攻关,积极破解难题,为企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另一方面,通过县总工会、职工技协和行业性、区域性工会等组织,加强不同企业之间劳模创新工作室的相互交流、劳模创新工作室与科研机构、技术院校之间的技术合作,相互取长补短,促进科技进步和科技成果转化。

  各企业十分重视劳模创新工作室的建设,作为单位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和职工科技创新的排头兵,予以重点培育和支持,并结合单位生产、经营、科研创新的实际要求,每年确定一个以上的创新项目,以单位与劳模工作室签约的形式进行明确,在创新实践的经费、设备等方面给予充分保证。

  注重实效

  托起劳模精神永续的希望

  苏建堆、曾晓红劳模创新工作室以管理创新为重点,以科技创新为抓手,企业、产品多次获奖,其中曾晓红创作的作品获得全国第七届“发明创业奖”;

  许庆水、张宾劳模创新工作室打造出著名品牌的高档日用餐具,产品在国内外市场占有率不断扩大,为德化陶瓷业产业结构调整作出了重要贡献;

  刘志军、陈清殿的农民劳模创新工作室把科学养鸡、养兔与农业产业化现代化生产结合起来,形成了公司加农户的生产格局,打造了原产地品牌,为农民群众打造共同富裕的平台,发挥了劳模应有的作用;

  ……

  劳模创新工作室不仅是凝聚职工创新活力的新载体,也是弘扬和宣传劳模精神的重要平台。劳模创新工作室,为“创新梦”的枝叶打开了生长的平台,让劳模精神如大树一般,屹立彼岸,托举起薪火相传的力量。

  为了进一步扩大劳模创新工作室的影响力和吸引力,德化县总工会加大宣传力度,营造创建劳模创新工作室的浓厚氛围。精心编写劳模创新工作室典型材料,宣传先进事迹,召开全县劳模创新工作室现场经验交流会总结推广经验。通过发放宣传资料、报纸宣传等方法,提高劳模创新工作室的知名度。经过多层次、全方位的宣传,有效扩大了劳模创新工作室的影响,促进了企业发挥科技创新的主体作用。

  劳模创新工作室在一批具有丰富经验的劳动模范引领下,破解难题,为企业发展提供技术管理支撑,创新成果层出不穷。同时在技能比武劳动竞赛中发挥示范作用,在每年开展的职工技能比武、重点工程劳动竞赛、群众性科技创新等活动中,充分发挥劳模创新工作室的引领、示范、表率作用,提高了职工技术素质和创新能力,搭建了技术创新、技术交流的良好平台。

  在职工素质工程建设中发挥引领作用。多数劳模创新工作室制定了“名师带徒”制度,技术带头人与他们的徒弟签订了《名师带徒协议书》,通过“名师带徒”这一新形式,明确了师徒职责,通过名师传授知识、技能,提高了职工们的技术素质。同时劳模创新工作室聚集了一批业务和技术骨干,针对生产和工作中的难题,动脑筋、想办法,攻坚克难,成果频出,提高了职工的创新能力。(华文)

1 2 3 共3页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