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工会频道工会新闻-正文
江苏赣榆县职工共享工会创新成果
//www.workercn.cn2013-11-15 14:29:16来源: 中工网
分享到: 更多

    中工网讯 近年来,江苏省赣榆县总工会在工作创新方面有了突破性进展,也取得了明显成效。先后有5个课题分别获得省总一等奖和市总奖励。为了“用足用活”创新成果,使这些创新成果惠及全县广大职工群众,县总把运用和巩固创新成果作为创新工作的重要抓手,努力做到“在巩固中共享,在共享中巩固”,使创新成果得到不断充实的同时,也让职工实实在在在享受创新成果带来的实惠。

    赣榆县地处黄海之滨,有船只760艘,有船员一万多人。自2001年成立全国首家船员工会以来,船员全部纳入工会管理和服务。为探索海上流动会员的管理与服务方式,县总工会在海上流动会员聚集的下口村船员工会进行试点工作,通过在每条渔船上设立一个会员单位,探索对对海上流动会员的管理与服务方式,使会员无论走到哪里,从事何种职业都能够及时参加工会组织的活动,享受会员的权利,履行会员的义务,合法权益得到切实维护,并与工会组织保持着密切的联系,使船员在海上感受到“家”的温暖,受到船员的一致好评。《加强海上流动会员管理与服务》这一课题获得了2012年度“江苏省工会工作创新成果一等奖”。今年以来,县总认真总结创新经验,把这一成果作为“专利投放市场”。指导船员工会以每条渔船为会员单位,在海上船员队伍中开展“争创海上工人先锋号”和“争当海上优秀流动会员单位”活动,进一步增强工会组织的凝聚力及创先争优的思想意识,调动广大船员职工的积极性,为地方沿海经济的发展作出积极的努力,苏赣渔02332船组等10个班组被县总命名为“工人先锋号”。船员工会根据船上作业特点,在休渔期及捕捞返程期间,对船员职工进行职业教育、安全生产、法律知识等培训,通过建立职工之家、职工书屋等活动阵地,组织流动会员开展各种文娱活动,使常年漂泊海上的流动会员身心得到休整,让他们感到工会职工之家的温暖。春节期间,利用船员职工放假过年的机会,举办了安全生产培训班,充实船员的安全知识,增强安全生产意识;春季出海前,召开了职工会员代表大会,签订了集体合同及工资专项集体合同,今年船员工会通过与渔业公司三轮协商,使船员工资由去年的每月不足6000元增至7000元,增幅达20%,有的船老大还为在海上作业期间服从安全管理、捕捞效益好的船员发5000元奖金。

    船员工会还与县直机关相关部门工会,通过实施“爱心帮扶工程”,对留守的船员家属进行帮扶。组织工会干部及县机关职工到所帮扶渔村,想方设法帮助解决生产、生活上的困难,切实从过去单纯的经济资助转变为经济扶持、生活关怀、心理咨询、学习辅导等全方位爱心帮扶。今年以来,已为沿海渔村留守妇女家庭解决遇到的各种困难70多个。县地税局、司法局、县烟草专卖局等工会还成立了关爱小组,与留守妇女实行结对帮扶,深受当地政府的好评和广大渔村留守妇女的欢迎。县移动公司组织开展“走进沿海渔村、关爱留守妇女”关爱行动小组,走进该县青口镇下口村走访渔家留守妇女,为他们送去慰问礼品,就妇女权益、健康、文明等方面,与他们交友谈心,指导留守妇女正确使用通讯、网络、电脑等随着女性渔民下海日益增多这一实际,为改变她们“白天看大海,晚上看星星”海上生活的寂寞与无聊,船员工会积极与当地妇联组织配合,把女性渔民的海上精神文化生活纳入了工作视野。把为海上女性渔民“送文化、送知识、送培训”作为年度工会和妇女工作的重点,联合劳动、渔政、计划生育等部门在船上创建了“海上流动书屋”,专为在海上的女性渔民提供各种文化服务。5月初的一天,正在黄海海州湾畔渔船上作业的王彩,望着远处海面上渐渐驶近的职工流动书屋服务船,一边招呼同伴,一边高兴地跳了起来,这也是“流动书屋”第三航次“流动”海上。(伏在江)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