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教科文卫体世界 倾听知识分子劳模的心声
//www.workercn.cn2017-05-16 16:40:45来源: 中工网
分享到: 更多

科技:耕耘在“甘薯研究”领域的巾帼英雄

  何素兰,从西南农业大学农学专业毕业分配到四川省南充市农科院,扎根甘薯科研已二十七载。她先后获得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三八红旗手、首届南充市十大杰出女性、南充市三八红旗手、南充市十佳干部等称号。她带领的团队获全国五一巾帼奖状、四川省五一巾帼奖状、四川省工人先锋号、南充市工人先锋号。

  何素兰主持研究的“高产抗病耐贮藏甘薯新品种南薯99的选育与应用”等获得了省、市科技进步奖,创造了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为本区域农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忠于职守 甘于奉献

  何素兰二十余年如一日全身心投入甘薯科研事业,收到人们的尊重。

  农业科研的特点是,从最初的数据观测到数据分析及得出结论,每一步都要亲历亲为。1997年,她们的试验基地迁到了顺庆区潆溪镇,新基地条件很艰苦,离家又远,工作除了辛苦外还非常不方便。她的丈夫在本所从事玉米研究,也是研究上的骨干。他俩的研究对象都属于大春作物,两人刚好忙到一块儿,经常无暇顾及孩子。那年冬天,正值甘薯收获时期,一个星期天,她在基地加班收甘薯试验,丈夫又远去云南开展“南繁”工作,4岁的儿子在与小伙伴玩耍时嘴角被砖头打破了,下班她回家发现后,急急忙忙把儿子送往医院,缝了6针。第二天早晨,儿子的嘴肿得不能吃饭,只能喝流体食物。本来她可以请假在家照顾孩子,但一想到地里的试验,她还是心痛地把儿子送到了幼儿园,说了不少好话,老师才勉强收下,还说了句“竟有这么狠心的家长!”临别时,儿子满脸淌着泪水,但她骑上自行车流着眼泪去赶乘开往基地的班车。每当想起这些往事,她都觉得愧对儿子,但是为了自己热爱的事业,她将痛苦藏在心底,把热情投入工作。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她辛勤耕耘,圆满完成了一个又一个研究任务,攻克了一道又一道科研难关。

  自强不息 奋勇进取

  2001—2005年,何素兰带领团队潜心攻关,开拓创新,取得多项研究成果,使南充市农科所甘薯研究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并促成了“国家甘薯改良中心南充分中心”的建立。

  2006年,单位有一个名额到国际马铃薯中心(秘鲁)学习交流。当领导征求意见时,她毛遂自荐,主动请缨。其实,她深知任务艰巨,专业知识倒没问题,可语言确实难度大,英语口语已生疏多年,只身到国外,又肩负着学习交流的重任,她感到肩上担子的沉重;但她还是迎难而上。接到通知书的时候,正当春节期间,人们都在过年,她却悄无声息关在家里疯狂学英语。年后,她按规定赶赴国际马铃薯中心驻京办事处进行口语集训,并参加了新东方学校的出国短期夜班培训。那些天,她每回到住处已近夜里12点。当时北京正是沙尘天气,她很不适应,一个月有三个星期闹感冒。5月29日,她满怀喜悦地登上了去往南美洲的飞机。在国际马铃薯中心的28天时间里,她抓住一切机会和国外专家交流,学习先进技术,这些对于国内的研究有极大的帮助。同时,她也向该中心介绍了南充市农科所及国内的研究情况。该中心专家对我国的研究大加赞赏,并由此促成了国际马铃薯中心人员的回访。那年9月,该中心两位外国专家来南充市农科所进行学术交流,并签订了合作项目。这对南充市农科所甘薯分中心发展长期的国际合作奠定了基础。

  立足岗位 连创佳绩

  何素兰先后在《国外农学—杂粮作物》《中国甘薯》《西南农业学报》等刊物上发表了30余篇有较高学术价值的研究论文。她主持研究的“高产抗病耐贮藏甘薯新品种南薯99的选育与应用”,2003年获四川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和南充市科技进步一等奖;主持的“基于集团杂交基因聚合的紫色甘薯选育与应用”项目,2010年获南充市科技进步二等奖,2013年获四川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她主持选育了14个南薯系列甘薯新品种,累计推广8000余万亩,创经济效益约70多亿元,为本区域农业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1 2 3 4 5 共5页

我要留言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