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教科文卫体世界 倾听知识分子劳模的心声
//www.workercn.cn2017-05-16 16:40:45来源: 中工网
分享到: 更多

  劳动模范是劳动群众的杰出代表,是最美的劳动者。他们身上体现的“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劳模精神,是伟大时代精神的生动体现。

  为纪念“五一”国际劳动节,记者采访了全国教科文卫体系统5名先进工作者,分享他们在平凡的岗位上获得的卓越成就。

教育:坚守传染病村小学的农加贵

  农加贵,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系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广南县莲城镇北宁中心学校落松地小学教师。被评为全国“最美职工”、全国模范教师、全国特别关注乡村教师、全国师德楷模、全国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等光荣称号。

  1997年,农加贵由一个代课教师转正成了一名正式的人民教师;2007年11月,他顺利地被评聘为小学高级教师;2014年10月,被评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受到国务院表彰,到北京出席了表彰会,受到习近平、李克强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如今,落松地也渐渐远离了传染病。

  勇入麻风病村小学任教

  落松地,是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广南县集中医治麻风病的特殊村庄。一般老师不敢、也不愿意到这里任教。农加贵克服重重困难和偏见,坚守落松地小学30年,把全部心血倾注于患者的孩子们身上而无怨无悔。

  1986年9月1日,麻风村小学正式开学上课。农加贵也就是从那时起,成为了这里的一名代课老师。当时,新招的一年级学生共有12名,大的12岁,小的仅6岁。村民们怕农加贵在这里不安心工作,除了政府每月发给农加贵的19元补助外,又自发集资每月给农加贵35元作为额外补助。35元钱虽然不算多,但情义很重,是从群众生活款中省出来,并用高压锅消毒后才让医生转交给农加贵的。每次收到这35元零零碎碎的钱,农加贵都会感到心里压力很大。村里还给他划了半亩稻田、1.5亩山地种植包谷来喂养鸡鸭改善生活。田地全部由村民帮助栽种收割。村民们为了自己的孩子有学上,向农加贵捧出了一颗颗赤诚的心。农加贵被感动征服了,他决定留下来。

  在农加贵的培育下,孩子们的学业进步显著。农加贵为此也付出了艰辛,他不但教孩子们知识,还要当孩子们的心理辅导师、保姆、炊事员……

  有一年7月,农加贵去县五中招生办公室咨询录取情况并抄写毕业成绩。刚进门,农加贵不由忐忑不安起来。

  “你是哪个学校的?”负责招生老师问道。

  “我是坝汪小学的。” 农加贵不敢实说。

  那位老师翻起厚厚的成绩资料册,突然,他的手停住了:“知道落松地小学吗?”

  他问得是那样的直接,农加贵不禁慌张起来,赶紧说:“我不知道,我是受别的老师委托来抄写成绩的。”额头已渗出细细的汗水。

  负责招生老师接着说:“那个学校的学生考得太好了,全部录取。”

  啊!农加贵暗暗惊喜。那次参加考试的学生,最高的206分,最低135分,全部超过115分的录取线而升入初中。

  喜讯传来,全村一片欢腾。然而,高兴之后,忧虑又接踵而至,若县中学的老师知道落松地是麻风村,拒绝接收咋办?此时,村民们青筋暴起,情绪激动。为避免事态不可收拾,农加贵一面做大家的思想工作,一面四处奔波,不断向上级反映情况。最终,上级主管部门同意了,但要求农加贵带学生到皮防站做健康体检,办理《健康证》。第二天,农加贵带着学生去体检,他心里非常害怕,心想可千万别出事,再也经不起折腾了。最后,学生们都顺利通过体检办了《健康证》,进入了初中学习。

  在30年的教学中,农加贵一直进行复式教学。据统计,他共招收过10个教学班、101名学生,送走毕业生8届、96人。许多学生已走出寨子,怀揣长辈们一生未能如愿的美丽梦想融入了社会,有的还担任了地方党政部门或企业的主要领导,留在村里的也能利用从农老师那里学到的知识开展种植、养殖业发家致富或到周围村寨建设工地担任技术工人积极创收,还有一批学生成人后到了外省谋业。

  热情服务村民

  农加贵与落松地村民30年风雨同舟,打成一片,结下了唇齿相依的感情。

  刚踏进落松地,高二学历的农加贵成了当时村子中唯一的知识分子,村民读信写信、村组长写个通知、阅读农用机械使用说明书,都要请农老师帮忙。

  农老师不会打牌娱乐,从不抽烟、喝酒猜拳,爱好少得可怜,唯一的爱好就是摆弄一些电器。慢慢地,他学会了维修技术,正是这个爱好,给村民带来了很多方便。村民家中电扇、电视、收音机坏了,都抱给他,他从不因工作忙碌而推辞,且从不收取费用,配个零件也是他自己掏钱购买。后来,农加贵的维修范围扩展到了各式各样的农用机械、开山钻眼的工程机械、新式的高科技家电。村民们由于受疫情限制,不允许擅自外出,要购买家用电器、生活用品、农用物资,全部依赖农老师帮忙。一到休息天,农老师摇身变为采购员,把为村民采购的物资送进每家每户,而租车钱都是农老师默默垫上的。

  2002年,全国掀起扫盲运动。为提高村民的知识文化水平,农老师开办了一个成人技术班。晚上,他教村民识字,讲解一些种植、养殖的实用技术。村民们学习的热情很高,原定每周两个晚上的学习,在村民的要求下不得不增加到每周四次。这样,农加贵的工作量就加大了好多。白天,两个班级的复式教学已累得精疲力竭,晚上还要教技术班,他几乎要忙到半夜才能批阅完作业,备好明天的课程。

  国家政策越来越好了

  现在国家政策更为完善了,但农加贵的工作负担也更重了。“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实施后,广南县考虑落松地村的特殊情况,给13个学生寄宿生生活补助和每人每天4元的营养补助。农加贵每天天不亮就要起来做早点给学生吃,8点开始上课,中午11点下课后还要带着几个年龄大的学生生火做饭,每餐两菜一汤。尽管工作量不断加大,但他从不说一声苦,也从未向中心学校提出要增加一个煮饭的人的要求。

  农加贵的精神不但感动村民,也“惊动”领导。2015年7月,中共广南县委把落松地小学确定为“农加贵精神教育基地”;同年12月,通过层层遴选,他又获得了“2015届全国马云乡村教师奖”大奖。

  落松地,如今已渐渐远离了传染病,孩子们也在农加贵老师的悉心教育下,带着长辈们的期望,走上了各自的工作岗位,走出了这个曾被人们歧视和充满恐惧的小山村。村民们的脸上露出了幸福的笑容。

1 2 3 4 5 共5页

我要留言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