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工会频道深度报道-正文
王晓峰:准确理解和把握我国社会主要矛盾
//www.workercn.cn2017-12-14 08:20:58来源: 中工网
分享到: 更多

  依法治国有待充分推进。法治是社会公平的最后一道防线,通过这些年的努力,我们国家依法治国取得了重大进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司法制度改革在不断的深化。过去无法可依,通过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了。无法可依的状况得到了根本性的改变,现在要解决有法不依的问题。这个问题现在更加凸显出来,怎样能够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精神文明有待充分提升。物质文明快速发展更加需要与之相辅相成的精神文明高度发展。目前,存在物质文明建设比较快,精神文明建设的比较慢。物质文明这条腿长,精神文明“这条腿”还比较短。

  人民的道德水准还需要大力提高。精神文明发展不充分,反过来必然会制约物质文明的充分发展。比如过去闯红灯,过去有一段时间比较流行“中国式”过马路,我看现在这个状况比前几年有大的好转。我开车最反感司机乱按喇叭还有远观灯,反映了我们司机文化,开车文化的道德水准比较低。我现在做到一条,我开车只要你走的是斑马线,我肯定会让行人。

  如果我们每一个人都能够从提高自身的文明水平做起,从我做起,不用多久整个社会的文明水准就会有一个大幅的提升。往往有很多人在指责一些丑恶现象的同时自己有或多或少的类似现象,这个不合适。

  主持人:作为一种警句,您会总结一句什么样的话?

  王晓峰:提高文明水准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点点滴滴做起。精神文明这里面说的话题多。

  社会事业有待充分发展。上学难、看病难、养老难,这些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尚未根本解决,恐怕每一个人都可以或多或少的感受这些难处。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随着人民对公平正义的要求日益增长,如何既把蛋糕做大,又把蛋糕分好,这是新时代我们面临的一个严峻问题。如果让你切蛋糕,怎么保证蛋糕切的公平?怎么能够保证这个蛋糕切的公平?谁切谁最后拿,就会尽量公平,他最后拿,不想把最后拿的这个蛋糕变小,这里讲到机制的问题,讲到程序的问题。

  生态环境有待充分改善。近年来随着整个社会环保意识增强和相关措施落地,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积极的进展。

  我感觉到今年的北京雾霾天气越来越少,从这方面看出我们的生态文明建设治霾取得了积极的进展,总体建设水平仍然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尚未得到根本性的扭转,美丽已经成为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约束性指标,我到后面会讲到目标里面特意加了“美丽”。反映了人民群众在新时代对美好环境的新期待,需要进一步加快美丽中国建设步伐。

  体制机制有待充分改革。这几年改革全面发力,多点突破、纵深推进,报告中提出推进1500多项改革举措,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主要领域改革主体框架已经基本确立,但改革依然面临很多艰巨任务,特别是随着改革进入深水区之后,全面深化改革想取得新的成就,只会越来越困难,越来越艰险。

  党的十九大报告在论述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同时,强调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没有改变我们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的判断,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关系问题上,我们要注意正确认识和把握以下几点。第一,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在认识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我国基本国情时强调,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内涵是不发达的社会主义。之所以是不发达的社会主义不仅仅是一个经济指标,而是一个综合指标。因为我国社会主义脱胎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还没有完成工业化和现代化。只要这个任务没有完成,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就没有结束。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就不会改变。因此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认识从来都不是单纯的从经济发展水平看,而是从整个社会事业发展前景看。涉及到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涉及到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涉及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各个方面。党的十三大报告曾经从我国人口结构、工业发展水平、地区发展状况、科学教育文化发展趋势等几个方面概括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经过十年的认识和实践,到党的十五大报告时,更加全面的从现代化发展水平、产业结构状况、经济运行方式、文化教育发展水平、人民富裕程度、地区发展状况、体制改革、精神文明建设以及国际地位等9个方面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特征做出了新的概括。

  第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一个很长的历史过程,像很多方面都会发生变化一样。在这个长历史进程中,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也必然随着社会发展而变化,但这些变化并不意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发生了变化,而是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历史阶段中所发生的变化。

  第三,认识和理解我国社会主义主要矛盾的变化,一定要准确地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断变化的特点,要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在继续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更好解决社会出现的各种问题,更好实现各项事业全面发展,更好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总之,我们学习报告关于社会主要矛盾新表述史,准确把握和理解这种变与不变,如何变成法至关重要。

  主持人:您为我们解答方方面面,非常立体化。这次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对党和国家的工作提出了怎样的要求?

  王晓峰:我在前面提到社会主要矛盾是我们党制定正确路线方针政策重要前提。习近平总书记在报告中强调,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

  王晓峰:对党和国家工作提出了许多新要求。主要矛盾变化是国家制定正确路线方针政策的一个前提。前提把握对了,后面才谈得上正确。如果前提错了,后面也就必然跟着错。就像我前面提到八届十中全会,提出了主要矛盾是阶级斗争,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斗争。一些政策以阶级斗争为纲,必然导致经济、政治、文化各方面变化。我们必须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认识和把握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在实际工作中作为中心任务和主要环节,真正的加以落实和体现。

  哪些新要求?我自己的体会不一定正确。是否提出了这些方面的要求:

  首先,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对我国发展目标提出了新要求。我们党要着眼于解决新时代的主要矛盾,提出了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历史任务,在综合分析国际国内形式和我国发展条件的基础上,确立从2020年到本世纪中叶分两个阶段实现现代化的新目标。第一个阶段,从二○二○年到二○三五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第二个阶段,从二○三五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个目标有两个引人注目的关键词,“美丽”,在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之后加了一个“美丽”。这个新提法和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五位一体的发展战略、目标相适应,同时也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了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另一个是把原来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提法修改为“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一字之改升华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的内涵,适应了我国人民从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新发展阶段的要求。

  第二,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对于我国发展思想提出了新要求。我们党着眼于解决新时代的主要矛盾,提出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强调要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在继续推动发展的基础上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大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更好满足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1 2 3 4 共4页

我要留言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