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与制度创新双轮驱动 海洋强国建设进入加速期
//www.workercn.cn2018-06-26 13:53:42来源: 人民日报海外版
分享到: 更多

  海洋经济:

  转型升级有新动能

  在浙江舟山长宏国际船舶修造有限公司的码头,停靠着两艘全新建造的集装箱船。“这是我们今年交付给德国客户的第三、第四艘船。”公司总经办主任何胜荣介绍说,“就目前的订单量来看,下半年我们将满负荷运转。”

  作为传统海洋产业的船舶业,近年来受全球航运业低迷影响,行业发展并不景气。然而,长宏国际通过与中集集团共享订单、技术、信息、金融等资源,实现产业转型升级,闯出了发展新道路。

  在传统海洋产业转换升级的同时,海洋电力、海洋生物医药等海洋新兴产业也不断取得突破,成为海洋经济转型升级的新动能。

  “目前中国海洋新兴产业正在快速增长,年均增速超过12%,产业发展水平处在世界前列。”刘曙光说。

  在山东烟台一家药业公司的生产线上,普通的鱼软骨经过深加工成了硫酸软骨素原料药,产销量位居世界前列。

  公司负责人齐东绮介绍说:“海洋生物物种繁多,被开发利用的潜力巨大。”目前,这家公司有3个海洋动物来源的创新药物正在研制。

  海洋经济的巨大发展潜力,让很多省份抢先提出海洋经济发展路线图。

  据统计,山东、广东、浙江等地相继发布了加速推进建设海洋强省、发展海洋经济的相关方案,涵盖海洋信息化建设、海洋新兴产业等方面。山东省发布的《山东海洋强省建设行动方案》指出,到2035年,山东省将基本建成海洋强省,重点在海洋相关信息数据、海洋新兴产业、海洋资源环境保护等方面实现突破。

  由中国海洋大学、国家海洋局共同发布的2018年《海洋经济蓝皮书》指出,中国沿海地区北部、东部和南部三大海洋经济圈格局基本形成,重点海洋产业集群初见端倪。

  王宏表示,到2035年,力争实现中国海洋经济总量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15%左右,推动一批涉海企业全球布局,牢牢占据全球海洋产业价值链的高端。

  海洋生态:

  制度设计日益完善

  6月8日是第十个世界海洋日。在海南三亚大东海广场的沙滩上,一群穿着红色服装的志愿者成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志愿队伍通过开展清洁沙滩、海洋知识问答等活动,向广大市民游客普及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知识,呼吁海洋环境保护。

  近年来,三亚实施生态保护修复工程,恢复海岸线,提高海洋环境监测和预报能力,防止海洋污染,保护海洋生物,海洋生态建设成效显著。

  三亚并非个案。广西北仑河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修复见成效,茂盛的红树林望不到边际,引得一群群白鹭栖息枝头。天津北大港湿地生态修复后,深红的碱蓬草犹如一片“珊瑚海”,金黄的芦苇丛摇曳轻荡,灰雁、东方白鹳等一个个跃动的身姿翩跹而来,成为鸟类天堂。辽宁盘锦市实施“退养还滩”项目后,火红的碱蓬草连接成片,蒹葭苍苍万顷碧波,色彩斑斓。

  海洋生态环境改善的背后是中国海洋生态保护制度的日臻完善。十八大以来,海洋生态红线、湾长制、排污总量控制、海洋生态补偿、海洋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等制度逐步建立并不断系统化、科学化。

  今年2月,国家海洋局印发《全国海洋生态环境保护规划(2017年~2020年)》,系统谋划今后一段时期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时间表和路线图,确立了海洋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基本完善、海洋生态环境质量稳中向好、海洋经济绿色发展水平有效提升、海洋环境监测和风险防范处置能力显著提升4个方面的目标,提出了近岸海域优良水质面积比例、大陆自然岸线保有率等8项指标。

  王宏撰文表示,大力推进海洋生态文明建设,需要深入实施生态管海、着力推动绿色发展,把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纳入海洋开发总体布局,建立健全海洋生态补偿和生态损害赔偿制度,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海洋生态环境。(潘旭涛 桑珊珊 程雪梅)

1 2 共2页

我要留言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