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工会频道工会新闻-正文
调动产业工人干事创业积极性 为新时代现代化新龙江建设提供人才保障
//www.workercn.cn2017-12-28 09:28:35来源: 中工网--《黑龙江工人报》
分享到: 更多

调动产业工人干事创业积极性为新时代现代化新龙江建设提供人才保障

——省总工会负责人就学习贯彻《黑龙江省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实施意见》答记者问

  2017年9月27日,省委书记张庆伟主持召开省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23次会议,审议通过了《黑龙江省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11月30日,省委、省政府印发了《实施意见》并公开发布,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日前,省总工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郭长义接受采访,就有关情况回答了记者提问。

  1问:如何认识推进我省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重大现实意义?

  答: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中央、省委的决策部署,是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阶级基础的迫切需要。我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工人阶级是国家的领导阶级,是党最坚实最可靠的阶级基础,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力军。而产业工人是工人阶级中发挥支撑作用的主体力量,是创造社会财富的中坚力量,是创新驱动发展的骨干力量,是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的有生力量。我省各项事业取得的新成就,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的新进展,都离不开工人阶级特别是产业工人的奋力拼搏和忠诚奉献。

  我省产业工人队伍随着全省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产业工人队伍不断发展壮大。行业和领域分布渐趋多元化。整体素质大幅提升,产业工人思想道德观念较之以往发生明显变化,主流思想健康向上,对党和国家政策的认同感和满意度明显增强,自主意识、创新意识、法治意识以及学习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从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着眼,是实施制造强国战略、全面提高产业工人队伍素质的迫切需要。加强产业工人队伍建设,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产业工人队伍,已经成为一项重要而紧迫的战略任务,直接影响到我国在经济全球化、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能否抢占先机、赢得主动。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全省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明确要求就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提出总体思路和系统方案,为推进全省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提供了基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因此,制定和实施《黑龙江省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实施意见》,是省委省政府着眼于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实施制造强国战略、全面提高产业工人素质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部署,事关我省改革发展稳定大局,龙江经济社会发展,事关全省产业工人的根本利益和整体利益,充分体现了省委省政府对包括产业工人在内的工人阶级的高度重视和巨大关怀。

  2问:改革的目标任务是什么?如何有序推进改革?

  答:通过改革,把我省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纳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科教兴省战略、人才强省战略和我省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作为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重要责任。通过各级党委和政府、企业和社会各方面共同努力,形成有利于全省产业工人发展的法治环境、政策环境、制度环境、社会环境,使我省产业工人队伍特别是技术工人队伍不断壮大、综合素质特别是技能水平明显提升,保障产业工人地位的制度更加健全,产业工人合法权益进一步实现,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风尚更加浓厚,造就一支适应时代要求、有理想守信念、懂技术会创新、敢担当讲奉献、门类齐全、梯次合理的高素质产业工人队伍。

  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涉及方方面面,有序推进改革,必须把握这几项原则:坚持党的领导,把握正确方向,教育引导职工听党话、跟党走;坚持服务大局,发挥支撑作用;坚持以人为本,落实主体地位;坚持问题导向,勇于改革创新。

  3问:《实施意见》起草的背景和主要过程。

  答:2017年2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深改组会议,审议通过了《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方案》。4月14日,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此《方案》。按照省委书记张庆伟等省领导的批示要求,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省总工会主席朱清文等领导班子认真研究我省贯彻落实意见,牵头与省委组织部、宣传部,省人社厅、教育厅、财政厅、国资委、工信委、科技厅、社科院等9个部门(单位),通过分组调研、多次召开座谈会、征求意见,研究起草了此《实施意见》,并征求了相关厅局的意见。据了解,此项改革走在了各省的前列。

  4问:《实施意见》总体框架和主要内容有哪些?

  答:《实施意见》的制订,坚持全面落实中央的改革方案,突出改革要求和龙江特点,着力解决实际问题,细化改革任务措施。文件分3个部分、5方面改革内容、29项任务措施,全面贯彻落实了中央、国务院《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方案》。

  具体来说,第一部分:总体要求,按照“政治上保证、制度上落实、素质上提高、权益上维护”的改革思路,坚持党的领导、服务大局、以人为本和问题导向的原则,从解决我省产业工人普遍关心的问题入手,改革不适应我省产业工人队伍建设要求的机制和制度,造就一支适应时代要求的高素质产业工人队伍。

  一是加强改进产业工人队伍思想政治建设。强化创新产业工人队伍党建工作。进一步提高工人党员比例,把技术能手、优秀工人吸收到党组织中来,创新不同类型企业和两新组织党建工作。健全保证产业工人主人翁地位的制度。适当增加产业工人在党的代表大会代表和委员会委员、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政协委员、群团组织代表大会代表和委员会委员中的比例。依法落实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企事业单位民主管理制度,支持产业工人代表参与公司治理。突出产业工人思想政治引领。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

  二是构建产业工人技能形成体系。完善符合产业工人需求的现代职业教育制度。制定我省校企合作促进办法,加强职业教育、继续教育、普通教育的衔接。探索组建覆盖全产业链的职业教育集团。将符合条件的技师学院纳入高等学校序列管理。完善政府购买职业培训服务成果办法。监督企业足额提取、使用职工教育培训经费。统筹发展职业学校教育和职业培训。促进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互通互认,推进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或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双证书”制度。推行企业新型学徒制培养模式,落实职业培训补贴。加强高技能人才培养、引进。对技师、高级技师以及参加高级技师岗位技能培训的职工分别给与每人最高不超过3000、2000、1500元的补贴。实施“98113”龙江技能振兴计划,建成各100个技能人才培训基地、技能大师工作室。鼓励企业设立高技能人才特聘岗位,对引进高技能人才给予培养补偿费用。改革创新产业工人技能评价认定制度。支持企业、行业协会按规定自主考评、办理职业资格证书。支持企业在高级技师之上评定特级技师,给与薪酬补贴。对企业高技能、业绩突出的职工,可破格或越级参加职业资格等级考评。实施国家职业资格目录清单管理,建立适时调整、动态更新机制。对技师学院教师副高级以下职称实行自评直聘制度,将技工院校教师副高级以下职称评审下发至市(地)管理。强化农民工劳动经济权益保障和公共服务均等化。

  三是运用互联网促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健全产业工人队伍基础数据库,加强“互联网+”培训平台建设,建立全省工会统一链接的互联网普惠性服务职工工作平台。

  四是创新产业工人发展制度。拓宽产业工人发展空间。改革企业人事管理与工人劳动管理双轨管理体制,实行统一的人力资源管理。逐步打破企业工人与干部之间的身份界限,打通技能人才参与企业管理的通道。建立职业技能等级与专业技术职务相互转换的管理机制,符合条件的产业工人高技能人才,可参加工程系列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评审。创新完善以技能为导向的激励机制。提高产业工人待遇,建立技术工人创新成果按要素参与分配制度,企业可自行设定技能人才岗位津贴标准。

  支持企业建立首席技师制度,实行年薪制和股权制、期权制激励。对获得中华技能大奖、全国技术能手、龙江大工匠、首席技师、龙江技术能手的高技能人才,分别给予20万、10万、3万、2万、1万元的奖励。强化职业技能竞赛基地建设和表彰奖励。建设3—5所全国技能大赛省级集训基地。对代表我省获得世界技能大赛金、银、铜牌的选手,分别给予一次性奖励10万元、5万元、2万元;对代表我省获得国家级一类技能竞赛前三名的选手,分别给予一次性奖励5万元、3万元、1万元;每年举办50个省级一类竞赛项目,对获得前三名的选手,分别给予一次性奖励1万元、5000元、3000元。

  提高劳动和技能竞赛成效。加大对产业工人创新创业扶持力度。省总工会设立职工创新创业扶持资金,为转岗职工、在岗职工、农民工提供贷款和资金支持。增加省科技进步奖推荐名额,鼓励产业工人创新项目孵化、成果推广。

  五是强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支撑保障。加强产业工人队伍建设的法治保障。根据国家新修订的《职业教育法》,推进修订《黑龙江省职业教育条例》,完善企业民主管理、集体协商法规和制度。完善增加财政投入的机制。将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经费纳入地方政府人才工作经费预算,完善、落实职业培训、技能鉴定补贴政策和职业教育投入机制,逐步提高职业培训补贴比重。完善产业工人劳动经济权益保障。鼓励地方对符合条件的就业困难人员、高校毕业生创业给予一次性补贴。健全向一线产业工人倾斜的分配制度,落实产业工人参与分配决定的权利。对跨地区、行业、单位流动的产业工人、合同制用工,按规定及时办理社会保险接续手续。制定符合产业工人特点的工伤保险制度。加强安全生产和职业健康工作,落实职工带薪休假和疗休养权益。

  5问:《实施意见》有哪些举措?这些改革举措中有哪些亮点?

  答:《实施意见》从5个方面提出了29条有针对性的改革举措。在加强和改进产业工人队伍思想政治建设方面,提出强化和创新产业工人队伍党建工作,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在构建产业工人技能形成体系方面,提出建立健全完善符合产业工人需求的现代职业教育制度,改革创新产业工人技能评价认定制度。在运用互联网促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方面,提出创新产业工人队伍建设网络载体、打造网络学习平台,推进“互联网+”普惠性服务。在改革创新产业工人发展制度方面,提出拓宽产业工人发展空间,逐步打破企业工人与干部之间身份界限,提高产业工人待遇,加大对产业工人创新创业扶持力度,加强国际技能交流。在强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支撑保障方面,提出健全产业工人队伍法治建设的保障机制,增加财政投入机制,建立社会多元投入机制,完善工人劳动经济、安全健康权益保障机制,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的政策研究,营造尊重劳动、崇尚技能、鼓励创造的社会氛围。

1 2 共2页

我要留言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