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工会频道职工园地-正文
第十五届全国职工职业道德建设标兵个人群像
//www.workercn.cn2018-01-31 07:35:54来源: 中工网--《工人日报》
分享到: 更多

  奉献何尝不是一种收获,它是经久不衰的青春之歌

  “没想过一辈子干环卫,但是干着干着就过了一辈子。” 对生活在“环卫世家”的赖启兰来说,婆婆周雪英的这句话同样适用于自己。自从18岁进入福建省永安市环境卫生管理处,赖启兰先后做过清扫工、垃圾车驾驶员、收费员、管理员,2011年又担任清扫队队长,率领280位兄弟姐妹承担着全市130多万平方米的卫生保洁任务。无论严寒酷暑,在每天凌晨4点的微光中,她和工友们用“沙沙”的扫地声跟这座城市道一声“早安”,更在工作中总结出一线清扫八法、“牛皮癣”快捷清除法、雨天杂物巧清理工作法等“心得”。她常对工友们说,“千万别小瞧了我们的这份工作,扫帚虽小重千钧哪!”

  在“标兵”的名单上,赖启兰并非个例。无论他们是60后、70后、80后,都在看似平凡、枯燥的工作中获得无穷的乐趣,写就了无私奉献的崇高职业品格,向世人证明了“奉献”是一首经久不衰的青春之歌。

  武汉铁路局荆门桥工段恩施桥隧车间巴东巡山工区工长鲁朝忠曾说,“我的名字中有一个‘忠’字,‘忠诚’的‘忠’。就是要忠诚于我的岗位,忠诚于我们的铁路事业。”而他的岗位,就是和工友们检测、控制、排除那些在宜万铁路周围“蠢蠢欲动”的危岩险石。长年累月的工作中,他带领工友们攀爬于段管内宜万线288公里线路沿线的207座山头,清理被称为“空中炸弹”的风化岩石。因为白天列车行车密集,清理危石的时间通常在夜晚,他总是把最危险的环节留给自己,经常要像“蜘蛛侠”一般依附在山体上,悬在半空中作业。工区成立六年多来,他和工友们成功清除了300多块大型危石,确保了列车安全。

  无独有偶,内蒙古高路公司呼和浩特分公司一间房养护所养护工许雪峰守护的是公路安全。从事公路养护工作9年来,每日重复捡垃圾、补坑槽、路面灌缝、补路、除雪、除草……工作中徒步走过的里程超过6000公里。一到夏季,烈日高照下,高速公路地表温度高达65摄氏度以上,许雪峰的脸和胳膊一个夏天能晒掉几层皮,鞋底也经常被高温路面烫化;凛冬来临,大雪纷飞,随时威胁着高速公路道路畅通和行人出行安全,养护工们又以雪为令,随时准备出发,融雪剂随着寒风吹进嘴里,又苦又涩,吹进眼睛里,又辣又疼……9年里,许雪峰的体重降了20多斤,衣服缩小了两个尺码,他也连续九年荣获呼和浩特分公司的先进工作者称号。

  30岁的农凤娟,现任广西交通投资集团南宁高速公路运营有限公司青秀分公司南宁东收费站副站长。2011年5月的一天凌晨,一辆47座客车进入车道后,收费员农凤娟凭借丰富的工作经验,一眼识别出该车司机所讲的39座车辆信息与实际车型不符。在请司机出示有效证件遭到拒绝后,她只好打电话求助交警来现场验证。等待的20分钟里,面对司机和车上另一名乘客的辱骂,甚至朝她泼矿泉水,她始终保持着微笑,耐心向司机解释政策。最终司机按照规章制度足额缴纳了通行费。视频在网上传开后,网民亲切地称她为“微笑姐”“淡定姐”。在她的带动下,“凤娟标杆”班组的微笑服务已成为南宁东收费站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在医患关系备受关注的当下,南方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医院急诊科主任贺运河用自己的一言一行书写了一首医患和谐的动人诗篇。从事急诊工作20余年,这位急诊科“超人”始终奋战在医疗工作第一线,年值夜班超过150个,累倒在工作岗位上还心系患者,在白血病恢复期就重新站上工作岗位。为了让更多远道而来的患者看上中医,他主动包揽了每周二至周日所有中午和下午的急诊内科工作。他视患者如亲人,找他看过病的患者都变成了“铁粉”,从未发生过一起医患纠纷。贺运河常说,“病人的信任是有钱都买不到的,我很珍惜。”在他的带领下,急诊科也一直保持着医疗零投诉的纪录。

  创新是每个人心中都有的种子,给中国制造带来无限可能

  创新不是一种天赋,而是每个人心中都有的种子。在获奖的多位“标兵”身上我们看到,如果创新的种子能在每个人心中勃发生机,将会给中国制造带来无限的可能。

  “哪里不安全、哪里效率低、哪里成本高,哪里就是我创新的目标。”说这话的人,是华北制药金坦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首席技师齐名。工作26年,他立足岗位勤学不辍,成为工业控制电气仪表自动化专家,共有189项科研成果创造直接经济效益1600多万元,循环经济效益5500多万元,其中5项获国家专利授权。即便在患白血病治疗期间,他仍不忘攻关创新,完成了“自动称重剔除系统”关键技术设计并应用于生产,大大降低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包装的准确程度。如今,几乎在金坦公司的每个岗位,都能看到齐名技术成果的应用,更带动着“工匠精神”在企业里不断扎根、生长。

  在上海,只要说起盾构和盾构技术,“盾构陆”和他的团队——陆凯忠劳模创新工作室可谓“家喻户晓”。而这位大名鼎鼎的“盾构陆”,正是上海市基础工程集团有限公司电工组长、高级技师陆凯忠。26年来,他怀揣着做一名“专家型”技术工人的梦想,坚持躬耕一线,潜心钻研盾构电气技术。为了使盾构掘进的配套控制技术有一个新的突破,他决定“创作”一台控制器:学电脑、学编程,验算、编程、绘图,一次又一次修改和组编,每次都递进地完善……最终在各方面的支持下,内装有32个输入信号、32个输出控制点,接头达500多个,国内首创的被称之为“网格式盾构水力机械PLC自动控制器”被“创造”出来了。在隧道掘进试用中,成功地达到预定的目标。

  “外国的月亮不比国内圆”。神华宁煤集团煤制油化工工程建设指挥部党委书记、高级工程师蔡力宏,坚定追寻着自己的煤制油化工梦。凭借着对煤制油化工事业的热爱与执著,他勇挑起5个大型煤制油化工项目900多亿元的投资重任。亲历了全球首套50万吨/年煤基丙烯项目建设,尤其是西门子GSP干煤粉气化技术和MTP甲醇制丙烯技术首次工业化成功应用;主持了当前世界单套规模最大的400万吨/年煤炭间接液化示范项目工程安装,实现了煤制油项目按期打通流程产出合格产品的承诺。多年来,蔡力宏会同国内科研院所大胆创新,科学论证,化解风险,将项目作为国家“煤制油化工技术、装备实验室”,打破多项垄断,助推了民族工业发展。

  “共研发革新成果41项,9项获油田重大技术革新成果奖,8项在全油田推广应用。他创建的刘广军工作室先后迎接国内外兄弟单位参观学习3万余人(次),成为油田首批劳模创新工作室。”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第二采油厂第六作业区采油49队采油工班长刘广军,扎根一线恪尽职守、默默奉献,为企业创效、为员工解难,可谓是大庆油田新时期石油工人的杰出代表。参加工作30年来,他记下了20多万字的学习笔记,虽然学历不高,但是凭着一股子钻劲、韧劲,不但掌握了所从事过的采油工、测试工、维修工的专业知识,更精通电工、钳工、机械设计等相关技术,成为一个啥都学、啥都会、啥都通的“万能工”,是大家心目中不可替代的“金牌维修班长”和专家型人才。

  “要么一流,要么下岗!”凭借着不服输的劲头,从一个不起眼的“外来妹”到业内知名的纺织专家、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当选党的十九大代表,南通双莲纺织有限公司纺部工场副主任、工艺管理员李兰女一次次突破了人们对她的想象。10多年来,她不断学习新知识,钻研新技术,先后攻关了胶辊损伤的产生和预防、AB纱纺纱工艺等数十项生产工艺难题,还撰写发表了10多篇关于纺织工艺改造和创新的技术论文,被工友们称为“论文达人”。如今,她还是全车间唯一的工艺员,也是唯一的高级工程师。身为党的十九大代表,她积极为一线职工代言,成为大众眼中的“最美外来妹”。

1 2 3 共3页

我要留言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