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工会频道职工园地-正文
农民工·全国劳模
//www.workercn.cn2014-12-11 09:48:04来源: 中工网
分享到: 更多

“中国梦·劳动美·我与改革创新”主题演讲稿

农民工·全国劳模

演讲者:陈娜娜

    我叫陈娜娜,是山东能源集团的一名大学生职工。

    我要讲述的,是我们山东能源集团的一名普通矿工,他叫李云岭。

    1977年3月,刚满20岁的李云岭从东平来到山东能源肥矿集团曹庄煤矿成了一名农民轮换工。当时,煤矿井下工作条件非常艰苦:长长的巷道弯弯曲曲黑古隆冬,脚下深一脚浅一脚。攉上一阵子煤,就累得汗流浃背,气喘吁吁。一不留神,脚下一滑,就会摔个仰面朝天。可他想,原来我是农民,农民的本分就是种好地,多为国家贡献粮食;现在我是矿工,责任就是要多出煤!

    每次上班,李云岭总是第一个穿过长长的巷道,赶到工作面,提前做好生产准备。别人一个班攉七八节溜子的煤,他挥舞大锨,能攉到10节,甚至15节。那一锨,能铲二三十斤煤,一天能攉40吨。李云岭的体重只有110斤,他硬是能扛起重达120斤的金属支柱,一个班要扛100多棵。工友每每看到李云岭瘦弱的疲惫身影,总是忍不住问他这样干到底为了什么,他总是笑笑说:“什么也不为。我只知道,到现在我的父母、我的乡亲冬天还只能烧木柴取暖,我希望所有的人家能早一天用煤炭烧火、做饭。”

    也许正是为此,李云岭从来舍不得休班。

    1983年初,李云岭定下了一门亲事。按照他的家乡风俗,结婚要请几天的假。因为矿上月月创高产,母亲先后6次到矿上催他结婚,他都没有回去。直到1985年3月,他才和未婚妻商定举行婚礼,但新婚的殿堂定在了200米深处的井下。结婚那天,李云岭穿着崭新的矿工服,郑重地在井口考勤,牵着妻子的手走向井下。简单的仪式之后,李云岭便投入到了工作中。

    2006年春节期间,母亲突发脑血栓住进了医院。李云岭得知后,心急如焚,连忙赶了100多公里前去看望母亲。只陪伴了母亲三个小时,李云岭接到了紧急回矿的电话。来不及多想,李云岭马不停蹄地赶了回去。临行前,他对妻子千叮咛万嘱咐:“一定要照顾好咱娘,等我回来!”等我回来?子欲孝而亲不待啊!母亲没有等到儿子最后一面就走了!留给李云岭的只有无尽的自责、不尽的愧疚和刻骨的思念!他双膝跪在母亲身旁,不停地捶打着自己的胸口,放声大哭:“娘,儿子不孝啊——!”

    就是这样,工作30多年来,李云岭从没有休过一次年休假。有人替他算了一笔帐:30多年,他干了40多年的活。

    2000年,李云岭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2007年4月,他从全国获得提名的500名矿工中脱颖而出,被评选为首届感动中国的“十大杰出矿工”。

    但他从来不索取什么。

    为了补贴家里的生活费用,李云岭让妻子每天早上四点多骑自行车到十几里外的市区批发馒头,回到矿区宿舍叫卖,一卖就是十几年。李云岭说:“全国劳模不仅是荣誉,更是一种责任。企业有困难,劳模更应该积极自救,为企业减轻负担。”

    中国有550万矿工,而像李云岭一样的矿工又何止千万!

    他们朴实的就像百米井下的炭石。重任在肩,砥砺前行;面对困苦,默默承受;清贫面前,安之若素;面对荣誉,心若止水。

    他们平凡的就像矿山之上的微尘。但550万盏矿灯,将一片片荒芜之地闪耀成流光溢彩的灿烂煤城;550万双大手,点燃了13亿中国人的炉膛;550万个脊梁,擎起了共和国能源安全之重!

    这就是最真实的中国矿工,祖国的好儿女,我们的好弟兄!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