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工会频道深度报道-正文
铿锵足迹:山重水复 峰回路转
//www.workercn.cn2015-03-30 08:21:56来源: 中工网
分享到: 更多

    3.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工运之光

    毛泽东同志在井冈山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也给中国革命找到了一条生路。很快,在闽、浙、湘、豫、皖、鄂交界处建立了大小十几块农村革命根据地,建立了苏维埃政权,工农武装割据渐成燎原之势。随着党的斗争策略的调整,党领导的工人运动也顺应形势而进行了调整,苏区工会于是随着苏维埃政权的建立应运而生,并在苏区得到了发展壮大。

    苏维埃政权是人民的政权,苏区的工会是建立在工人阶级领导的工农民主政权之下的工会。因此,苏区工会从一开始就得到了工农民主政权的法律保障,工会在白区和苏区是两重天。工会在苏区建立和开展工作,与在白区有着截然不同的特点和根本的变化。1929年12月,全总关于苏区工会的第一个文件《苏维埃区域工会工作大纲》指出:“苏区工会工作的根本路线是‘要发挥无产阶级在农民斗争中的领导作用’”,强调“苏维埃区域的工人运动是目前我们在苏维埃区域中最重要的工作”,必须“动员这些区域的城市工人(虽然数量很少)和乡村的广大雇工群众加入工会”。1930年10月,全总召开了常委扩大会议,对苏区工会问题做出了相应的决定,次年3月,在赣西南的吉安富田村建立了中华全国总工会苏区执行局,从此苏区的工会工作有了组织保障。

    1933年2月,全国总工会从上海迁到瑞金后,将原全总苏区执行局改组为中华全国总工会苏区中央执行局,同时保留全总名义,以指导全国工人运动。刘少奇任委员长,陈云任副委员长兼党团书记,梁广为组织部长。1933年4月到7月,全总苏区中央执行局先后在瑞金建立了4个全苏区性质的工会:中国农业工人工会、中国苦力运输工人工会、中国店员和手艺工人工会、中国纸业工人工会,使工会组织也得到了发展。

    苏区工会的建立和开展工作,给当时还落后的中国农村革命根据地注入了先进生产力。毛泽东在第二次苏维埃代表大会上对苏区工会给予了高度评价:苏区工会是组织坚强的阶级工会,是苏维埃政权的柱石,是保护工人利益的堡垒,是广大工人群众学习共产主义的学校。

    由于特殊的国情和形势,中国工会运动在不同地域和时期呈现着完全不同的面貌,苏区工会宛如一个结合点和集大成者,给中国工会运动积累了诸多有益的经验。在苏区工会的努力下,根据地工人积极参加苏区的经济建设,参加苏维埃政权的建设,参加土改和查田运动,甚至直接参军参战,还组建了以梁广为师长的赫赫有名的红军工人师,工会工作搞得有声有色。

    苏区工会工作的开展本应根据中国革命的实际情况来进行,然而一些工会的领导人却认识不到这一点,没能真正把握苏区工会和白区工会的不同,出现了一些政策上的“左”倾表现,因而也给苏区工会工作造成了一些负面影响。这些表现或者是在《劳动法》中有不切实际的规定,或者是沿用罢工、示威等斗争方式以致影响到整个大局。这些“左”倾做法在实践中受到批评和抵制,不断地碰壁,直到刘少奇和陈云到了苏区后,才对这些 “左”倾错误进行了纠正。

    苏区建立在经济落后的中国乡村,苏区工会的构成并不那么纯粹,数量极少的产业工人是随着根据地军需工业的发展而产生的,除极少数从大城市与工业区撤退转移的产业工人外,其余的绝大多数是手工业工人、店员、运输工人,还有一部分雇工。然而,尽管存在着一些局限,但苏区工会的创建和开展工作,仍然使得工人阶级成为了革命武装力量中的领导力量。(中国工运研究所供稿)

1 2 3 共3页

我要留言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