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工会频道素质工程-正文
福建泉州开发区工委会多举措培育高技能人才
//www.workercn.cn2018-06-27 13:50:53来源: 中工网
分享到: 更多

  中工网讯 “我的每一项技术革新成果,都脱离不了生产一线,很感恩在一线摸爬滚打的工作经历……”近日,在福建省总工会承办的高技能领军人才论坛上,福建省劳动模范、泉州工匠、三宏再生资源科技有限公司高级技师沈来勇分享了他从一名普通工人成长为一名技术工人的奋斗经历。

  沈来勇2004年大学毕业后到福建三宏再生资源科技有限公司工作,10多年来,他通过努力钻研逐步成长为废旧物资加工高级技师,研发创新成果取得专利24项,其中发明专利3项,解决了废料回收利用和丙纶行业在技术、装备及产品应用领域的短板,公司成立了以他名字命名的劳模工作室。在福建泉州开发区工委会的精心培育下,一大批像沈来勇这样的高技能人才脱颖而出。

  福建泉州开发区是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拥有得天独厚的区域优势、蓬勃发展的经济环境,是泉州市非公企业最为集中的区域之一。目前,该区分布非公企业300多家,涵盖电子信息、纺织服装、机电设备、体育用品、汽车制造、生物医药等六大产业。近几年来,福建泉州开发区工委会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十九大精神,紧紧围绕发展大局,主动融入开发区“五个示范区”建设,多措并举搭建技术工人成长成才平台,让广大职工在此扎根、逐梦。

  立足产业发展实际,不断推进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按照政治上保证、制度上落实、素质上提高、权益上维护的要求,针对影响产业工人队伍发展的问题,采取有力举措,加强工作部署,完善工作制度,加快改革步伐。争取党政支持,把技术工人推荐纳入开发区高层次人才评选对象,并每月发放人才津贴。成立以开发区党工委委员、党务工作部部长、工委会主任为组长,主持工委会工作的副主任为副组长,相关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工作领导小组,把培育高素质产业工人队伍作为重点工作。

  开展“名师带高徒”活动,建立师徒相传机制。从各行各业挖掘一批各具特色的工匠、师傅,并建库存档,每两年评选“开发区名师”和“开发区工匠”,并优先推荐作为开发区“三个十佳”参评对象。去年以来,该区共有4名技术工人被命名为“泉州工匠”,5名一线技术能手获评“泉州市技能大师”;“名师带高徒”活动结对师徒150对,其中获得中级(含)以上国家职业资格证书40多人。4名“名师”被评为高级技工并被认定为国家职业资格认证考评员。此外,还建立职工素质档案,规划中长期“传帮带”工作计划,举办“名师讲堂”等活动。

  弘扬劳模精神,形成人才聚集效应。实施《泉州开发区劳模创新工作基地(室)建设三年行动规划(2016-2018)》,通过建立以“劳模”“工匠”个人名字命名的创新工作室,充分发挥技能人才聚集优势和“1+N”的育人效应。目前,该区已建立1个职工创新基地、8家劳模创新工作室、2家工匠工作室。注重以劳模精神、工匠精神引领职工建功立业,深入工业园区、企业举办“能工巧匠”巡回展活动,展示劳模和工匠的创新发明、革新技术、绝招绝活等高超技艺,积极培育工匠文化。

  搭建学习培训平台,推进职工素质工程。成立工会“互联网+”普惠性服务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在微信公众号开通产业工人网络学习平台。每两年举办一届职工职业技能大赛,使优秀技能人才通过竞赛得到锤炼和提升。2016年举办的开发区职工职业技能大赛,包含13个行业、19场职业技能竞赛,竞赛项目涉及32个工种,参赛职工达2.1万人次,45名选手被授予“泉州开发区技术能手”称号。同时,组织职工参加泉州市技能大赛。举办机械装备、服装制作、劳动关系协调师、家政服务员、育婴师等职业技能培训,有500多人获得中级以上国家职业资格。

1 2 共2页

我要留言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