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工会频道实时报实时新闻-正文
北京:培育“工匠精神” 技能人才最盼望受尊重
//www.workercn.cn2016-03-20 08:12:17来源: 中工网——《劳动午报》
分享到: 更多

培育“工匠精神” 技能人才最盼望受尊重

首都工会多措并举扶植年轻工匠

□本报记者 闵丹/文 周世杰 万玉藻 于佳/摄

 

 

  在今年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克强总理表示:“要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这是政府工作报告里首次提到“工匠精神”这个词,不仅引发了与会代表的热议,也在关注两会的职工中引起了热烈的反响。那么,一线职工眼中的“工匠精神”是什么样的?“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需要从哪些方面的共同努力?本报记者进行了走访。

  职工声音:

  工匠精神是树立对职业的敬畏心

  工匠精神,从字面的意思来看是指工匠对自己的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精神理念。在走访中,记者发现,不少代表和职工都认为,“工匠精神”落在个人层面,就是一种认真精神、敬业精神。其核心是不仅仅把工作当作赚钱养家糊口的工具,而是树立起对职业的敬畏、对工作执着、对产品负责的态度,极度注重细节,不断追求完美和极致,给客户无可挑剔的体验。

  “专业、精益求精为客户提供好产品,是‘工匠精神’的体现,是对每一个劳动者的期待,不管是农业、工业还是服务业,这种精神都是需要的。”

  蜀国演义餐厅的服务员刘静静来京已经三年了,一直在服务员的岗位上工作,每年的节假日都是她和同事们最忙碌的时刻,但她们依然坚守在岗位上,用真诚的服务面对每一位客人。对于总理报告里的“工匠精神”,她的理解是尽管每个职工的工作岗位不一样,但都需要有一份立足岗位的责任心和敬业心,这样企业也发展了,个人的价值也得到了提升。就像有的职工工作是在一线生产,有的在科研,有的在管理岗位,但只要共同有一份职业感和敬业心,这都不影响大家在各自的岗位上为共同的目标一起努力工作。

  技能人才最盼望受到尊重

  一位在一线工作多年的技术工人张师傅介绍,“总理多次在讲话中提出要重视技能人才的培养和创新发展,我们已经是制造业大国了,未来要做制造业强国。作为制造业的一份子,我觉得需要培养出更多技能过关、高水平的技术人员,才是工匠精神的基础,同时也要加强技能人才的培养。”面对现在不少年轻人择业不选择“蓝领”,而选择“白领”的做法,张师傅表示,目前一线技能人才的社会地位、工资收入都有待提升,对年轻人的吸引力不强,如何从源头保证技能人才的培养,也许是政府和企业都需要考虑的实际问题。

  “这几年我一直在建议加强技工技能建设,原来企业里的八级技工政策就很好,现在应该重新恢复起来,传帮带、搞创新,在保障技术人才的收入和晋升渠道,鼓励他们创新带动技术革新,应该是很好的实现‘工匠精神’的例子。”一位企业的工会代表告诉记者,现在企业也越来越重视技术工人的技能提升,但在实际中,有些企业的分配制度不合理也会对一线职工的生产积极性带来影响。

  一些企业生产和管理不尽如人意,生产环境差,劳动生产强度大,工作内容单调,长时间从事一些简单工作,长时间倒班工作,生活枯燥。有些国有企业职工对目前薪酬制度中计酬方法有看法,认为没有体现出操作者能力价值,没有向先进生产力倾斜。存在不同程度的“大锅饭”形式,挫伤了部分职工积极性。在今年两会召开之前,北京市总工会通过12351职工服务热线对全市多个行业、不同领域的职工开展了“关于职工对两会期盼的话题”调查。参与调查的职工中,63%的职工关注民生领域的话题,其中,民生方面的“工资收入”问题位居关注度榜首,也反映出了一线职工对于收入的提升的期待。有的受访职工表示,一线实用技能人才要获得应有的尊重,更加自信地施展才华,为产业转型升级建功立业,实现人生价值。

1 2 3 共3页

我要留言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