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工会频道工会新闻-正文
河南三代打工者的“迁移地图”
//www.workercn.cn2017-02-16 07:04:09来源: 中工网—《工人日报》
分享到: 更多

  “拼搏路”:

  舍弃土地,南下打工“挣大钱”

  杨明东的叔叔杨开军比杨开祥小十几岁,是杨明东家出去打工的第二梯队。和杨开祥在附近小城镇打工的情景不同,杨开军并不想在附近的工地上干一些“零敲碎打”的活计。

  当时正处于上世纪90年代初期,我国外出就业农民工数量已经从最初的200万人增长到6000万人,东部沿海地区的二三产业发展迅猛,用工需求旺盛。

  29岁的杨开军在同村年轻人的带动下,搭上南下广东的绿皮火车,毅然决定要去大城市闯一闯。

  杨开军说,自己外出打工,还是受哥哥打零工改善家里生活启发。村子里但凡能够改善生活的,都是家里有人在外面打工的。所以杨开军认定了,干庄稼活儿没“钱途”。

  初来这片南粤之地,杨开军也想家。思乡情切时,他总是用拼命干活来掩饰,“干活累了睡一觉就不想家了”。每个月只要一发工资,他都全部寄回老家。

  “工地上管吃管住,花不了什么钱。”杨开军说,自己很节约。家里的孩子每年一个变化,总让他对妻子和孩子有所愧疚。而这一切,都让杨开军觉得必须用金钱来弥补。

  “那时候,堂弟堂妹都上学,爷爷奶奶年纪越来越大,需要养活,吃药看病啥的花销不少,叔叔走那么远,就是冲着外面机会多。他想赚更多的钱。”在杨明东看来,相比与父亲杨开祥,叔叔杨开军这一代农民工,走得更坚决,机会也更多,挣到大钱的也不再少数。

  为了能在城市立足,杨开军当过保安,干过装修,也在建筑工地里做过小工。但他并不满足于此。因为看到城市里汽车越来越多,工作之余,他在一个汽修厂打零工并学到了“汽修”的技术。

  多年在外摸滚打爬,杨开军在广东开了一个小的汽修厂,经济条件比哥哥杨开祥宽裕得多。如今,杨开军除了不会说广东话之外,和广东人并无二致。但到节假日,杨开军还是分外想家。

  “叔叔这代人虽然挣钱多了,但随着年龄的增长,乡土情结一年比一年浓厚。”杨明东说,叔叔杨开军常年在外打拼,在外也买了房,安了家,但每年最盼望的还是回到许昌老家过年。“叔叔常说,外面的家不叫家。”

  “进城路”:

  难舍亲情,更愿意在省内城市里打拼

  “鸟往高处飞,水往低处流。我从小就在城市上过学,后来也去广州看过叔叔,大城市的生活太方便了。”杨明东说,自己从没有干过农活,也不想留在农村。

  和父亲、叔叔有浓重的恋乡情节不同,杨明东说,自己其实不太喜欢农村,也反感别人觉得他是农村人,“虽然偶尔也会想着农村老家,但其实主要是想父母。”

  因为城市里才有自己想要的生活,所以杨明东在城市里打拼时,千方百计想留下来。但考虑到在长三角或者珠三角地区生活成本太高,加上每年过年回家需要长途奔波,杨明东最终选择在离家不远的省会郑州打拼。

  住过城中村,也在集体宿舍待过,杨明东最终发现,买一套房子是在城市安家的关键。为了扎根郑州,杨明东在郑州贷款买了套房子。

  “郑州的发展近些年越来越好,在这里工作、生活也很不错。”杨明东讲道,自己不想和叔叔一样去太远的城市打拼,最主要是考虑父母和孩子的成长。今年孩子到了上幼儿园的年龄,杨明东夫妻俩把孩子从老家接到身边上学,方便照顾。

  “父母年纪慢慢大了,离家近些方便照顾老人,也不想自己的孩子成为‘留守儿童’,不利于孩子成长。”在杨明东看来,父辈们外出打工漂泊更多是无奈,现在他更想给自己家人一个安稳、有品质的生活。杨明东觉得,也许从他孩子这一代开始,不再对农村有“乡愁”这个说法了。(中工网记者 余嘉熙 中工网实习生 王李萌)

1 2 共2页

我要留言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