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芝勇:在技术世界里自由穿行-工会-中工网
中工网首页时政评论国际军事社会财经企业工会维权就业论坛博客理论人物网视图画体育汽车文化书画教育读书娱乐旅游绿色城建社区打工

中工工会

职工园地

全总领导

王东明 全国总工会主席

陈 刚 全国总工会党组书记、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机关党委书记

张少琴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兼)

翁杰明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兼)

张晓兰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兼)

谭天星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党组成员

江广平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党组成员

王少峰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兼)

李晓钟 全国总工会党组成员、 经费审查委员会主任

马吉孝 青海省政协副主席、省总工会主席、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兼)

房建孟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全国总工会机关纪检监察组组长、全国总工会党组成员

魏地春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党组成员

马   璐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党组成员,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副主席(兼)候选人

郭明义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兼)

巨晓林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兼)

高凤林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兼)

张茂华 全国总工会书记处书记、党组成员,组织部部长

许山松 全国总工会书记处书记、党组成员

邹 震 全国总工会书记处书记、党组成员

喜迎工会十七大·劳动者之歌

白芝勇:在技术世界里自由穿行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毛浓曦
2018-10-17 07:18:52

  2018年10月15日,在中国中铁系统的一个研究项目评审会上,《无人机+BIM助力施工现场技术管理的研究》项目引人注目,只需小小的无人机飞一遍,工程现场复杂的地形、建筑物、土方量、弃渣、不合理设计等等一系列问题就能高效、精准、直观呈现,昔日依靠人工反复跑现场目测、靠经验估算的费力、耗时、扯皮等等各种麻烦一扫而光。

  而这个课题的研究者,就是中国中铁一局五公司的白芝勇:白面书生,目光清亮,分明是个读书人;手掌厚实,十指粗壮,又像个干活工人。实际上,他正是这样一个独特的大国工匠,拎起榔头铁锹,出手就是一流的手艺;打开电脑、书籍,又是各种复杂、精密的计算、设计。在技能与技术的世界里,他已自由穿行近20年。

  罕有人生而优秀

  1999年,白芝勇技校毕业后被分配到陕西宝鸡中铁一局五公司,他从绑扎钢筋、打混凝土做起。

  “技校毕业,要学历没学历;干体力活,又没有好体力,这样下去,和陷入泥塘有啥区别!”当时白芝勇作出一项事关人生的重大决定:学习,提升,为自己找到立足之处。

  短短的实习期,白芝勇利用业余时间自学,完成了近半课程。后来,他又参加成人高考,考入石家庄铁道学院。

  学习也不限于书籍,一切东西,白芝勇都想看看背后的原理。“小孩的手表电话屏坏了,我把它拆开,搞明白,修好。媳妇的手机坏了,我自己想办法把它折腾好。”

  一个超长的隧道,两头一起向中间掘进,它们是如何准确对接不错位?这正是白芝勇要解决的,在专业上叫控制测量。具体说,设计院先设计隧道位置并在山体岩石上布下控制点,他接到任务后,首先要复测控制点与设计是否一致,然后要将控制点分解为众多靠近施工现场的点,这需要复杂、精准的科学测量与计算,不能出现一丝一毫的偏差。

  而且从经纬仪、全站仪、GPS、无人机到三维扫描,随着技术、工具的不断发展,白芝勇学习、创新的空间越来越大。“工具在别人手里只是会用,我一定要折腾清楚背后的原理,所以不仅比别人更会用,而且还会改造着用。”

  干好活、用好工具,就是一个优秀的工匠。29岁时,白芝勇在技能的领域,从初级工、中级工、高级工一步步走到技师、高级技师。

  懂原理、理论,会用它去解决技术难题,发明创造,又是一个杰出的工程技术人员。39岁时,白芝勇在技术领域,从技术员、助工、工程师一步步干到了高级工程师。

  比目标误差小了38毫米

  南京纬三路过江隧道的控制测量工程,是白芝勇工作至今挑战自我的珠穆朗玛峰。

  那是2012年。隧道需要从北向南,钻入地下,横穿长江3.6公里,到江南再爬出地面,钻进已经建好的钢环出口,误差如果超过50毫米,就会毁坏钢环。

  在构造比较稳定的山区打隧道,误差130毫米是合理的,但这里是长江岸边和地下,江水浸泡,潮涨潮落,控制点的稳定性会受到影响。

  和一般人想象的不一样,控制测量的误差是不可能绝对消除的,百分之百的准确只有理论上存在,因为人、测量工具、环境变化都或多或少影响到结果,工程技术人员能做的就是从这三个方面分毫必争,千方百计把误差降到尽可能小的范围。白芝勇最终选择的是“三保险”——同时用三种方法来控制,即交叉导线网法、竖井GPS控点法、测陀螺边法,而通常的施工用一种方法即可。

  2015年7月,盾构机即将“钻圈”。当天下午,业主和甲方以及南京市各方嘉宾,齐聚江南隧道口,准备欢庆隧道贯通。白芝勇带着6名工友也赶赴现场,紧张而兴奋地等候着最后一刻。下午5时许,无数双眼睛一齐投向钢环出口,只见一点、一点,伴随着轰鸣,盾构机缓缓钻出了土层。最终,以刀盘周圈平均贴合接收钢环误差12毫米的高精度缓缓驶出。那一刹那,欢声四起,掌声雷动。白芝勇的眼泪夺眶而出:12毫米,比目标误差小了38毫米,连山区隧道允许误差的十分之一都不到。

  秦岭特长隧道,乌鞘岭特长隧道,京沪高铁,哈大客专……白芝勇工作19年来,参加了几十个国家重点工程的测量项目,全部一次性验收通过,没有出过一次测量事故,全部获得优质工程。

1 2 共2页

来源:中工网--《工人日报》
编辑:葛文琦

图片新闻

全总要闻

热点专题

深度报道

职工之声

新闻日历

|

新闻排行

友情链接

中华全国总工会 | 中国工会劳动和经济工作网 | 中国工会权益保障网 | 全国工会社会组织工作信息平台 | 全国厂务公开民主管理网 | 中国工会普法网 | 中国工会女职工工作网 | 中国职工教育网 | 中国职工发展基金会
京ICP证100580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09003) | 京公网安备110401200155 |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站地图 | 投稿邮箱 |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18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