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包业务不当,依然要承担劳动法义务-工会-中工网
中工网首页时政评论国际军事社会财经企业工会维权就业论坛博客理论人物网视图画体育汽车文化书画教育读书娱乐旅游绿色城建社区打工

中工工会

深度报道

全总领导

王东明 全国总工会主席

陈 刚 全国总工会党组书记、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机关党委书记

张少琴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兼)

翁杰明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兼)

张晓兰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兼)

谭天星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党组成员

江广平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党组成员

王少峰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兼)

李晓钟 全国总工会党组成员、 经费审查委员会主任

马吉孝 青海省政协副主席、省总工会主席、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兼)

房建孟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全国总工会机关纪检监察组组长、全国总工会党组成员

魏地春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党组成员

马   璐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党组成员,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副主席(兼)候选人

郭明义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兼)

巨晓林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兼)

高凤林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兼)

张茂华 全国总工会书记处书记、党组成员,组织部部长

许山松 全国总工会书记处书记、党组成员

邹 震 全国总工会书记处书记、党组成员

外包业务不当,依然要承担劳动法义务

2019-09-02 11:12:56

  [导读]

  单位将业务外包给不具备用工主体资格的自然人(俗称包工头),该自然人招聘的劳动者与发包人之间,是否具有劳动关系?一般而言,不能认定,但也要考虑具体证据能够反映的事实,综合判断劳动关系是否存在。

  [案情要点]

  江阴市某钢铁有限公司(下称钢铁公司)将焊管厂业务外包给自然人张某,张某招聘了工人进行劳动。钢铁公司考虑到外包业务过程中,承包方如拖欠工资可能会带来本公司责任的问题,因此直接向机修工人彭某支付工资,但未与彭某订立劳动合同,也未为其缴纳社会保险。2018年底,彭某以钢铁公司未缴纳社会保险为由向其邮寄了解除劳动关系函,并主张经济补偿。

  [疑难点]

  钢铁公司将业务外包给自然人,该自然人招用的劳动者,是否与发包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如果双方之间有劳动关系,钢铁公司就应当支付经济补偿。如果没有劳动关系,就无需支付经济补偿。

  [仲裁说理]

  江阴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经审理查明,钢铁公司将焊管厂外包给自然人张某,并主张彭某是承包人张某雇员,钢铁公司与彭某不存在劳动关系。彭某对此予以否认,主张其系钢铁公司员工。根据彭某提供的银行对账单和完税证明,钢铁公司向其发放工资,彭某尽到了对劳动关系存在的初步举证义务。此时否认劳动关系的举证责任应由钢铁公司承担,因公司未提供证据证明其主张,应承担举证不能的不利后果,故对钢铁公司的主张不予采信,确认双方存在劳动关系。

  [点评]

  本案中,钢铁公司将业务分包给不具有用工主体资格的自然人张某(类似于建设工程领域的包工头),张某又招用了劳动者彭某,这种业务外包及相应的用工方式本身不符合劳动法规定。从意思表示看,钢铁公司明显无建立劳动关系的合意。其采取这种用工方式,出发点本意是规避直接用工的成本。基于担心承包人不能按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钢铁公司又直接发放彭某工资,避免承担承包人不能支付劳动报酬时的连带责任风险。

  法律推定是一种发现法律真实的司法技术手段,本身存在法律真实与客观真实不一致的风险,这是不可避免的事实发现误差。本案进行劳动关系认定,是利用证明责任推定钢铁公司承当不利后果的,但并不能说,这种用工方式下双方就必然建立劳动关系。最高人民法院于2014年4月11日,在其官方网站对实际施工人招用的劳动者与建筑企业之间是否建立劳动关系,进行了明确的答复,认为实际施工人招聘的劳动者与建筑施工企业之间不存在劳动关系。本案类似最高法提到的这种情况。

  最高法的理由是,不能为了达到制裁违法发包、分包或者转包行为的目的,就可以任意超越《劳动合同法》的有关规定,强行认定本来不存在的劳动关系。如果认定了劳动关系,实际雇佣劳动者并承担管理职能的实际施工人反而不需要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了,这种处理方式显然不符合公平原则。

  当然,就本案来说,仲裁委推定双方劳动关系存在系仲裁证据规则所允许,也系保护劳动者权益的导向所鼓励,个案仍有具体公平正义价值。

  (案件来源:江阴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澄劳人仲案字〔2019〕第30-1号)

  徐旭东

来源:江苏工人报
编辑:尹文卓

图片新闻

全总要闻

热点专题

深度报道

职工之声

新闻日历

|

新闻排行

友情链接

中华全国总工会 | 中国工会劳动和经济工作网 | 中国工会权益保障网 | 全国工会社会组织工作信息平台 | 全国厂务公开民主管理网 | 中国工会普法网 | 中国工会女职工工作网 | 中国职工教育网 | 中国职工发展基金会
京ICP证100580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09003) | 京公网安备110401200155 |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站地图 | 投稿邮箱 |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18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