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人才能否批量复制?-工会-中工网
首页学习时政看点工事全总工会评论权益视频财经企业就业民生国际军事理论汽车健康人物书画摄影旅行文化公益教育娱乐体育

中工工会

深度报道

全总领导

王东明 全国总工会主席

陈 刚 全国总工会党组书记、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机关党委书记

张少琴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兼)

翁杰明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兼)

张晓兰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兼)

谭天星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党组成员

江广平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党组成员

王少峰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兼)

李晓钟 全国总工会党组成员、 经费审查委员会主任

马吉孝 青海省政协副主席、省总工会主席、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兼)

房建孟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全国总工会机关纪检监察组组长、全国总工会党组成员

魏地春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党组成员

马   璐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党组成员,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副主席(兼)候选人

郭明义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兼)

巨晓林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兼)

高凤林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兼)

张茂华 全国总工会书记处书记、党组成员,组织部部长

许山松 全国总工会书记处书记、党组成员

邹 震 全国总工会书记处书记、党组成员

一个企业里,找到一个创新带头人不难,然而,要找到一批创新人才却并非易事——

创新人才能否批量复制?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陈华
2020-06-10 09:02:34 来源:中工网-工人日报

  开栏的话

  职工创新在企业经营发展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多年来,各级工会推动开展的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活动硕果累累。但是,职工创新的热情还未充分释放,积极性有待进一步提高。

  为什么在一些企业里,创新只是少数人的事,如何激发大多数职工尤其是年轻职工的创新热情?企业能否给职工创造一个宽松愉悦的创新环境,让职工能够安心创新?能否打通职工的上升通道,让职工通过创新有更多获得感?职工职务发明中的个体劳动价值如何体现,让职工看见实实在在的好处,更愿意投入创新?本版开栏《破解蓝领创新难点痛点》,让我们走近企业中的蓝领职工,倾听他们的心声,一起探讨如何搭建更好的创新平台,释放职工创新活力和潜力。

  阅读提示

  一个企业里,找到一个创新带头人不难,然而,要找到一批创新人才并非易事。有创新带头人在带徒过程中看到一些隐忧:单位里创新做得更多的,恰恰是那些经过了多岗位历练、吃得了苦且下定决心要留下来的老员工。不少年轻人,是以完成任务的心态在做创新,在项目上待了几年后就“耐不住寂寞”而跳槽了。“创新需要各种积淀,包括知识、经验。一个人眼里如果只有票子,心中怎么可能会有好点子呢?”

  创新不应只是少数人的事。由于社会资源、经验阅历等等原因,年轻人的创新面临着诸多困难。如何激发大多数职工尤其是年轻职工的创新热情,让他们由“要我创”变为“我要创”,考验着企业的智慧。

科技创新成果展上,王开库向参观人员介绍自己的创新项目。受访者供图

  一个企业里,找到一个创新带头人不难,而要找到一批创新人才并非易事。为什么身处同一家企业,勇于创新且成果丰硕者总是那么凤毛麟角?

  连日来,《工人日报》记者采访发现,企业里已有不少技术骨干正在走向创新前赴后继的路上,但不少年轻人是以完成任务的心态在做创新,创新成为少数人的事。如何激发大多数职工尤其是年轻职工的创新热情在当下显得十分必要。

  眼里只有票子,心中难有点子

  近日,记者走进安徽送变电工程有限公司,走访国内特高压工程建设一线领军人物王开库。

  特高压工程建设迈出的每一步,都闪现着“创新驱动”的灵光。在特高压施工过程中,王开库挑战了多个不可能。至今他已牵头创立了10多项行业工法、取得了2项发明专利和19项实用新型专利,以及40多项科技创新管理成果。

王开库在古泉换流站阀厅为技术人员解答换流阀安装要点。受访者供图

  在单位里,王开库现在拥有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劳模创新工作室。创新工作室的成员是动态的,跟着创新项目走。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除了王开库,工作室里的创新团队成员来来去去,更新过很多次。

  作为师傅,王开库不怕麻烦,可他在带徒过程中也看到一些隐忧:不少年轻人,是以完成任务的心态在做创新。

  “创新本来应该是一个探索奥秘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创造惊喜的过程,更是一个不断实现价值的过程。”王开库说,可是总有一些人想着创新能给自己带来什么,甚至想着如何给自己的前途走捷径,“这怎么能做好创新呢?”

  王开库发现一个现象,单位里创新做到更多的,恰恰是那些经过了多岗位历练,吃得了苦且下定决心要留下来的老员工。年轻人似乎更多的是想着自己的“钱途”。一些年轻人在项目上待了几年后就“耐不住寂寞”而跳槽了。

  “创新需要各种积淀,包括知识、经验。一个人眼里如果只有票子,心中怎么可能会有好点子呢?”王开库说。

  最近,王开库正在带领一帮年轻人研究脚手架保险带挂钩的问题。“构思,我已经想好了。哪种方案最具操作性和实用性?我让年轻人来设计。”王开库说,“其实,如果找个老同志,可能这个草图早就画好了。我为什么这么折腾呢?还不是想让年轻人明白,创新不是一蹴而就的。”

  奔着问题而去才是创新的初心

  “我不想那么多,还是那句话,看到问题,就得想办法解决。”王开库多次跟年轻人谈到自己创新的初心。

  单位每次进行高空作业时都是两辆作业车开到现场同时进行,一辆是吊车,一辆是高空作业车,两辆工程车同时进行,既浪费成本也影响效率。看到问题后,王开库就想着如何让这两辆车的功能“合二为一”。

  “这种创新的原理其实很简单,就是在吊车上加装一个足够坚固的吊篮就可以了。”王开库说,可问题是,很多人并不认为有创新的必要。

  有人劝王开库:你搞这个东西干什么,还不如把精力放在干活上,多干一份活能多挣一点钱。

  “我的理由很简单,我搞创新,就是奔着解决问题而去,我认为这就是创新的初心。”别人不理解王开库创新的初心,王开库同样想不通别人阻拦的理由。

  站在企业的角度,这或许是天资一般、学历不高的王开库能脱颖而出、但效仿者却不够多的重要原因。

  21岁来到安徽送变电工程有限公司以来,王开库经过调试员、设备安装工到技术员、施工队长,直到项目经理岗位等多个岗位的历练。王开库以自己的实力渐渐在单位站稳了脚跟,但是他的“初心”一点没有变化。“安心把活干好,不至于同样的问题在不同的地方反复出现。”

  在王开库在接手第一个特高压工程时,施工现场当时在省外,第一个工程很快做完了,王开库却不想离开。在留下来继续参与特高压施工的过程中,王开库接触到了当时国内相关领域最优秀的团队和最优秀的人员。他学到了特高压施工的全过程技术,也在施工中做出了很多创新,解决了很多疑难问题。他的很多创新也就是在这段实践中完成的。

  鼓励创新最好用奖不要用压

  对于被动式的应付式创新,年轻人也有自己的理由:现在的工作节奏本已很快,加之压力较大,哪有心思和时间去搞创新?

  多位高技能人才对记者表示,现在的年轻人确实面临着老一辈没有遇到过的许多新问题。他们认为,给年轻人创造轻松自由的创新环境也很重要。

  由于一直在一线,王开库和很多设备厂家都保持着密切联系。这种“随叫随到”的关系为王开库早期的创新带来很多便利。

  “我毕竟不是做机械设备制造的,我只能把我的想法告诉设备厂家,最终产品还是得靠他们制造出来。”王开库说,一些长期合作的厂家特别理解他的想法,而且经常给他的想法“大开绿灯”。

  “不过,现在的年轻人,不一定具有这样的便利。”王开库说。

  最近,王开库正在带领团队攻关一个智能型防尘篷设备。预想中的这个设备可以将门帘锁、视频监控等做成一个集合,然后利用5G技术通过手机进行远程控制。由于这是一个小众化的设备,不少厂家考虑到利润问题,不愿意承接这个活,因此这个创新目前只能暂时搁置下来。

  由于社会资源、经验阅历等等原因,年轻人的创新面临着诸多困难。“我们可以鼓励创新,对那些愿意创新且能创新的人设置不同层级的经济上和精神上的激励措施。让创新者、能力突出者得到应有的待遇和尊重,创新才会有‘要我创’变为‘我要创’。”王开库说。

  为了鼓励创造这种氛围,王开库还建议建立职业信息卡制度。“一个人在某个单位某个岗位上做了什么,具备什么能力,以及获奖情况等都形成一个数据卡,有一个客观的记录。”王开库说,这样即便发生人才流动,各单位也能根据人才自身素质为其打造更具针对性的提升通道,“当然,也更有利于创新”。

  记者手记

  批量的创新需要有批量的“特权”

  教育界有一句名言:好孩子是夸出来的。这句话换到职场上也适用,好职工是赞出来的。如果说,这里的好职工,指的是那些既有创新愿望又有创新能力的人,那么如何赞、赞什么一定很重要。

  由于自身的努力,王开库为自己挣得了很多创新的“特权”。在创新发明的过程中,王开库可以与合肥工业大学的专家取得联系,让专家给予技术支撑;他还可以与生产厂家联系,不断更新完善,将产品从一代发展到二代、三代。王开库成为行业的标杆,企业也为他在硬环境上和软环境上都提供了诸多创新便利。我觉得,这是一个创新领军人物应该拥有的“特权”。如果说,这还叫“特权”的话。

  可是,并非所有人都有王开库的不计付出与报酬的境界,并非所有人都有他那种目标单纯追求极致的价值观,也并非所有人都有他那种扎根一线刻苦钻研的创造力。

  这个“特权”,应该给予每一个有着创新愿望且有创新能力的人。如果人人都具备这个条件,那么人人都应享有这样的“特权”。

  企业要充分提供这些“特权”,职工也必须积极主动去享用这些“特权”。比如:当一名职工有了自己的想法却难以靠个人力量来实施时,企业可否举全企之力来接力完成?还有,如果一名职工因为醉心于某个可能给企业带来效益的创新时,能否拥有更多自由的创新时间和空间?再有,能否建立职工创新“试错”的机制?

  “特权”接地气,职工用得着,创新人才也许才会有批量复制的可能。

编辑:葛文琦

图片新闻

热点专题

深度报道

职工之声

新闻日历

友情链接

中华全国总工会 | 中国工会劳动和经济工作网 | 中国工会权益保障网 | 全国工会社会组织工作信息平台 | 全国厂务公开民主管理网 | 中国工会普法网 | 中国工会女职工工作网 | 中国职工教育网 | 中国职工发展基金会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2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