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中国之治”和谐劳动关系的新境界-工会-中工网
首页学习时政看点工事全总工会评论权益视频财经企业就业民生国际军事理论汽车健康人物书画摄影旅行文化公益教育娱乐体育

中工工会

深度报道

全总领导

王东明 全国总工会主席

陈 刚 全国总工会党组书记、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机关党委书记

张少琴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兼)

翁杰明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兼)

张晓兰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兼)

谭天星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党组成员

江广平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党组成员

王少峰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兼)

李晓钟 全国总工会党组成员、 经费审查委员会主任

马吉孝 青海省政协副主席、省总工会主席、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兼)

房建孟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全国总工会机关纪检监察组组长、全国总工会党组成员

魏地春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党组成员

马   璐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党组成员,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副主席(兼)候选人

郭明义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兼)

巨晓林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兼)

高凤林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兼)

张茂华 全国总工会书记处书记、党组成员,组织部部长

许山松 全国总工会书记处书记、党组成员

邹 震 全国总工会书记处书记、党组成员

提升“中国之治”和谐劳动关系的新境界

2020-05-13 13:59:55 来源:《中国工运》

  我国经济结构和所有制结构日趋多元化,企业行业分布和劳动者就业离散化和原子化,职工素质利益分层和社会利益差别化明显,劳动关系市场化契约化多元化复杂化,劳动关系矛盾和社会利益诉求同频共振。积极调整职能属性、活动领域和服务对象,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和为职工提供维权服务,对各级工会干部依法履职能力提出新要求。坚持底线思维共商共建共享和谐劳动关系,已经成为党政维护人民群众利益的机制,成为积极回应工会工作“时代之问”的良方,成为迈向“中国之治”新境界的命题。

  树立大抓基层的工作价值导向,不断深化我国新时代工会系统改革创新发展

  夯实基层基础有助于体现维权服务的实效性,也是增强工会组织力凝聚力的本质要求。无论是在传统产业经济和行业发展领域,还是在现代互联网+共享经济新模式下,既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进行“公转”,又要遵循发展规律和认真履职实现“自转”,这都是基层工会开展履职服务的活动单元,也是在社会治理现代化彰显作用的重要载体。通过召开会议和开展活动部署工作,构成履职日常事务中的经常性基础性内容,发挥着组织引导服务职工和维护职工权益作用。

  要围绕加快国家和社会治理能力现代化,创新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活动方式,构建依法协调劳动关系与和谐劳动关系机制,加强基层工会组织建设和会员发展工作,解决企业建会难、履职难和维权难问题,不断增强职工的阶级成员和会员意识,不断增强工会改革动力活力和凝聚力吸引力。要发挥党全面领导群团工作的制度优势,在推进国家和社会治理现代化中展现作为,要在完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中把握政治原则,把党的决策部署贯彻落实到工作中去。要在完善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中落实民主政治权利,推动健全保障职工主人翁地位的社会制度安排。要在完善基本经济制度中推动高质量发展,广泛深入开展劳动技能和职业素质竞赛。要在完善繁荣发展先进文化制度中满足职工精神文化需求,强化先进文化对职工的思想引领和人文关怀。要在完善民生保障制度中满足职工日益增长需要,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竭诚服务职工群众。

  要在创新社会治理中维护职工队伍和社会稳定,推动共商共建共享和谐劳动关系,更好地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和正当利益,把“三个着力”和“五个坚决”的要求落到实处,深化巩固党执政兴国的阶级和群众基础。要激发广大职工投身创新创造的劳动热情,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和工匠精神,提升广大职工的科学文化和职业技能素质;深化企业厂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制度建设,开展创建劳动关系和谐企业评估改进活动,改善企业劳动定额工作标准和职业环境,开展新时代新思想新征程的舆论宣传,推动实现体面劳动和促进全面发展。加强工会思想、作风、组织和制度等建设,制定工运发展规划和职业提升行动计划,开展社会化职业化多元化干部培训,不断拓宽工会干部从事社会文化服务的视野,着力提升工会干校职校加强干部培训的能力,从一线优秀职工中遴选基层工会干部,不断提升工会干部职业精神和职业素养,努力用优异成绩交上让职工满意的工作答卷。

  构建我国特色的和谐劳动关系,及时化解现代多元显性复杂的劳动关系矛盾

  当今国际局势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世界性经济复苏乏力且局部热点冲突不断,部分欧美国家的民粹主义势力有所抬头,阻碍世界多边主义和国际自由贸易体系,中美贸易摩擦对我国经济产生不确定影响,我国经济发展下行压力增大,劳动和社会保障形势更加严峻,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保障我国经济发展始终在合理区间运行,随着全面深化改革和社会转型进入攻坚期,劳动力市场成本抬升和职工心理预期变化交织,复杂利益矛盾和社会问题形成堵点痛点。

  要把协调劳动关系融入社会治理结构,预防集体劳动争议和群体性事件外溢效应,为实现我国高质量可持续的包容式发展模式,完善劳动关系矛盾预警和社会应急管理机制,不断提升协同有效化解劳动关系风险的能力。各级工会要未雨绸缪、主动出击,有效协同,坚决落实党中央打好三大攻坚战的战略部署,完善社会治理结构和提升社会治理能力,加大源头参与和宏观维护职工权益的力度,增强劳动保障和社会公共政策的普惠公平性,充分调动党委政府和企业利益相关者等力量,深化开展新和谐劳动关系企业创建活动,引导职工正确对待利益关系格局的调整,依法理性有序地表达利益诉求和维护合法权益,牢固树立利益相关者和社会伙伴意识,在促进企业发展中更好地维护职工权益,成为爱岗敬业、诚实守信的体面劳动者,成为凝聚社会意愿和人文关怀的社会责任者。

  共商共建共享我国和谐劳动关系,是增强法治意识和完善社会治理的系统性工程,各级党委政府和社会组织都是局中人,要完善维护和代表人民群众利益长效机制,评估判断新时代劳动关系的新特点和新规律,包括现代网络劳动关系的分类特征和依法认定,劳动关系矛盾多发的制度诱因和分布领域,企业经营管理素质对劳动关系走势的影响,劳动者就业状况造成思想心态波动情况,加快推进全国和地方性劳动立法和法律修订,动态完善劳动保障政策和社会公共政策,完善工资分配和劳动福利制度,积极培养社会契约精神和劳动诚信意识,拓展企业管理者和一线职工的交流,积极营造守法经营和依法维权的劳动法治环境。

  健全劳动关系矛盾预警监测和应急响应机制,定期开展职工队伍稳定和劳动关系状况调查,包括职业发展前景和社会精神文化需求,及企业劳动管理和职工网络舆情等内容,将劳动争议调处机制主动向基层企业延伸,及时向党委政府和上级工会反映职工诉求,督查各地劳动争议纠纷案件的调查落实,试行上级代行下级工会部分维权职能,完善基层工会主席的依法选举和权益保障制度。围绕推进劳动关系规范化制度化法治化,加快推进社会经济和劳动关系立法进程,着力提升企业守法经营意识和现代管理能力,使共商共建共享和谐劳动关系成为社会风尚。要加强劳动管理规章和议事规则的民主程序,推动完善企业职代会工作流程和制度规范,职工代表有序民主参与完善企业法人治理,改善职工对企业发展的心理预期和就业心态,增强企业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内生动力。要加大社会法治宣传和公民道德素质教育,把化解劳资矛盾作为社会治理体系的重要内容,广泛开展职工普法和国家宪法日宣传活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开展工会各项工作,建好用好职工法律援助和公益律师队伍,积极实施送法律送知识送服务到基层职工活动,放大妥善处理劳动争议典型案例的示范效应,为各类职工依法维权提供便捷的“绿色通道”,不断减低守法经营和依法维权的交易成本。

  健全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年度报告新型披露制度,加大基层政府劳动行政管理和劳动保障监察执法,着力解决好依法维权的“最后一公里”问题。要引导企业强化公共安全和职业健康制度意识,依法保障职工的劳动经济权益和精神文化权益,尤其是职工的民主政治权利和职业健康权益等,源头参与涉及职工切身权益政策的制定实施,不断增强依法履职、依法建会、依法办事能力,努力把劳资矛盾化解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及时公布工会依法履职规则流程和责任清单,完善职工法律服务规范化和制度化项目管理,使构建我国和谐劳动关系成为社会发展新常态。

  建设和谐诚信廉明亲和的企业职工文化,有效凝聚企业职工利益共同体意识

  企业是工业文明和产业经济集合的组织形式,是生产要素和人力资源优化配置的重要场所,构建我国现代化经济体系和社会治理结构,离不开企业作为实体经济主战场的作用,企业同时是传播劳动价值和社会文化的支点,相对于现代企业资源配置和法人治理结构而言,企业硬实力是看得见、摸得着的物化状态资源,软实力则是影响企业发展的基础和战略诸要素,是有长期影响力和内敛约束性的文化力,包括企业组织模式、行为规范、价值理念、管理科学、创新能力、企业文化、品牌战略、社会公信度、企业内外部环境和谐指数等。硬实力与软实力相辅相成、相互制约,在一定程度上相互转化并形成螺旋渐进过程。

  企业市场竞争除了硬实力的有形载体竞争,软实力比硬实力更具持久性,更具影响力。和谐诚信廉明亲的企业职工文化是催化剂,作为现代管理理论及在企业管理实践中运用,企业职工文化是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时代产物。实践证明,企业哲学、精神和价值观构成企业文化核心,在提高管理效率和提升竞争力作用更加明显。职工文化是与企业文化相对应的文化形态,职工文化是以职工为本的现代企业治理模式,是关于职工素质管理和行为提升理论。先进企业文化围绕制定发展战略和加强绩效管理,在完善管理环境和创新制度文化建设的同时,重视发挥职工在企业管理制度中主体地位,注重提升职工的科学文化和技术技能素质,这是我国和谐劳动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劳动关系和谐包括利益精神制度和谐三个维度,企业管理效率的提高和市场竞争力的跃升,不仅取决于企业管理者及先进企业文化理念,也离不开职工素质提高和职工文化塑造。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竞争是正和博弈,是企业管理效能和职工素质的有效竞合关系。先进的企业文化管理造就企业精神和价值观,和谐诚信的职工文化打造以人为本的优质企业。

  企业核心竞争力是硬实力和软实力的结合。要认真学习贯彻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建设和谐诚信廉明亲的企业职工文化,把提升职工素质融入“第五个现代化”,充分发挥企业职工文化的引领力和驱动力,不断提升职业技能素质和改善精神文化生活,增强职工对企业发展愿景的归属感和认同感,激发职工建功新时代的劳动热情和创造活力。各级工会要加强职工文化教育活动阵地建设,把企业职工文化融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要成为企业职工文化的构建者和推动者,开展寓教于乐的企业职工文化体系活动,推动职工践行核心价值观和共同道德观,宣传和弘扬团结奋进和昂扬向上的主旋律;要把提升职工素质作为根本维权手段,把职工文化作为改进企业经营管理的手段,作为消解职场压力和缓解人际紧张的良方,不断满足现代企业管理中职工精神文化需求。企业职工文化有助于加强思想文化认同,帮助职工升华职业梦想成为企业精神守护者,使诚实守信和创新守正成为职业操守,不断激发广大职工爱岗敬业和砥砺前行。要发挥门户网站、新闻媒体和宣传阵地作用,推动传统和新兴网络媒体的融合式发展,促进企业职工文化的高度融合和契合,着力提升市场就业能力和完善职业生涯设计,不断增强职工的劳动荣誉感和职业认同感,丰富和改善职工思想文化和精神生活,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凝聚职工智慧和力量。(文/江苏省总工会 钮友宁)

编辑:朱晶晶

图片新闻

热点专题

深度报道

职工之声

新闻日历

友情链接

中华全国总工会 | 中国工会劳动和经济工作网 | 中国工会权益保障网 | 全国工会社会组织工作信息平台 | 全国厂务公开民主管理网 | 中国工会普法网 | 中国工会女职工工作网 | 中国职工教育网 | 中国职工发展基金会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2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