巾帼创新之花绚烂绽放-工会-中工网
首页学习时政看点工事全总工会评论权益视频财经企业就业民生国际军事理论汽车健康人物书画摄影旅行文化公益教育娱乐体育
 

编者按

  2014年,全国总工会首次开展了劳模创新工作室创建活动,命名了一批全国示范性劳模创新工作室,以进一步焕发劳模主人翁精神和创新创造活力,发挥劳模示范引领作用。其中,各地女劳模创新工作室不断涌现。为弘扬劳模精神,展示女劳模风采,激励更多女职工向劳模看齐,凝聚智慧、开拓创新、建功立业,特推荐上海海事局陈维创新工作室等先进事迹供大家学习交流。

陈维创新工作室:心系民生保安全 履职尽责促发展

  2010年在上海海事局成立了全国海事系统首家劳模工作室——由全国先进工作者陈维同志领衔的陈维海事危防监管创新工作室(以下简称“陈维工作室”),主要承担国内集装箱吞吐量最大的单列港——外高桥港区危险货物安全监管和船舶防污染工作。多年来,陈维工作室秉承“人便于行,货畅其流,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的交通行业核心价值观,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严格监管,保障了辖区每年近2万艘次危险货物船舶、3500万多吨危险货物、35万多集装箱危险货物的安全,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和航运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陈维工作室先后获评“上海市劳模创新工作室”、“上海市五四青年奖章集体”、“全国巾帼文明岗”等荣誉称号,并成为全国妇联2013年度重点宣传的五家集体之一。<详细>

杨海波技能大师工作室:典型效应再发酵 巾帼建功展风采

  在2012年2月份成立了大庆油田第四采油厂第一油矿“杨海波技能大师工作室”,以全国劳动模范获得者、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中石油集团公司技能专家杨海波为首席专家,聘任了30名采油、集输、电气焊等采油专业(工种)高级技师、技师及油田公司技能专家组成技术攻关团队,以进一步发挥高技能人才在带徒传技、疑难攻关、现场革新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工作室自成立以来,通过难题征集、现场调研和集中攻关,解决现场疑难问题130项,获得了公司级以上成果25项,取得专利26项;通过组织师徒结对、骨干培训等方式,开办各类培训班31期,培训员工达3000多人次。工作室获得首批“全国示范性劳模创新工作室”、“黑龙江省劳模创新工作室”、“黑龙江省技能大师工作室”、“黑龙江省工人先锋号”和大庆油田首批“劳模创新工作室”,大庆油田“工人先锋号”等荣誉称号。<详细>

范春燕劳模创新工作室:管理创新的基地 传递最美力量的载体

  太原供电公司“范春燕劳模创新工作室”(公司管理创新基地)成立于2011年,2012年被山西省总工会命名为“山西省劳动模范创新工作室”,2012年被山西省电力公司命名为“范春燕劳模工作室”,2013年被太原市总工会命名为“范春燕创新工作室”,2015年被授予中华全国总工会“全国示范性劳模创新工作室”。它既是国家电网公司企业文化“三个工程”落地的实践平台,同时也是太原供电公司管理创新基地和传递最美力量展示基地。该工作室在公司党委和工会领导下,高起点谋划、高标准起步,在学习借鉴最新管理理论的基础上,形成了各单元相对独立,整体融合有序的“六位一体”模式。<详细>

贺卫芳创新工作室:巾帼劳模搭平台 创新工作结硕果

  2012年12月,内蒙古超高压供电局本着提高效率、确保质量、创新管理的原则,创建了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基层代表”及内蒙古“自治区五一劳动奖章”、“全国电力行业岗位技术能手”获得者贺卫芳同志命名成立了“贺卫芳创新工作室”巾帼创新团队,目前工作室共有职工39人,其中女职工32人。工作室以“管理创新”为主导,紧紧围绕内蒙古超高压供电局所辖500千伏变电站逐年增加,检修人员作业维护半径逐年扩充、新人员不断充实的安全生产实际特点,充分利用网络技术、信息化平台等手段,在安全生产、电网建设、经营管理等方面积极开展技术攻关、技术改进、发明创造、合理化建议、“五小”活动、QC活动等。<详细>

靳淑玲劳模创新工作室:提质增效 巾帼创新之花处处绽放

  创新工作室以彭建宁为首的绩效考核、以张锐为首的作业标准、以靳淑玲为首的运维管理、以严南征为首的技术创新四个工作小组在工作中相互配合,并积极调动基层班组和员工开展技术创新的热情。通过“五小”项目、QC技术攻关及技术研发等形式开展活动,许多技术骨干和优秀员工加入到创新工作的行列中,共同讨论制定创新工作室的各项创新成果课题,最大限度的保证了各项成果的实用性、适用性、可靠性。创新工作室提出了“点餐”+“套餐”的培训模式。开展了《变电运行人员标准化操作》、《变电运行人员礼仪规范》、《变电检修标准化操作》等多项专业技能培训达30余场次,培训人员达300余人次,使得平均年龄只有33岁的检修公司创新工作室员工们技能得到大幅提升。<详细>

王芊芊劳模创新工作室:凝心聚力 培养一方创新成才的沃土

  创新工作室通过组织开展劳模创新“领头雁”活动,全力打造“成果孵化站”活力品牌。针对不同专业特点成立“青工发明小组”、“难点攻关小组”,通过QC活动、合理化建议等多种渠道,引导职工从问题入手,大胆改进创新,营造出“处处是创新之地、人人是创新之源、时时是创新之机”的氛围。通过建立全员参与、全方位开展、全过程推动的创新机制。引入“工程”理念和“项目”思维,形成科研分析、试点探索、典型示范、经验推广有机衔接的创新项目化管理模式。量化积分标准,以成果获奖、论文发表等情况为参考依据,开展积分累积,凝聚员工“唯有奋勇争先,才能提档升位”的信念。<详细>

张素丽创新工作室:汇聚创新动力 尽显劳模风采

  2010年,洛阳公司新产品开发转向架试制攻关,装配技术成为难题,张素丽发挥自己高超的钳工技术,解决了试制过程中的装配技术难题。在DJ1试修过程中,她设计整体轮拆卸、检修、组装、通用工装7套,参与大部分工装制作,保证了DJ1的正常生产周期;DF4D从动齿轮传动销拆卸可利用空间极小,她论证制作专用拔销器,经制作修改顺利拆卸传力销,无拉伤,销、孔外观完好。2011年元月,洛阳公司试修第一台和谐号机车,一天一夜都没有拆下几个异型螺栓,致使配电柜无法抬出检修。张素丽工作室成员高级技师张洪建被副总工程师一个电话叫到了现场,他看了一眼,想了一会儿,画了几分钟,10分钟的时间就制定出了拆卸方案,30分钟内就将所有异型螺栓全部拆卸完毕,配电柜顺利抬出。<详细>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2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