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工会频道深度报道-正文
口述实录:改变“开会是代表,会后不代表”的现状
//www.workercn.cn2014-07-15 07:26:26来源: 中工网--《工人日报》
分享到: 更多

  三是分阶段部署。首先是试点探索阶段。在充分酝酿的基础上,2002年率先在海安镇试行会员代表常任制,探索了常任制的职责、工作内容、形式等等,实现实质性突破。其次是支持引导阶段。探索成功后,市总支持海安县总以推行镇级工会代表常任制为契机,指导海安县出台了相关的《实施办法》和《实施意见》。市总在2004年8月出台了《关于实行乡镇(街道)工会会员代表大会代表常任制的暂行规定》等文件。2005年,在全市基层工会工作会议上介绍了海安县的做法,为各地作出导向。再次是总结推广阶段。2009年,市总转发了如皋市总工会《关于试行市工会代表大会代表常任制的意见》,并召开了一个现场推进会和两个研讨会,在面上进行推广。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到目前为止,南通市乡镇、街道(园区)以下基本实行了常任制,9个县(市)区级工会7个实行了代表常任制。 就拿如皋市来说,他们5年来召开了5次会员代表大会,先后解决了代表资格确认和补选、代表提案收集与办理、代表活动的组织与安排、会议经费的保障等难题,形成了“联系职工、收集民意、参加会议、参与调研、反映意见、提出建议”的工作模式。

  谈到“四级联动”推进会员代表常任制取得的成效,葛玉琴介绍说:

  将会员代表常任制与会务公开相结合。2010年,我们制定了《基层工会会务公开工作意见》和《在全市基层工会推进会务公开工作规划》,把会员代表常任制作为建立和完善会务公开工作的一项重要制度。同时,以会务公开工作为抓手,推进“职工之家”建设。推广了如皋市经验,制定会务公开分类指导目录、年度考核内容,将基层工会组织分类为企业、事业、机关三类,并将会务公开的范围扩展到乡镇(园区)等中间层次工会。经过各地努力,会务公开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目前全市开展会务公开活动的工会已达14423家,其中企业类工会组织有12198家。

  将会员代表常任制与会员评“家”相结合。近年来,我们坚持把会员评“家”作为推进基层工会民主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加以推进。在海门、通州等地积极探索评议整顿基层工会活动的基础上,市总于2004年制定下发了《关于开展“双评”活动的实施意见》。此后,海门市总不断发展完善,从三方评议到四方评议,建立了由工会会员、企业行政、上级工会和社会各界四位一体的评“家”新机制,目前开展评议活动的企业工会已达到2760家,评议主席、副主席2900人次,经过相关程序调整不合格工会主席12人,对20多家满意度不高的企业工会进行了限期整改。

  创新载体,将会员代表常任制与“三双”活动相结合。2012年以来,我们在基层工会中开展了“双亮双代双评”活动,即工会组织亮牌子、工会主席亮身份;职工诉求工会组织代言、职工事务工会干部代理;会员评议工会工作、会员评议工会主席。推行实事办理承诺制度、“服务联系卡”制度,要求每年年底向会员代表大会报告实事办理情况和办理结果。通过实事承诺、事务代理、密切联系、真情服务等举措。截至目前,全市已有12027家工会对职工实施了办实事承诺,为职工代理事务26590件,进一步密切了工会与会员代表的联系,树立了工会组织的良好形象。

  记者在采访中还了解到,南通市实行代表常任制以来,其工会工作呈现出新的生机和活力,南通市总根据代表们的意见和建议,大胆探索,积极创新,在全国首创将优秀外来农民工纳入城市住房保障体系;在全国率先开展职工安全生产知识电视培训,其工作经验在全国推广;在全国首创工会与人大联系工作制度……近5年来,南通市总先后有89项工作获得省级以上表彰。其中,有26项工作获得全国总工会表彰。

  谈到“四级联动”推进会员代表常任制的现实意义,葛玉琴认为:

  通过工会会员代表常任制的实施使工会会员四权落到实处,对于扩大工会的影响,增强工会的吸引力,加强基层民主建设,提高工会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水平,密切工会与会员联系,加强工会自身规范化建设等方面都发挥了积极而独特的作用,也改变了“开会是代表,会后不代表”的现状。

  南通的实践表明,“四级联动”推进会员代表常任制,密切了市总与基层的联系,推动基层工会工作不断跃上新台阶。工会代表大会常任制,是广大会员参与工会事务管理的重要载体,是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增强党的群众基础的重要途径。有利于防止工会工作的行政化倾向;有利于加强对工会负责人实行民主监督,增强工会主席的责任感;有利于反映工会会员的愿望和呼声,使工会有效地履行维权职能;有利于帮助工会代表形成当家做主的意识,增强代表对工会工作的认同感和参与度,调动和发挥代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集中代表的智慧,推进工会群众化、民主化建设,推动工会工作不断上台阶。(素描:法明 中工网记者 白青锋 王伟 特约记者 王君东)

1 2 共2页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