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职工风采-正文
多吉:41年守护45公里路(图)
//www.workercn.cn2013-12-10来源: 中工网--《工人日报》
分享到:更多

41年守护45公里路

——记青藏公路分局那曲养护段养路工人多吉

中工网通讯员 宋连申

  道班就是他的家。作为一名养路工,多吉养护公路就像养护自己的孩子一样精心;他就像一颗石子般将自己的全部身心深深镶嵌在公路上。

  在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的万里羌塘草原上,活跃着近千名公路养护职工,保障着青藏公路的畅通。

  他们之中有一位从10岁起便开始投身公路养护工作的工人——青藏公路分局那曲养护段副段长多吉。

  41年守护45公里路

  今年51岁的多吉跟很多工友一样,都是养路工人二代,从小他就跟着父亲一起护路,长大了又做一名养路工。从10岁起,多吉就成了一名编外养路工。在当时,编外养路工是没有任何报酬的,但干的活儿却一点也不轻松,再苦再累,他都没有放弃,一干就是11年。

  1983年,多吉顶替退休的父亲,成为正式的养路工人。1991年他成为那曲公路24工区的工区长,2012年因身体原因调至那曲公路养护段当副段长。

  在那曲公路段24工区,多吉的故事最多。

  那曲公路段24工区从起点到终点有45公里,平均海拔4900米,人即使坐着不动也会大喘气,但多吉的想法却不是如此,他总是哪里的活儿最苦最累,就往哪里跑。

  上世纪80年代,路面补坑是养路工人最头疼的工作,须先将固状沥青烧融化,再搅拌砂石,炙热的温度加上燃烧气体的怪味,呛得人几乎窒息。烧沥青的工作基本都是多吉来做。一天下来,他的鼻腔、耳朵、手臂、脚上、肚皮上都黏着黑乎乎的沥青油,胶质鞋底也被烤掉了大半。为了洗净这些沥青油,他每天都要先用汽油把身子擦一遍,然后再用洗衣粉擦洗,把皮肤弄得发红起皱。

  冬季下过雪后,公路路基下的涵洞总是积满厚冰,为了保障路基不被冻坏,厚冰必须及时清除。有时碰到一些低矮的涵洞,养路工人们只能跪在洞里刨冰,这时又总是多吉抢在前头。

  说起对于公路的热爱,多吉的工友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有一次外面下着暴雨,还刮着大风,大家都待在屋子里休息。但是,多吉担心泥石流会冲毁道路,硬要骑自行车去道班上看看,结果在10公里外发生了事故,因为脚下一滑便摔到了路基下的水沟里,直接昏死了过去,幸亏过路的司机发现,才捡回了一条命。

  道班就是他的家

  多吉有着魁梧的身材,但很少有人知道,他除了患有鼻窦炎、高血压、痛风、哮喘病、心脏扩大、胃炎、关节炎等十几种病痛外,最近还被确诊罹患了肺癌。这些病,都是他长期在高海拔地区工作的后遗症。

  当年,因为感冒后仍然上路作业,吸入过量的灰尘,落下了哮喘病根。医生告诉他只要在医院静养两三个月,他的哮喘就可以根治。

  “需要两三个月?”听到医生分析病情,多吉的头摇得像拨浪鼓。在医院拿了些药后,他便坚持回到了工区。

  白天,他依旧风风火火地工作,晚上却背着工友们闷在被窝里呻吟。这为他身患肺癌埋下隐患。而关节炎则是因为长期跪在路基涵洞内刨冰落下的病根。

  在41年的养路工作中,多吉总是吃苦在先,享受在后。在每年公路养护的黄金季节,为了全面完成公路的养护任务,在养护里程多、人员少的情况下,他带领职工早起晚睡,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一些道班工人建议,现在生产任务这么重,我们这么几个人根本干不过来,你向段上申请几个临时工帮助我们干活。多吉说:“现在段上经费也非常紧,还是我们大家辛苦一点吧。”

  就这样,在多吉的带领下,24工区路段各项指标连续10年取得全局第一,连年受到上级的表彰和奖励。

  有一次,西藏自治区交通厅厅长慰问养路工,听了多吉的事迹后,当场表态,要在拉萨附近为他安排一份轻松的工作。然而,年复一年,多吉仍然以路为伴,以道班为家,至今没挪窝。他说:“我没有文化,怕在新岗位上干不好;身体太差,怕连累同事;从小在青藏公路上长大,舍不得离开!”

  护路不忘带头致富

  青藏公路局党委提出:在养好公路确保公路畅通的前提下,利用自身适应青藏公路沿线气候环境的优势,大力开发第三产业,兴路富工。

  作为工区长,多吉组织大家寻找开发三产的路子,组织职工、待业青年义务去牧场捡牛粪卖,并将废弃的旧沥青桶收集起来。没有经验,他指定两位责任心强的人,从小事做起,从摆台球桌、开小卖部做起,慢慢积累经验。

  当年,他在道班附近的古露镇办起茶馆、小卖部和磨粉厂,一年就赚了15万元。2000年以后,青藏公路整治工程、青藏铁路工程相继开工,多吉抓住机遇,承揽了部分项目,既解决了工区待业青年的就业问题,也为工区创造了可观收入。

  职工和家属们记得多吉的好。多吉坚持利益共享,除在岗职工外,连退休职工、家属和待业青年等都有份。当时,工区上有5户遗属,每月仅有35元的生活费,生活极其困难,经过民主讨论,工区每年从三产收入中补助每户500元。已故职工遗属次仁边宗老人,无子女、无亲属,十几年来一直住在工区,后来双目失明,生活不能自理。多吉就安排专人轮流照顾老人,做饭打扫卫生,甚至端屎倒尿;已故职工遗属吉姆、普珍等几户多年居住在危房中,因无经济来源,无劳动力,无法盖起新楼,他又自己带头,多次筹款,组织捐款,给他们解决了住的问题。仅他个人就前后照顾了8个困难户,吃、穿全包。

  据不完全统计,这么多年来,仅靠微薄的收入,多吉就为特困户、希望小学及灾区捐款3万余元。

  “道班就是我的家。”作为一名养路工,多吉爱护公路就像爱自己的孩子一样,像一颗石子般将身心深深镶嵌在公路上。虽然身患绝症,但他决心将这份爱坚持下去,直到生命的终点。

  采访手记

  多吉身材魁梧,体重90公斤,皮肤黝黑,眼睛里投射出刚毅的目光。他说话平和,语速很慢。当他站起走路时笔者注意到,每走一步他都需要哮喘气雾剂的辅助,似乎瞬间从李逵变成了林黛玉,追问之下,才知道近期他被查出患有肺癌,因为同时患有支气管炎、哮喘病等,做手术风险很大,目前只能接受保守的药物治疗。看到这一切让人觉得揪心和无奈。

  多吉多年来在养护公路事业上的坚守与付出,为他带来了一些殊荣,但也为他带来了一身的病痛。病痛折磨着他的肉体,但没有磨灭他心灵的纯洁。看着文化程度不高的他,笔者想起但丁的一句话:“道德常常能填补智慧的缺陷,而智慧却永远填补不了道德的缺陷。”多吉就是在用自己高尚的灵魂,谱写着多彩的生命诗歌。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