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百姓故事-正文
母爱,撑起希望的蓝天(图)
//www.workercn.cn2013-11-17来源: 中工网-《四川工人日报》
分享到:更多

    日前,中国文明网“中国好人榜”11月投票评议正在火热进行中。其“孝老爱亲”候选人中,有一位是成都市青白江区国税局干部陈梅。11月12日,记者采访了她,了解到陈梅爱岗敬业,用母爱撑起脑瘫孩子头顶上那片蓝天的感人故事。

    面对灾难,选择坚强

    13年前,陈梅和从部队赶回的丈夫,怀着激动的心情,迎接儿子的降临。然而,当陈梅承受着巨大痛苦将儿子生下的时候,却没有听到孩子的哭声,一种不祥的预感笼罩在心头。当医生对她和丈夫说,婴儿由于窒息有生命危险,即使抢救过来,有可能留下脑瘫后遗症,问他们要不要抢救时,她坚定地说:“要抢救,无论怎么样,我都不会放弃他。”是啊,这是她和丈夫的爱情结晶,更是她十月怀胎的心血,怎能放弃呢?

    出院回家后,陈梅和丈夫还是抱有侥幸心理,不相信灾难会降临到他们这个幸福的家中。在送别丈夫回部队时,陈梅明白丈夫放不下他们母子,便对丈夫说道:“老公,你就安心回部队吧,不要牵挂我和孩子。我会把妈妈接来,一起照顾孩子,当你下次回家的时候,你一定会看到一个可爱的儿子的。”“真苦了你啦,我又帮不上忙。但你不管再苦再难,也不要耽误工作。”陈梅丈夫说道。

    然而,孩子半岁时,陈梅坐不住了,看着一天一天长大的儿子始终耷拉着脑袋,抬不起来。到医院经检查,一个让她和丈夫都不愿接受的事实得到证实,儿子李彦江患的是痉挛性加絮动性双重脑瘫。面对这沉重的打击,夫妻俩没有怨天尤人,也没有找当时接生的医院打官司,而是用加倍的爱去呵护不幸的儿子。

    咬牙坚持,助子康复

    从儿子确诊的那天起,陈梅暗下决心:“我一定要把儿子训练成正常人,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陈梅在成都康复医院学会了帮助儿子校正的康复操,经常带儿子去康复医院检查,只要有一点点小小的进步,陈梅都很高兴。在康复医院里,陈梅认识了很多同病相怜的母亲,有些母亲就是因为不忍心孩子在康复过程中所受痛苦,放弃康复训练,而使孩子错过康复机会。陈梅心想:“我一定要坚持下去。”

next-page

    儿子李彦江因双重脑瘫,肢体僵硬,双腿交叉呈剪刀步,双手紧紧攥成拳头。加之神经控制不了动作,手脚不由自主地颤抖,因不会吞咽,常常流口水。面对这样的情况,必须通过肢体运动,来刺激大脑神经从而达到恢复的目的。陈梅坚持每天都给儿子做康复操。康复操对孩子来讲,是非常痛苦的。因为肢体、韧带、肌肉都僵硬地紧缩一团,每强行掰开、拉伸一次,都会使儿子撕心裂肺地哭喊。儿子的哭喊声就像一把尖刀在陈梅的心上划过,然而,她不能手软,不能放弃。每当这时,她脑海里就会出现儿子长大,背起小书包高高兴兴上学的情景。想到这些,她擦干眼泪,又咬牙为儿子做康复操。

    为了教会儿子吞口水,她要时时用手拍打儿子的脸颊,以提醒儿子吞口水。然而有一天,也许是陈梅因工作和生活的压力,使她心烦,看到儿子又忘记吞口水了,随手一巴掌狠狠打在儿子的脸上。儿子当即委曲地哇哇大哭起来。听到儿子的哭声,陈梅才回过神来。“我怎么了,怎么能把心中的火撒在儿子身上呢。”陈梅自责道,紧紧抱住儿子,伤伤心心地痛哭起来。

    功夫不负有心人

    陈梅每天家中和办公室两点一线地奔波。不管家里有多艰难,她都以快乐的笑脸去面对同事和工作。为了将工作做得更好,她常常是将儿子哄睡着的时候,来到书房坚持自学,这为她成为优秀的税务干部打下坚实的基础。

    儿子一岁半的时候,能清楚地喊出“妈妈”、“爸爸”、“婆婆”这些两个字的称呼了,这让她和家人高兴得不得了,她的辛勤付出没有白费。那年春节,阳光明媚,她和丈夫一起在院子里的草坪上教儿子学爬,一家三口,都在草坪上爬来爬去,不时传来儿子朗朗的笑声。看到这一切,陈梅心里充满幸福感,平时的苦和累在这时都化为开心的笑声。正是由于陈梅坚持不懈地努力,使儿子学会了走路。看到儿子,颤颤巍巍,踮起脚尖向自己走来的时候,她激动地流出了幸福的泪水。她看到了希望,为儿子的未来充满信心。

    在儿子3岁半的时候,有一天晚饭后。陈梅和母亲一起,牵着儿子在外面散步,正好碰见一位同事。“儿子,快叫李、阿、姨。”陈梅蹲下身,用手指着同事,教儿子喊人。李阿姨也蹲下身,对孩子说:“江江,快叫李、阿、姨。”李彦江睁大眼睛,看看妈妈和外婆,又看着李阿姨,慢慢张开嘴,清楚地发“李……阿……”顿了顿,小家伙发出第三个音:“姨”。陈梅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忙对儿子说:“江江,你再喊一声李阿姨,让妈妈听听。”“李、阿、姨,李、阿、姨。”儿子重复了两遍。陈梅太高兴了,她把儿子抱起,兴奋地对母亲说:“妈妈,我儿子喊出三个字了。”

    儿子4岁时,陈梅的丈夫从部队转业回到青白江,但为了让丈夫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她仍然挑起沉重的家庭重担。后来,根据相关政策,他们又生了一个女儿。 陈梅不仅给儿女无限关爱,还为儿女树立学习榜样,爱岗敬业,不断取得好成绩。

    如今,儿子13岁了,同健康孩子一样,走进了初中课堂。但陈梅并没有放松对儿子的康复训练和心理辅导,她鼓励孩子努力学习,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今年高考,广元脑瘫儿陈超考上大学,为陈梅和儿子树立了信心和目标。无论再苦再累,陈梅也要像陈超母亲那样,帮助儿子考上大学。这就是她的心愿和梦想。

    本报特约记者 邹世进 文/图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