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娱乐

缩短工匠人才成长周期,赋能新质生产力——烟台工会“铸匠记”

来源:烟台日报
2024-04-28 19:11

原标题:缩短工匠人才成长周期,赋能新质生产力——(引题)

烟台工会“铸匠记”(主题)

YMG全媒体记者 钟嘉琳

越是创新,越需要匠心。

如何增强职工创新创造本领、完善工会服务链条,为这座城市铸就更多能工巧匠?

烟台市总工会联合11个部门共同实施“种子孵化、墩苗夯基、拔节成长、孕穗优选、青蓝传承”行动,形成一线产业工人从“工”到“匠”全周期“五位一体”培育体系,既保持工匠人才培育的连续性,又大大缩短工匠人才成长周期,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源源不断的技能人才支撑。

一贯制种子孵化 让创新创效一路生花

“噼啪……”在山东核电设备制造有限公司结构模块车间,齐鲁工匠刘伟正在对一件模块进行焊接。

与传统焊接方式不同,只见一台灵巧的“霹雳鼠”机器人钻进截面宽度、高度分别只有200毫米的焊体之中,瞬间发出耀眼的弧光。刘伟站在三米之外的操作台前,手指轻触电控箱上的按钮,控制机器人的操作方向。

焊接,在常人眼中是苦活累活,在刘伟眼中,却蕴含着无限的创新智慧。他认为:“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加强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使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成果竞相涌现。”

刘伟的创新理念,源于一种强大的创新生态。他所在的焊接生产团队,鼓励每一位职工拥抱创新、推动技艺发展。不仅刘伟自己会创新,班组的每一名成员都能创新、敢创新。

徐颖慧师从刘伟,积极参与车间工艺改进和技术创新,由一名年轻的电焊学徒工迅速成长为获得山东省五一劳动奖章的“女焊匠”。

“在师傅的鼓励下,创新就像一把钥匙,不断帮助我解开难题。”徐颖慧说,“有一次公司承接了一批特殊产品,需要焊枪进入8公分的超窄空间进行焊接。每天看着停滞的产品进度,心里沉甸甸的,吃饭、睡觉前都在想办法、搞创新,最终做出了一把适合狭长空间使用的焊枪,突破了狭窄间隙无法焊接的难题,产品成功交付。”

在烟台生产一线,无数像刘伟一样的劳模工匠通过“一带一”“一带多”“多带一”等方式,帮助新入职“种子工匠”规划最佳职业发展路径、在创新攻关中走向成才之路。

市总工会创新“入学+入职+入岗”一贯制孵化培育模式,在全省率先成立“烟台工匠学院”和“工匠孵化联盟”,先后在职业院校和大企业挂牌成立30家“工匠孵化基地”,实现“职业院校学生”向“产业工人”转换的无缝衔接;职工入职后,市总工会组织劳模工匠签订师带徒协议,每年组织1000场工匠人才进厂矿车间、进工地现场、进班组一线,带头开展技术技能培训交流、联合技术攻关、生产一线难题会诊等活动。

“根据《烟台市工匠人才发展三年行动方案》,我们计划依托企业培训中心、产教融合实训基地、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公共实训基地、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等载体和平台,多渠道、多形式培育职业院校学生和新入职的一线工人,力争每年新孵化‘种子工匠’2000名。”市总工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陈海涛表示。

各级工会按照一贯制孵化模式,每年在所属区域、行业和企业层层开展工匠选树活动,“仙境工匠”“金都工匠”等区市级工匠人才辈出,“烟港工匠”“烟建工匠”等企业工匠群星闪耀,烟台涌现出全国行业大工匠6名,连续6年共培养出7名“齐鲁大工匠”,人数居全省首位。

定向化孕穗优选 向产业发展输送关键人才

一粒好种子想要长成参天大树,还需要找到一片适合自己生长的土壤。

聚焦“9+N”制造业集聚培育工程、16条重点培育产业链、重点倍增培育企业以及新职业、新产业、新经济、新业态等领域,烟台工会坚持“定向选才、定向育才、定向用才”,摸排掌握产业人才需求,精心绘制“产业地图”和“人才供需地图”,尤其注重制造业、高新技术企业中高精尖缺工匠型人才的选树培育。

去年6月,烟台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与潍柴集团正式签署协议成立“潍柴产业学院”,为潍柴(烟台)新动力产业园项目发展提供了定向产业人才支持。“校企双方携手,有利于促进人才培养供给侧和产业需求侧结构要素全方位融合,必定能够培养出更多符合企业需要的技能人才。”烟台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副书记刘程江表示。

通过订单班、学徒制培养、岗位实习等方式,学院已累计向烟台杰瑞集团输送200多名优秀毕业生,10人拿到杰瑞“金钥匙奖”,20余人成长为企业中层管理干部;通过联合招生招工、联合培养、一体化育人,学院与烟台正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开展广泛的现代学徒制合作,连续6届的“正海班”学徒为正海科技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持。

新质生产力需要以高水平人才为支撑。紧跟全市产业发展急需人才,市总工会联合职能部门和大型骨干企业,组建电子信息、数字经济等6个产教联盟,联合职业院校成立“万华产业学院”“施耐德电气学院”等24个产业学院,共建实训基地、开发教学项目,为产业发展量身打造育才方案,真正实现靶向育才。

各级工会结合实际产业布局,创新推出特色举措,莱州市按照“一年突破一个产业”的目标,创新启动深化黄金和机械制造产业专项行动。莱阳市制定印发推进先进制造业和绿色食品行业产改工作方案,定向储备、优选技能人才。目前,烟台(大)工匠已覆盖16条产业链,7名齐鲁大工匠均来自海工装备、化工、葡萄酒等主导产业。

全域式组织竞赛 让工匠人才拔节成长

与时间赛跑、向目标冲刺。此次竞赛聚焦省市重点工程项目、16条主导产业链和产业园区,组织广大职工立足岗位、比学赶超,踊跃参加岗位赛、班组赛、对标赛等,在比中干、在赛中练,为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注入源源不竭的动力。

“我们把实用技术、关键技术和解决‘卡脖子’难题等作为劳动和技能竞赛的主要内容,激励一线工匠人才在竞赛中拔节成长、脱颖而出。”陈海涛表示。

市总工会坚持“全域式”竞赛,搭建生产一线“练兵场”,把竞赛现场设置在车间一线,纳入职工成长日常操作中,建立技能操作履历表,在车间现场记录日常操作、日常成长情况,职工技能提升的每一天都看得见、摸得着。

市区层面——深入开展“百万职工大阅兵·十万精英大比武”活动,坚持条块结合、横纵覆盖,以市级产业工会为“条”,将技能竞赛延伸到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以市区两级工会为“块”,每年组织不少于100个工种的职业技能大赛,带动基层工会开展各类技术比武万余场次。近两年来,烟台市先后圆满承办数控机床、发动机装调、智能制造等国家级大赛6场,烟台职工连续在全国职业技能大赛中获得一等奖。

产业园区层面——鼓励各园区按照“总分总”流程开展技能竞赛,由各园区制定年度总体竞赛方案,细化到每一分公司、车间,年终由各园区统一表扬。山东长征火箭有限公司、九天行歌航天科技有限公司等9家航空航天企业累计开展各类竞赛100多场,1000余名产业工人技能得到提升。

企业层面——指导企业分工种、分班组开展竞赛。烟台港集团专门出台《职业技能大赛管理办法》,建立四级技能比武机制,每年设立竞赛项目40多个,5000余名职工在岗位上练技能、比技术,300多名职工获得市级以上技术能手。

“今年我们还将聚焦高成长型企业,启动开展‘智创新赛道 锻造新优势’职工创新创效竞赛,深入实施职工全员创新工程,层层开展创新成果竞赛活动。”陈海涛介绍,年内市总工会计划选树各级“创新企业”100家、“创新班组”1000个,让敢创新、能创造的“创新之星”遍布港城。

责任编辑:于小舒

媒体矩阵


  • 中工网客户端

  • 中工网微信号

  • 中工网微博号

  • 中工网抖音号

中工网客户端

亿万职工的网上家园

马上体验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4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