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就业群体权益保障面临“五道坎”-工会-中工网
中工网首页时政评论国际军事社会财经企业工会维权就业论坛博客理论人物网视图画体育汽车文化书画教育读书娱乐旅游绿色城建社区打工

中工工会

权益保障

全总领导

王东明 全国总工会主席

陈 刚 全国总工会党组书记、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机关党委书记

张少琴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兼)

翁杰明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兼)

张晓兰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兼)

谭天星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党组成员

江广平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党组成员

王少峰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兼)

李晓钟 全国总工会党组成员、 经费审查委员会主任

马吉孝 青海省政协副主席、省总工会主席、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兼)

房建孟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全国总工会机关纪检监察组组长、全国总工会党组成员

魏地春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党组成员

马   璐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党组成员,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副主席(兼)候选人

郭明义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兼)

巨晓林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兼)

高凤林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兼)

张茂华 全国总工会书记处书记、党组成员,组织部部长

许山松 全国总工会书记处书记、党组成员

邹 震 全国总工会书记处书记、党组成员

总工会界委员关注网约车司机、快递小哥等“三新”劳动者生存现状

新型就业群体权益保障面临“五道坎”

2019-03-10 08:35:52

  中工网北京3月9日电(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郑莉 陈晓燕)“我们与平台是劳动关系还是劳务关系”“天气不好时,我们送餐晚一点就会被客人投诉,公司就要罚款,这合理吗”“我们的工作真的很辛苦,特别希望能够得到更多理解”……此次全国两会上,来自网约车司机、快递小哥、送餐员等一线劳动者的呼声,通过代表委员们的议案、提案、建议,成为两会的关注热点。

  近年来,以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为代表的“三新”经济蓬勃发展。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7年全国“三新”经济增加值为129578亿元,相当于GDP的比重为15.7%,比上年又提高了0.4个百分点。与此同时,催生了一支庞大的新型就业群体。据测算,2017年,我国从事共享经济服务的劳动者人数约为7000万人,到2020年有望超过1亿人,其中专职人员约2000万人。

  伴随数字经济、共享经济等蓬勃兴起,企业组织形式、管理模式、生产经营方式及用工方式都发生了深刻变化,劳动关系的确立与运行、职工权益的维护和保障等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

  全国政协常委、全国总工会原副主席陈荣书列举了新型就业群体面临的5个权益维护难题:劳动合同签订率低、超时工作现象普遍存在、收入稳定性差、社会保险覆盖低、劳动法律救济渠道不畅。

  全国总工会调查发现,“三新”经济劳动关系复杂多样。一些共享经济平台为了规避法律责任、降低成本,往往不与从业者签订书面劳动合同,或以劳务合同、承揽合同等其他形式的合同替代。仅有43%的从业者与平台或第三方劳务派遣公司签订了劳动合同,29%的从业者签订了劳务协议,21%的从业者没有签订任何形式的合同或协议,劳动合同签订率明显低于国家发布的企业劳动合同签订率。

  与此同时,超时加班成为这一就业群体的工作常态。全国总工会研究室主任吕国泉委员在调研中发现,“三新”企业用工主体、工作时间、工作方式、劳动报酬等更加灵活多样,劳动关系认定更难,三分之一以上的人员每周要工作7天,许多网约车司机实际日工作时长超过10个小时。

  长时间加班并没有为他们换来稳定的收入和社会保障。吕国泉委员告诉记者,目前,这一群体收入相对较高,但其工作普遍实行计件制,收入不稳定。同时,通过平台缴纳社会保险的比例较低,部分从业者自行缴纳养老医疗保险,有三分之一的受访从业者没有被社会保险覆盖。

  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董事长焦开河委员表示,由于没有缴纳社会保险,缺乏社会保障,“三新”就业群体一旦发生工伤事故,难以获得赔偿。“这部分从业人员流动性较大,工会的力量也难以完全覆盖,一旦发生劳动关系争议,将难以得到公正解决。”

  “这一群体劳动经济权益保障存在的问题,亟须引起各方重视。”陈荣书委员表示,应给予“三新”就业群体足够的关心关爱,并及时完善劳动法律和政策体系。

  据了解,不久前召开的全总十七届二次执委会议提出,要加强“小三级”工会、行业工会联合会建设,将工会组织和工会工作向新兴领域新兴群体延伸,扩大工会组织有效覆盖,努力保障“三新”经济从业者的合法权益。

来源:中工网--《工人日报》
编辑:葛文琦

图片新闻

全总要闻

热点专题

深度报道

职工之声

新闻日历

|

新闻排行

友情链接

中华全国总工会 | 中国工会劳动和经济工作网 | 中国工会权益保障网 | 全国工会社会组织工作信息平台 | 全国厂务公开民主管理网 | 中国工会普法网 | 中国工会女职工工作网 | 中国职工教育网 | 中国职工发展基金会
京ICP证100580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09003) | 京公网安备110401200155 |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站地图 | 投稿邮箱 |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18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