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电抢修,找老郝!-工会-中工网
中工网首页时政评论国际军事社会财经企业工会维权就业论坛博客理论人物网视图画体育汽车文化书画教育读书娱乐旅游绿色城建社区打工

中工工会

职工园地

全总领导

王东明 全国总工会主席

陈 刚 全国总工会党组书记、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机关党委书记

张少琴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兼)

翁杰明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兼)

张晓兰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兼)

谭天星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党组成员

江广平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党组成员

王少峰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兼)

李晓钟 全国总工会党组成员、 经费审查委员会主任

马吉孝 青海省政协副主席、省总工会主席、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兼)

房建孟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全国总工会机关纪检监察组组长、全国总工会党组成员

魏地春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党组成员

马   璐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党组成员,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副主席(兼)候选人

郭明义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兼)

巨晓林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兼)

高凤林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兼)

张茂华 全国总工会书记处书记、党组成员,组织部部长

许山松 全国总工会书记处书记、党组成员

邹 震 全国总工会书记处书记、党组成员

停电抢修,找老郝!

2018-09-18 15:53:49

郝仲良整理发电车电缆线 王淑琪摄

  人物简介

  郝仲良,男,汉族,1963年11月出生,中共党员。1981年10月参加工作,现为国网天津宁河供电有限公司配电抢修班班长。曾获得天津市五一劳动奖章先进个人、天津市优秀共产党员、天津市电力公司年度标兵员工等荣誉称号。

  “师傅,我家突然没电了。我娘需要吸氧,这停了电就等于停了娘的呼吸,我不想没了娘啊!”2018年7月16日晚8:30,单位职工郝仲良接到了一通报修电话,听着电话那头一声声带着哭腔的求救,他沉稳有力地对着话筒说:“你稳住,我们这就来。”

  放下电话,郝仲良二话不说抓起抢修工具便跳上了应急电源车,在最快时间内赶到现场。看着老郝在应急车轰轰的响声里与同事们有条不紊地查找故障、隔离故障点时,心急如焚的报修用户喃喃地说了句:“主心骨来了,我娘有救了……”

  酷夏的傍晚没有因为缺少太阳的炙烤而让人感到丝毫的凉爽。由于故障点是地下电缆,老郝和同事们分成三个组,在应急灯的照明下争分夺秒地抢修。“我们干抢修的,很多时候和120急救大夫没什么两样,都是在和时间‘赛跑’。”在第一时间看着老人顺利地吸上氧气后,老郝高悬的心这才放下一半来。他婉言谢绝了居民“吃口饭,歇歇脚”的提议,随意用工装袖子蹭了蹭满头的汗,忙“噔噔噔”地往事故现场奔:“您别留我,还有活儿没完呢!”

  第二天,早起的附近居民看见电力抢修队员们依然在奋战,便纷纷送来了吃的喝的,并满含感激地招呼他们:“师傅们,歇歇再干?”在人群中,还站着一位手中攥着药的中年妇女,她是老郝的妻子,丈夫一

  夜没归,大姐担心老郝的血压,早早地将药送了过来。但看着满身是泥、稍显驼背的丈夫,她并未凑上前,因为老郝工作时不允许打扰。

  当晚,一整夜没合眼的老郝喝光了十八瓶水。

  老百姓的电话对郝仲良来说,就是集结令。对事故抢修,老郝从没说过半个“不”字。无论是春夏秋冬、严寒酷暑,还是白昼黑夜、刮风下雨,他穿梭在宁河区芦台镇大街小巷中的身影被人们熟知,大家都亲切地称他“老郝”。

  “老郝处理问题又快又好,我们相信他。”芦台城区的很多商户专门存了郝仲良的手机号码。很多时候,老百姓家中用电出了问题就直接给老郝打电话,他总是第一时间赶到。“那天晚上饭馆生意特别好,结果厨房干活时烧到电线,这一片地区都断电了。我打电话给老郝,他很快赶到帮我把故障修好,电也送上了。”玉海春饭店的老板对老郝的感激之情溢于言表:“要不是他,店里的客人早跑光了,几千块钱的饭费也‘泡汤’了。”

  不只老百姓,“没电找老郝”也是“行内人”的口头禅。有人调侃他是“事故体质”,只要哪出故障了他一准儿在现场。“他就跟老黄牛似的,吃苦耐劳默默奉献,都56岁了,比我们还有干劲儿!”工友丁国华说。多年的工作经验加上过硬的抢修技能,老郝被誉为“宁电活档案”,同事们遇到解决不了的问题给老郝打电话,他能准确地说出可能出现故障的点位,按照着他说的查看一遍,故障点马上“现形”。每当此时,老郝都能得到大家一句赞叹:“绝了!”

  老郝岁数大了,本来不会用智能手机。“我想着,虽然线路走向图都在脑子里,可咱干的是细致活儿,得精准、毫厘不差。”老郝就专门求着单位里的年轻人手把手地教他用智能手机。每当中午空闲时,工友们总能看到老郝在电脑前“摸索”。“这老郝,对抢修有帮助的技术,再难啃的‘硬骨头’,他也愣是能融会贯通了,我们服他。”同事赞叹道。

  这就是郝仲良,一位在电力抢修一线奋战30多年的“老黄牛”。普普通通的老郝默默地坚守着自己的选择,用心点亮着宁河的万家灯火,他不仅照亮了百姓的心,也照亮了自己的美丽人生。

  本报记者高竹君

来源:中工网——《天津工人报》
编辑:梁雨桐

图片新闻

全总要闻

热点专题

深度报道

职工之声

新闻日历

|

新闻排行

友情链接

中华全国总工会 | 中国工会劳动和经济工作网 | 中国工会权益保障网 | 全国工会社会组织工作信息平台 | 全国厂务公开民主管理网 | 中国工会普法网 | 中国工会女职工工作网 | 中国职工教育网 | 中国职工发展基金会
京ICP证100580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09003) | 京公网安备110401200155 |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站地图 | 投稿邮箱 |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18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