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述着川陕根据地的往事——《历史不会忘记》之一-工会-中工网
中工网首页时政评论国际军事社会财经企业工会维权就业论坛博客理论人物网视图画体育汽车文化书画教育读书娱乐旅游绿色城建社区打工

中工工会

职工园地

全总领导

王东明 全国总工会主席

陈 刚 全国总工会党组书记、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机关党委书记

张少琴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兼)

翁杰明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兼)

张晓兰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兼)

谭天星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党组成员

江广平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党组成员

王少峰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兼)

李晓钟 全国总工会党组成员、 经费审查委员会主任

马吉孝 青海省政协副主席、省总工会主席、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兼)

房建孟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全国总工会机关纪检监察组组长、全国总工会党组成员

魏地春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党组成员

马   璐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党组成员,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副主席(兼)候选人

郭明义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兼)

巨晓林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兼)

高凤林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兼)

张茂华 全国总工会书记处书记、党组成员,组织部部长

许山松 全国总工会书记处书记、党组成员

邹 震 全国总工会书记处书记、党组成员

讲述着川陕根据地的往事——《历史不会忘记》之一

苗勇
2018-07-31 15:18:07

  编者按 本刊自本期开始连载作家苗勇创作的长篇报告文学《历史不会忘记》,该书讲述的是20世纪30年代前期我党在川陕根据地开展工人运动和工会工作的往事。作为中国工运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川陕根据地工人运动和工会工作,与当时的革命斗争形势相结合,发动职工搞好生产,为革命战争服务,为川陕根据地的扩大和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短短几年的时间里,川陕工会探索和积累了许多有益的经验,有些经验在今天看来,依旧具有启迪价值。当今的读者,很少了解川陕工会这段尘封的历史,苗勇先生的《历史不会忘记》一书,恰恰能够帮助读者进入这段激情燃烧的岁月,去分享川陕工运史的精彩故事。《历史不会忘记》分七个章节讲述川陕工运史的纷纭往事,附录部分还收录了作者撰写的“川陕省工会工作概况”“人物轶事”“川陕省工会的作用和贡献”等文稿,这对全面展示川陕工会工作,总结川陕工人运动的宝贵经验,弥补中国工运史的阙如,都是弥足珍贵的。

 

  引子

  川东北的群山环抱之中,有一个小小的县城,叫通江。这里出门便是山,抬头只见簸箕大的天。山便是这里的特点,重峦叠嶂,起伏绵延,一眼望去,群山如海,万峰如戟。莽莽苍苍的大巴山脉和米仓山脉,像两条奔腾的巨龙,在四川、陕西二省分界处碰撞在一起,形成莽莽群山的地貌。通江就位于群山环绕之中,面积不大,错错落落的房屋,顺着河道的走势排开,就像一位沉浸在四周美丽风景中的老人。在通江县城东隅四十公里的沙溪乡,有一个叫做景家塬的小山村,村子杂处在

  迤逦的山林间,稀稀落落的瓦房屋顶外面,到处是突兀嶙峋的岩石。这些壁立的石崖中,有一块巨崖,叫作红云崖。

  在三十多里外,远远眺望红云崖,“赤化全川”四个大字,就那么突兀地扑入人的眼帘,那磅礴的气势,远远地奔腾而来,掠过人们的心海,让人震撼和惊叹。越往近走过去,那巨型大字遒劲有力的笔划间苍然肃静的情势,都随着距离的迫近而给人越来越大的静穆的威严。

  只要是略知这段革命历史的人,都会不由得肃然起敬,渐渐地放下调侃或游玩的心,虔诚地仰望这兀立的石崖,耳畔,好象响起了无数昂扬的战斗呐喊……

  这是一幅巨型红军石刻标语。这是一种镌刻在石头上的不朽的精神!让我们回溯到那个鲜血与战火纷飞的革命年代,这力透顽石,穿越时空的革命真理,巍巍屹立于天地之间,它以旷世巨篆的气势让人叹为观止。

  那是七十多年前的革命先烈,用他们无上的忠诚和满腔的祈盼,以鲜血铸成的坚定信念。这是一场“刻在石头上的革命”,早已彪炳革命史册。这是一个让人惊叹不已的奇迹,永远沸腾在人们心间。

  今天,这巨石彪炳的信念,早已降临到这广袤的神州大地。红色的中国,正以她崭新的面貌,昂扬的斗志,大踏步前进在世界的东方。

  重新解读这一页早已尘封的历史,许多鲜活的面容在巨石上不时闪现。“赤化全川”四个大字,川陕苏区五百多万人民的殷切期盼,就那么矗立在海拔八百多米高的悬崖峭壁之上,七十多年的风雨浸蚀,越发显得苍劲挺拔。

  就让时间的焦距对准 20世纪 30年代吧。那是 1934年春天,红四方面军总政治部选此高崖,一张姓老先生手书“赤化全川”四字于岩石上,川陕省总工会遴选的二十多名石匠高手,不辞辛苦,费时几月,方才刻成此全国第一巨型石刻标语。

  红云崖巨型石刻,只是众多红军石刻标语中的一幅。石刻标语,是红军和川陕苏区党政在这一历史时期,运用的一种特殊的舆论宣传形式,是党的宣传工作在川陕苏区的伟大创举。它让青山和历史共同见证,天下劳苦大众必将获得解放,自由和幸福终会莅临人间!

  漫步在通江境内,处处可见这样的红军标语。不经意的一抬头,对面的石壁上,就有凿痕深深的标语展现在眼前,让人不得不随着标语的内容重温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每一处石刻,都有一场惊心动魄的战斗,都有一个引人入胜的革命故事,灵魂,就得到一次又一次的洗礼。

  翻阅红军的历史,一个无法从词典里找到的名词解释:“通南巴”是我们不能跳过的一页。

  “通南巴”这个名词,再也不仅仅是地理意义上的简称,它的身上染上了红色的印记,承载着无数革命先烈的鲜血生命和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伟大的光辉业绩。这里有红军入川的第一个脚印。那是 1932年 10月,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被迫退出鄂豫皖根据地,在张国焘、徐向前、陈昌浩,王树声、许世友、张琴秋等人的带领下,主力部队奉命向西战略转移。12月经陕南到达川北。12月 18日,红四方面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抢占通江两河口,进而入据通江。

  川陕革命根据地,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创建的一个重要根据地。这里山势陡峭,深谷延绵,林深草茂,纵横两千余里,交通极为不便。在极其困难的环境条件下,川陕根据地军民与四川军阀刘湘、田颂尧等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取得了巨大胜利,开辟了全国第二大苏区,辖一省二道二十三县(市),人口 500多万,在中国革命史上,谱写了光辉的一页。

  在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指引和帮助下,川陕苏区的工人阶级队伍,也迅速地发展壮大起来,形成了一支英勇顽强的新生力量。在这块四万二千平方公里的热土上,创造了可歌可泣的英雄业绩,他们为中国革命的迅猛发展并最终取得胜利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为川陕苏区工人运动史,谱写了光辉的篇章。

  毛泽东同志高度赞誉道:“由于红四方面军的远征,在遥远的中国西北部,开展了广泛

  崖壁上的红军标语的群众斗争,把苏维埃的种子广播到革命形势比较落后的区域中去了。红四方面军的英勇奋战,在川陕苏区不足一年之内,建立了二十余县的苏维埃政权,发展了十倍以上的红军队伍,号召了整个四川的工农劳动群众与白军士兵倾向于苏维埃革命,在中国西北部建立苏维埃革命新的强有力的根据地。川陕苏区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第二个大区域,川陕苏区是扬子江南北两岸和中国南北两部间苏维埃革命的桥梁,川陕苏区在争取苏维埃新中国伟大战斗中具有非常巨大的作用和意义。”

  如今,在巴山,我们看到的,也许是空空的战场遗址,无人的渡口,静静的院落……但它们很可能就是那处美丽的风景,那个动人的故事,那段跌宕的岁月……

  历史给了我们一个不一样的巴山,一直以来,它默默地站在秦岭身后。当云霭漫漫散去后,那隐藏在青山峻岭间的是处处可见的巴山红。这跳跃在山间的巴山红,是两河口激战的风云,峻岭间迤逦不绝的运输队,造币厂隆隆的机器声,江口河道上雄壮的号子……,还有淹没在历史风云中的层层工会组织,它的领导者、组织者、传播者都不复存在了,但他们的历史音容决不允许我们忘记。

  一路走来,这静静的巴山慢慢地向我们展露出它不为人知的一面,其实,历史并没有忘记过这里,只是时间一日日地冲刷过这一片土地,又将所有的痕迹涤荡得更加清晰。

  历史不会忘记,通江城中红军广场上那一幅幅栩栩如生的红军浮雕,正在向每一位来访者,诉说着那峥嵘岁月的激情往事……。

  让我们一起来重温记忆吧!

  (作者系四川省总工会党组成员、副主席)

来源:中工网——《工会信息》
编辑:姚怡梦

图片新闻

全总要闻

热点专题

深度报道

职工之声

新闻日历

|

新闻排行

友情链接

中华全国总工会 | 中国工会劳动和经济工作网 | 中国工会权益保障网 | 全国工会社会组织工作信息平台 | 全国厂务公开民主管理网 | 中国工会普法网 | 中国工会女职工工作网 | 中国职工教育网 | 中国职工发展基金会
京ICP证100580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09003) | 京公网安备110401200155 |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站地图 | 投稿邮箱 |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18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