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工会频道职工园地-正文
苏里格气田冬季保供见闻之二:与“冻”为战的保供人
//www.workercn.cn2018-01-18 08:01:56来源: 中工网--《工人日报》
分享到: 更多

【我的冬供故事——万里气源行·千家万户暖】

与“冻”为战的保供人

——苏里格气田冬季保供见闻之二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曲欣悦

  最近,一场突如其来的降雪为毛乌素沙漠披上了雪白的新装,但也给位于此地的长庆油田采气三厂天然气生产带来了不小的麻烦。不少职工放弃了休假,参与到清扫积雪、排查隐患,保障各个环节设备安全运行的工作中。

  在地处内蒙古北缘毛乌素沙漠之中的苏里格气田,最低气温可达到零下35摄氏度。为了保障“暖气”及时送达,保供人与“冻”为战,用自己的坚守和奉献,温暖千家万户的冬天。

  两人在气井边守了10个小时

  冻堵,是冬季天然气生产的大敌。冬季用气高峰期难免遇到大范围降雪和降温,而遭遇冻堵就意味着产量受影响,必须尽快解堵。在严寒天气下,守在井口解堵既是技术活,也是体力活。“没有哪个是一两个小时就能完成的。”作业一区生产技术室主任杨旭说。

  一天晚上,监控岗员工发现一口气井的油压上涨到了4.8兆帕,远高于1兆帕的正常数据。技术员调取油压曲线进行分析,判断是下游管线冻堵造成的。

  堵住管线的是一种冰雪状的天然气水合物。由于甲醇具有很低的冰点,水合物遇到甲醇会迅速溶解,因此给管线内注入甲醇是解堵的一种主要手段。

  一大早,杨旭和技术员刘祥周便带着注醇车和收液车前往气井解堵。冬天阀门受冷收缩,开关都很费力。两人你开阀我送力,在完成关井、放空一系列流程之后,已是满头大汗。压力降了又涨,井开了又关,放空了收液,井口再注醇……这样数个循环下来已经是下午4点,终于下游压力稳定到了1兆帕。不知不觉间,在零下20多摄氏度的野外,两人在一口气井边守了10个小时。

  每天在沙漠里走10公里

  张小东是作业二区的应急巡检班班长,他负责的班组每天要拿着GPS和探管仪,在野外沿着天然气管线巡视检查。

  苏里格气田地表属于典型的沙漠、碱滩和草地的地域环境,一年四季风沙肆虐。在这种自然环境下,沙漠顺着风向,不断迁移、扩张,沙丘的形态和位置会不断变化。这就导致埋在沙漠之下的天然气管道可能会裸露出来。

  张小东告诉记者,天然气管道一般埋在地下约1.5米处,可以对管道起到保温作用,使具有一定湿度的天然气不至于在冬季严寒天气下受冻形成水合物。“管道埋深不够一方面容易造成冻堵,另一方面也会影响管道的使用寿命。”

  巡线工作的辛苦是苏里格气田采气人公认的。毛乌素沙漠相对高差可达近20米,沙土松软,深一脚浅一脚地前进已经十分费力。若是还要爬高下低,走几百米都能累得气喘吁吁。但张小东和他的同事们每天在沙漠中的步行里程达到10公里。

1 2 共2页

我要留言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