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探讨|破除体制机制障碍 促进人才顺畅有序流动-工会-中工网
首页学习时政看点工事全总工会评论权益视频财经企业就业民生国际军事理论汽车健康人物书画摄影旅行文化公益教育娱乐体育

中工工会

深度报道

全总领导

王东明 全国总工会主席

陈 刚 全国总工会党组书记、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机关党委书记

张少琴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兼)

翁杰明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兼)

张晓兰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兼)

谭天星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党组成员

江广平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党组成员

王少峰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兼)

李晓钟 全国总工会党组成员、 经费审查委员会主任

马吉孝 青海省政协副主席、省总工会主席、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兼)

房建孟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全国总工会机关纪检监察组组长、全国总工会党组成员

魏地春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党组成员

马   璐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党组成员,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副主席(兼)候选人

郭明义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兼)

巨晓林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兼)

高凤林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兼)

张茂华 全国总工会书记处书记、党组成员,组织部部长

许山松 全国总工会书记处书记、党组成员

邹 震 全国总工会书记处书记、党组成员

问题探讨|破除体制机制障碍 促进人才顺畅有序流动

王春光
2020-06-08 08:24:41 来源:中工网-工人日报

  观点

  ●高质量发展需要大量创新人才、掌握高技术的人才,需要让发展惠及最大多数人。这就需要激发和调动政府、社会、市场、个人等多方面的积极性,构建确保高质量发展的制度体系和治理体系。要消除阻碍劳动力公平、合理流动的障碍,构筑社会流动新的体制机制,促进人才有序流动。

  合理、公平、顺畅、有序的社会流动是我国取得快速发展的秘诀。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要破除妨碍劳动力、人才社会性流动的体制机制障碍,使人人都有通过辛勤劳动实现自身发展的机会。当前,应该看到制约社会流动的因素依然很多,要消除障碍,构筑社会流动新的体制机制,促进人才有序流动。

  消除阻碍劳动力公平、合理流动的障碍

  我国经济发展已从高速发展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高质量发展不仅体现在经济方面,而且涉及社会、文化、生态、治理等方面。高质量发展需要大量创新人才,需要大量掌握高技术的人才,需要让发展惠及最大多数人。这就需要激发和调动政府、社会、市场、个人等多方面的积极性,构建确保高质量发展的制度体系和治理体系。

  改革和创新劳动力和人才体制是当务之急。从目前来看,制约劳动力和人才合理、公平、顺畅和有序流动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不少,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先赋性障碍和结构性障碍。先赋性障碍,就是人们与生俱来的,比如家庭经济地位、社会地位以及所处的生存环境等。有的人出生在经济条件较差的家庭,父母受教育水平低,从而不能给予他们更多的家庭经济资本、人力资本乃至社会资本支持,从而会影响社会流动机会和能力。结构性障碍,主要指体制机制障碍,包括公共服务供给体制、户籍制度、劳动体制、技术体制、人事薪酬体制、教育体制和兜底机制等。这些体制是经过一段时间形成的,改革起来难度很大,对社会流动产生制约。长期以来,农民工为我国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他们在公共服务上还没有得到同等对待。在这种情况下,农民工难以安心工作,更没有机会、时间和意愿去提升技能。因此,使得以农民工为主要力量的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滞后于高质量发展要求,影响我国经济竞争力。同样,社会上还有不少英才因为结构性体制机制的障碍而不能尽其才,对国家发展来说是很大的损失和浪费。

  从两个维度构筑社会流动新体制机制

  社会流动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水平流动,另一个是垂直流动。水平流动是指不改变社会地位的流动,包括行业之间、区域之间、部门之间的变动;而垂直流动指改变社会地位的流动,包括向上流动和向下流动。所谓通畅、合理、公平和有序的社会流动,应该是水平流动和向上流动不存在先赋性障碍和结构性障碍,同时要防止出现大规模的向下流动,特别是要防止因先赋性障碍和结构性障碍导致的向下流动。如果一个社会没有水平流动和向上流动,那么将会是一个结构僵化的社会,或者说没有活力的社会,经济社会不可能获得持续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需要的是水平流动没有障碍,向上流动机会不仅增多,而且公平合理。

  2019年底印发的《关于促进劳动力和人才社会性流动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就是旨在破除阻碍社会流动的制度障碍,顺畅水平流动,增加向上流动的机会以及确保其公平、合理,防止向下流动,消除向上流动的先赋性障碍。改革开放后,水平流动越来越频繁,从农村向城市的流动、城市与城市间的流动、地区与地区间的流动,极大地激活了发展活力。但迄今为止,仍有不少阻碍水平流动的障碍,尤其是户籍制度障碍,以及与此相关的公共服务制度障碍。所以,《意见》明确提出,全面放开市区人口在300万人以下城市的入户限制这一实施了60多年的结构性障碍,放宽300万~500万人口的城市户口限制,完善超大城市积分入户政策,尤其是消除对随迁子女的义务教育限制。当然,社会流动的前提是有就业机会,所以,《意见》清楚地表明,为了破除制度障碍,首先是要实施就业优先政策,确保流动人口有更多的就业机会可选择。

  让人才获得充分的成长条件,得到公平、合理的使用,是《意见》的又一个亮点。一方面要消除人才合理公平流动的制度壁垒,另一方面也要让人才在需要的地方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意见》要求破除影响人才在党政机关、事业单位、企业与社会组织之间畅通流动的制度障碍,改革档案服务制度,拓展技术人才上升通道,加大奖励到基层一线、艰苦地方工作的人员,协调人才区域配置。《意见》最后规定,通过夯实社会保障制度,推进教育优先发展保障起点公平,实施公平就业以及社会救助政策,提高困难群体的就业和流动能力,阻止他们进一步向下流动,特别是为他们的子女提供向上流动的机会和条件。

  当然,水平流动与向上流动都是相对的划分,对某些人来说,一定的水平流动为其实现向上流动提供了机会。对另一些人来说,水平流动实际上也是一种向上流动,比如农民工和农村流动人口,他们外出就业或者从事非农就业,已经改善了他们的经济收入。《意见》在畅通水平流动的同时也为人们提供了向上流动的机会,当农村流动人口在城市能获得平等的市民权益,那么他们已经实现了向上流动,而他们的子女就会有更好的社会经济条件获得比他们更多的向上流动机会。当破除了机关事业单位、企业、社会组织、区域之间的流动障碍,那么就会有更多的人才能够寻找适合自己兴趣和能力的职业,实现人尽其才,更大地激活他们的创造力和创新力,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将获得源源不断的活力。当贫困人群有了向上流动的机会、条件和能力,那么社会将会更加和谐,人们的满意度和幸福感将会明显增强。

  让政策更有效地执行和落地

  政策有效地执行和落地,才能转变为国家和人民的福祉。《意见》在过去的一些政策基础上,更全面更系统地提出破除劳动力和人才社会性流动制度障碍,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落实好《意见》,涉及各地区各部门,因此,要抓统筹协调,加强组织领导,明确部门职责;要有相应的配套政策措施和改革,比如财权、事权配置机制改革,城乡协调机制改革,公共服务均等化推进等;要推进人事制度改革,构筑起更加公开、公平、公正的用人制度。

  总之,《意见》是我国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一个重大举措,符合国家对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以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将为新时代发展注入强大的动能,对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

  (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所长)

编辑:李方

图片新闻

热点专题

深度报道

职工之声

新闻日历

友情链接

中华全国总工会 | 中国工会劳动和经济工作网 | 中国工会权益保障网 | 全国工会社会组织工作信息平台 | 全国厂务公开民主管理网 | 中国工会普法网 | 中国工会女职工工作网 | 中国职工教育网 | 中国职工发展基金会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2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