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时代下劳模(工匠)工作室的创建及运营-工会-中工网
中工网首页时政评论国际军事社会财经企业工会维权就业论坛博客理论人物网视图画体育汽车文化书画教育读书娱乐旅游绿色城建社区打工

中工工会

深度报道

全总领导

王东明 全国总工会主席

陈 刚 全国总工会党组书记、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机关党委书记

张少琴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兼)

翁杰明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兼)

张晓兰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兼)

谭天星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党组成员

江广平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党组成员

王少峰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兼)

李晓钟 全国总工会党组成员、 经费审查委员会主任

马吉孝 青海省政协副主席、省总工会主席、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兼)

房建孟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全国总工会机关纪检监察组组长、全国总工会党组成员

魏地春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党组成员

马   璐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党组成员,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副主席(兼)候选人

郭明义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兼)

巨晓林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兼)

高凤林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兼)

张茂华 全国总工会书记处书记、党组成员,组织部部长

许山松 全国总工会书记处书记、党组成员

邹 震 全国总工会书记处书记、党组成员

浅谈新时代下劳模(工匠)工作室的创建及运营

杨强
2019-07-12 09:14:32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劳动模范是劳动群众的杰出代表,是最美的劳动者。如何为劳动模范、大国工匠更好地施展才华、展现精神品格提供全方位支持,使他们的劳动技能、创新方法、管理经验能广泛传播,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一直是国有企业思考的问题。十八大以来,中国中铁大力倡导各级组织创建劳模(工匠)工作室,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工匠精神,不断提高职工队伍素质,筑造提升企业创新能力,有力促进了创新型企业建设和公司高质量发展。

  劳模(工匠)工作室是新时代下职工群众的伟大创造,是工人阶级无穷智慧、创造活力的具体体现,本文是笔者结合所在单位中铁装备集团的创建实际,就如何进一步创建和运营好劳模(工匠)工作室,推进岗位学习、岗位创新、岗位成才、岗位奉献,助推企业持续健康发展,做如下思考。

  一、创建劳模(工匠)工作室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

  (一)创建劳模(工匠)工作室是新时代的呼唤。新时代新使命呼唤劳模精神,劳模精神是发展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精神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要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劳模(工匠)工作室是由较强技术能力、业务能力、创新能力和管理能力的劳模、工匠人才领衔,以技术创新、管理创新、服务创新和制度创新为主要内容,以解决工作现场难题、推动所在单位创新发展为目标的群众性创新活动团体。深化劳模(工匠)工作室创建工作,大力弘扬无私奉献、精益求精、锐意进取的劳模精神,能够激发植根于中华儿女心中的自强意识和强国信念,使国家发展、民族复兴的时代主题与个体发展形成有机的统一;有效调动群众的工作积极性,使得中国梦真正成为造福广大劳动者的梦。

  (二)运营好劳模工作室是践行习近平总书记“三个转变”的必然要求。2014年5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中国中铁工程装备集团盾构机总装车间视察,作出了“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的重要指示,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是中国中铁工业制造板块的使命所在。研发生产任务重,攻坚难度大,工作标准高,是工业制造面临的实际困难,在攻坚克难的过程中一大批具备爱岗敬业、崇尚劳动,坚持质量第一、精益求精的一线工人,成为了践行“三个转变”的主力军。劳模(工匠)工作室无疑成为了这一群人工作的新阵地和新战场,是劳模、工匠围绕企业中心任务,带领广大职工群众参与企业创新的一个重要平台,通过充分发挥劳模引领示范作用,凝聚全员创新活力,成为践行习近平总书记“三个转变”重要指示的破题之要。

  (三)发挥好劳模(工匠)工作室是加强职工人才队伍建设的迫切需求。近些年来,企业内的职工人才队伍呈现出增长快、人员年轻、可塑性强、学历高、素质高、充满生机活力等特点,同时也存在人才队伍锤炼融合不足的缺陷。深化劳模(工匠)工作室创建工作,有利于传承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展示劳模和工匠人才的时代风采,增强劳模和工匠人才的感召力,让广大职工学有榜样、赶有目标;有利于发挥劳模和工匠人才的示范引领作用,更好地传播劳动技能、创新方法、管理经验,培养造就更多“大国工匠”;有利于提升职工技能素质,为职工学习交流、攻坚克难构筑平台,夯实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群众基础;有利于提高职工创新能力,促进优秀创新成果转化应用,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二、做好统筹规划,打造创新平台

  (一)明确功能定位,注重顶层设计。劳模(工匠)工作室是由技术、业务、科研、管理等方面有专长,并且具备一定的理论水平、实践经验和创新能力的各级劳动模范先进作为带头人,结合企业生产经营、设计研发、工程建设及管理实践,积极开展技术攻关、发明创造、科技创新、管理创新、技术及管理培训活动的创新型团队。所以,在创建之初,首要任务是选好带头人,功能定位要围绕企业中心工作进行设计。以中铁装备盾构公司已创建的3个工作室为例,均是由车间和研发一线的工匠技师作为带头人来创建,他们带领工作室成员长期活跃在基层单位和生产一线,围绕中心工作和主要业务开展创新活动,通过培养劳模和广大职工的创新意识、创新理念,大力营造劳动光荣、创造伟大的良好风尚,倡导敢于创新、敢为人先的良好氛围。

  (二)健全组织体系,形成创建格局。要想运行好劳模(工匠)工作室,有效的组织机制非常必要。一要建立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工作室创建运行整体工作,形成“党政支持、部门配合、先进挂帅、职工参与”的良好工作格局,推进劳模创新工作室创建工作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部署,实现劳模创新工作室创建工作规范化、高标准开展。二要制定《劳模(工匠)工作室管理办法》,对工作室的创建、运营、管理、考核进行详细规定,确保工作室高标准创建,高水平管理,高质量运行。三要突出中心任务,建立劳模(工匠)工作室不是为劳模先进建立“功劳簿”,而是建立起更好发挥劳模工匠作用的机制平台,为企业更好地发展提供智慧、人才、技艺等,形成正向的激励促进作用。

  (三)落实保障措施,确保创建质量。劳模(工匠)工作室创建工作要做到“五有”、坚持“五好”。“五有”是要有工会组织、有创新团队、有工作条件、有经费保障、有工作机制,“五好”是坚持创新队伍好、创新条件好、运行机制好、创新业绩好、示范带动好的标准,推动劳模创新工作室创新工作高质量开展。当然,经费是劳模创新工作室创建的重要基础,运营的经费优化分解为两个部分:运营管理费和科研创新费。运营管理费主要用于工作室的建设、办公设施的购置、创新活动场所的搭建等,可由工会投入,也可由行政支持;科研创新经费主要用于科研项目的申报立项、科研创新设备的购置等,由行政支持。其中,运营管理费中可专门设立工作室运营年度考核奖励,明确规定在年度考核中分值高于设定分值的工作室,可一次奖励一定数额的资金作为创新活动经费。

  三、强化运营管理,提升引领效能

  (一)落实教育职责,凝聚人才潜力。在工作室创立前期,学习型班组创建活动是企业一直推行的员工学习载体,伴随着工作室的建立,学习型班组创建的特色活动班组长大讲堂、每周一课被引入到工作室,劳模创新团队走上讲台授课,实现员工与劳模的零距离接触。劳模工作室是人才的集散地,每一个融入其中的人员要通过科研项目实践的磨练,逐步成长为行业内的技术能手。每一个劳模先进人物也要摒弃“教会徒弟饿死师傅”和“留一手”的错误思想,及时对团队成员讲授技术工艺。要将工作室建设成传道、授业、解惑的专业化平台,新进人员针对实践过程中遇到的疑难点积极向劳模探讨,通过一对一指导,充分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帮助其尽快融入工作环境、掌握工作技能。

  (二)落实创新职责,凝聚攻坚合力。每一位工作室的带头人都是行业内的行家里手,有着丰富的工作经验、娴熟的操作技能和务实的创效思路,工作室的职责中必须有创新创效的要求。每一个工作室要围绕带头人组建创新创效团队,制定目标,拟定方案,按节点进行创新项目的申报、立项、研究、总结等各项工作,通过工艺的优化和技术的创新,提升企业的生产效率,让劳模创新工作室成为解决生产技术难题的“攻关站”,推动企业技术创新的“孵化器”。

  (三)落实品牌职责,凝聚发展活力。要注重通过劳模(工匠)工作室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的引领作用。通过事迹宣传、专题报道、组织学习等方式广泛宣传劳模的先进事迹、优秀品质;通过创新工作室的团队学习、创新攻关、成果分享推广等活动,让广大职工近距离感受到劳模身上敬业精神、学习精神、创新精神和奉献精神;倡导和形成学习劳模和争当劳模的良好风尚,使劳模精神不断发扬光大。劳模(工匠)工作室为劳模发挥辐射引领作用提供了舞台,劳模负责组织确定工作室科研攻关项目,带领职工群众创新创效,进一步扩大劳模的“名人效应”,激发和带动全体职工参与创新活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我敢创新、我能创新、我会创新”成为每个职工的共识,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氛围。

  (作者单位:中国中铁工程装备集团设计研究总院)

来源:中工网——《安徽工人日报》
编辑:尹文卓

图片新闻

全总要闻

热点专题

深度报道

职工之声

新闻日历

|

新闻排行

友情链接

中华全国总工会 | 中国工会劳动和经济工作网 | 中国工会权益保障网 | 全国工会社会组织工作信息平台 | 全国厂务公开民主管理网 | 中国工会普法网 | 中国工会女职工工作网 | 中国职工教育网 | 中国职工发展基金会
京ICP证100580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09003) | 京公网安备110401200155 |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站地图 | 投稿邮箱 |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18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