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工会频道深度报道-正文
提高运用大数据能力改进工会工作
//www.workercn.cn2018-06-12 08:21:27来源: 中工网--《工人日报》
分享到: 更多

【工作研究】

提高运用大数据能力改进工会工作

陈晓燕

  陈晓燕观点

  近年来,工会在“互联网+”服务职工群众方面开展了研究和建设,改变工作方式,增加职工参与度。工会作为枢纽型社会组织,应该主动适应大数据发展趋势,运用大数据改进工作。 各级工会组织要用好大数据,一要优化数据采集工作方式和统计工具,二要提高分析和运用数据的能力,三要加强大数据安全保障。

  当前,网络信息技术日新月异,全面融入社会生产生活。近年来,工会在“互联网+”服务职工群众方面开展了研究和建设,改变工作方式,增加职工参与度。在工会管理网络化中获取的职工基本信息、反馈信息以及职工群体数字化行为痕迹生成海量大数据。如何获取并运用大数据改进工会工作值得探究。

  大数据与工会

  大数据的开发和运用,是人类信息化发展的一个新阶段,它对经济发展、社会治理、国家管理、人民生活都产生了重大影响,正在全面而深刻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挖掘海量数据,可以总结经验,发现规律,预测未来趋势,为下一步决策提供精准参考。

  正因如此,大数据作为一种重要的战略资源,已经渗透到各行各业。2015年9月,国务院发布了《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我国“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推进数据资源开放共享。

  工会作为枢纽型社会组织,应该主动适应大数据发展趋势,运用大数据改进工作。当前,工会工作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职工队伍在流动变化,仅靠传统的组织手段,工会对职工逐步出现了“找不着、粘不住,记不准、帮不动”等问题。具体而言,有的工会组织对职工信息掌握不准确、不及时,不容易把职工凝聚起来。同时,由于不能准确了解职工需求,预测职工行为发展趋势,也就难以提供精准对路的服务。

  大数据的运用,为工会解决以上难题提供了一个重要方法。当前,各级工会正着力开展的网络信息化建设,使得工会在技术上获取更多更全面的职工数据成为可能。2017年2月全总发布《全国工会网上工作纲要(2017~2020年)》提出,建设全面准确、智慧柔性、动态更新、安全高效的以省(自治区、直辖市)为基本集成单元的分布式全国工会工作和会员信息基础数据库,并努力成为国家大数据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级工会以构建“互联网+”服务职工体系为目标,开展了建设网上工作平台和基础数据库的探索。

  截至2017年9月底,我国职工总数达到3.91亿,全国已建工会基层组织280.9万个,工会会员3.03亿人,其中农民工会员1.4亿人。考虑到当前工会大力发展会员的行动正在进行中,工会组织规模将进一步扩大。随着工会网络信息化建设的进一步完善,仅在工会系统信息平台里存储的会员基本信息、职工反馈信息以及职工群体数字化行为痕迹将形成庞大的数据。工会借助这些数据不仅可以为职工制订更多有针对性的利好措施,同时也可以为党和政府做好职工工作提供决策参考。

  工会运用大数据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要运用好大数据,一要善于获取数据,二要善于处理数据。

  在传统的劳动经济统计体系里,劳动力流动的数据统计是依靠社会调查来实现的,通过科学选择建立样本库,以实地调查的方式收集数据,再以小见大予以量化处理,实现对总体情况的测算和把握。但在大数据时代下,数据采集已经不是通过具体研究对象管中窥豹式的分解收集,而是跳出研究对象的主体以外,侧面或迂回地构建数据联系,形成趋势式的研究结论。

  各级工会组织要用好大数据,当务之急要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优化数据采集工作方式和统计工具。掌握的信息越多,挖掘的数据价值越大,决策才能更加合理、精准、科学。

  首先是加强工会内部信息共享。2017年5月,全总发布《工会组织和工会会员实名制管理工作方案》,各级工会构建基层组织、会员实名制基础数据库和会员卡工作管理系统的工作正在加紧进行。这是运用大数据的基础工程。但当前很多工会移动互联网应用由于所属组织不同,系统架构不同,数据结构不同,相互间的信息共享很难实现。目前,这些独立运行的应用形成了一个个“信息孤岛”,功能上不能关联互动,信息上不能交换共享。由于“信息孤岛”的存在,工会各系统的数据难以共享,数据价值不能被充分发挥,更重要的是无法将所有的数据在同一个维度进行分析,不能为工会工作服务。

  工会移动互联网服务平台应当在全国工会层面上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运营,在移动互联网环境下开发由多个定位不同、功能互补的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数据共享、业务互通,建设基于“互联网+”的信息化服务支撑平台。其核心是通过共享数据资源,在提供高效、便捷的业务访问基础上,实现基于大数据运算的智能分析,为工会工作提供数据支撑和决策辅助。

  其次是加强与外部信息的共享。推进与网信、人社、民政、公安、住建、工商、银行等部门有关数据交换,与国家大数据中心实现数据融合,充分利用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技术,建设工会决策支持系统,为广大职工的普惠服务、职工队伍状况的深度分析和工会组织的高效运转提供必要的科技支撑。比如广州市总工会加大全市劳动关系大数据收集分析工作力度,加强对新情况新问题的调查研究,关注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下职工权益保障问题,及时向上级工会和有关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此外,还应对网络场域中职工群体活跃的社交媒体和公众传播媒介进行互动结构和话题关注度数据进行挖掘,及时把握职工线上活动的新趋势和新动向。这对稳定职工队伍和导向网络舆情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是提高分析和运用数据的能力。大数据要“大”,更要“有用”,如何利用这些大规模数据是赢得竞争、开展服务的关键,要对数据进行专业化处理,提高对数据的“加工能力”,通过“加工”实现数据的“增值”。比如,要设定或更新相关统计指标,强化数据统计分析的建模工具研究等。

  三是加强大数据安全保障。大数据在带来利益的同时,也给管理上带来新的问题,过于依赖数据的风险以及数据的安全保密责任在不断增长。考虑到工会大数据涉及到大量的会员个人信息,加强数据安全保障不仅关系到后期数据处理,还直接决定会员是否愿意将个人信息录入数据库。因此,要合理制订安全防护级别标准,建立重要系统数据容灾备份,完善网络安全管理制度体系,采用完备可靠的软硬件安全措施,保证工会网络信息系统安全运行。

我要留言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