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工会频道深度报道-正文
河北省两会代表:培养工匠精神还须多方发力
//www.workercn.cn2017-01-14 08:53:44来源: 中工网——《河北工人报》
分享到: 更多

  刘善江

  计卫舸

  曹瑞臻

  郭云鹏 前不久,《咬文嚼字》杂志发布了“2016年十大流行语”,“工匠精神”与“洪荒之力”“蓝瘦、香菇”等词比肩,红遍网络。

  正在召开的省两会上,工匠精神也成为代表委员热议的词语。代表们表示,工匠精神能成为网络热词,说明“中国制造”正在向“中国智造”迈进,工匠精神是一种精益求精的态度,更是严谨细致的作风、爱岗敬业不断创新的精神。而如何让工匠精神持久保鲜,这也是许多代表们关注的焦点。

  ■把工匠精神融入

  企业文化中

  1月9日,各大新闻网站被一则“中国制造出圆珠笔头,有望替代进口”的消息刷屏。新闻中称,此前,我国有3000多家制笔企业、20余万从业人口、年产圆珠笔380多亿支,可是,却需要用每吨12万元的价格进口1000多吨生产笔尖的钢材,付出外汇1500万美元。被现实打脸的同时,人们不禁反思,作为制造业大国,我国制造业大而不强、产品档次整体不高、自主创新能力弱的现状要怎样才能改善?

  “领先的产品背后是领先的技术,领先的技术背后则少不了领先的员工,而这些都需要持续地投入。”面对记者的提问,省人大代表、河北晨阳工贸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善江略加思索后,给出了自己的答案。刘善江代表认为,由于技能人才培养时间较长,投入成本较大,这就使得一些中小企业对培养技能人才的积极性不高。从长远看,这既不利于企业的发展,也不利于员工素质的提升。在他看来,一个合格的领导,必须为员工提供必要的在职培训,打通上升通道,这对于企业和员工来讲是双赢。

  “在现实中,有的技能人才获得了更高一级的职业资格证书后,却在收入分配上得不到合理体现,直接导致技能人才流失、断档等问题。”刘善江代表认为,除了必要的在职培训外,激励也是促使职工加强自身技能修养的一个必要手段,“这里说的‘激励’包括精神和物质两个方面。”精神上的激励能让员工得到认同感,而物质上的激励则可以让员工获得满足感。此外,还要把工匠精神融入到企业文化中,让“工匠精神”在民营企业中生根、发芽,发展壮大。

  ■“双师型”教师队伍

  助力职业教育

  “中国蓝领技工缺口千万”、“制造业高级技工缺口超400万, 工厂老板开价七千招不到一个”、“珠海上万元月薪招不到技工,缺口近10万人” ……浏览新闻时,类似的报道频频出现在人们眼前。

  “职业教育的发展,体现了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和教育现代化水平。可是,为什么现在依然有很多家长不愿意送孩子去读技校?职业教育依然不能摆脱教育领域软肋的身份呢?”石家庄团一位省人大代表的话发人深思。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了要发扬‘工匠精神’,加强品牌建设。这是任务、目标、要求,更是对我省职业技术教育承载力的提升所寄予的希冀和挑战。”省人大代表、河北科技大学党委书记计卫舸这样评价道。在他看来,我省是职业技术教育传统强省,也是技术人才需求大省,近年来,十多所本科大学实现向应用科技大学转型,为我省职业技术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

  “但是,面对省长在报告中提出的新任务新要求,职业技术教育还需强身健体、加快发展。”计卫舸代表认为,要实现“大国工匠”锻造目标,以支撑制造业大省、强省的人才需求,就必须打出一套组合拳,也就是提升全社会对职业技术教育的价值判断;通过分配制度改革、职称评审制度改革等,使技术人员、技术工人得到更多尊重,使技术工作得到更多肯定;同时,引导社会树立热爱劳动、尚勤尚能的新风尚。“这套组合拳打得越纯熟,职业技术教育生源质量就会越好。”

  计卫舸代表还表示,职业技术院校要高度重视对“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他认为,在以职业能力为导向,以技术教育为主要内容的办学机构内,从事知识教育的老师比从事技术教育的老师多是不协调的。所以应当创造条件,让从事知识教育的老师能到生产一线去锻炼,向“手艺型”、“一招鲜型”转变。

  ■夯实经济基础

  让工匠精神深入人心

  两会上,“工匠精神”一词引起了与会代表委员的热议,更让两位来自生产一线的省人大代表感触颇深。

  “我觉得工匠精神是所有行业、所有工种都应该具备的精神。”省人大代表、河北五鑫花园制品有限公司车间女工曹瑞臻的一席话赢得了一片掌声。

  在曹瑞臻代表看来,大国工匠并不仅仅存在于高精尖行业,老师认真讲好每一堂课、医生做好每一台手术,甚至对于像她这样的包装线上的女工认真包装每一个产品,这都是一种工匠精神。曹瑞臻代表认为,工匠精神对一线职工来讲尤为重要,因为发展生产需要建设高素质的产业工人队伍,这是对客户负责、对企业负责,更是对自己负责。

  “媒体上陆续推出的这些大国工匠令人钦佩,但是,能称得上‘大国工匠’这个名号的人太少了。”列席省人代会的全国人大代表、中煤张家口煤矿机械有限责任公司技术中心产品工艺研究所工艺员郭云鹏略带惋惜地说。他认为,经济要发展、技术要创新,光靠几十个、甚至几百个大国工匠是远远不够的,在全部产业工人中,应该至少有三分之一的人能够称得上“大国工匠”的名头,才能实现质的飞跃。

  郭云鹏认为,现在,很多一线职工的收入偏低,这些职工忙于生计,无暇顾及高精尖技术的钻研,把工作当作事业来做更是无从谈起。因此,必须提高工人的经济收入,而经济收入是社会认可度最直接的体现,只有这样,才能让工匠精神深深植根于广大职工心中。

  ■文/本报记者李华

  图/本报记者郑荣玺 杨磊涛

我要留言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