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海淀区中关村科学城“创新工匠”揭晓 - 工会 - 中工网

中工娱乐

北京海淀区中关村科学城“创新工匠”揭晓

来源:工人日报客户端
2021-06-10 18:04

  原标题:北京海淀区中关村科学城“创新工匠”揭晓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关晨迪  通讯员 王远霞

  6月8日下午,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科学城“创新工匠”在中关村科学城庆祝建党100周年主题活动上揭晓,10名新型科技人才受到表彰。

  今年,“创新工匠”科创成果既有面向产业重大需求且具有实用性和技术价值的项目,也有创造显著经济社会效益的科技创新。整体来看,2021年中关村科学城“创新工匠”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80后”占比过半,青年人才引领“双创”。今年,“创新工匠”算法工程师、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等占比80%,硕士以上(含)学历占比70%,女性占比20%,并进一步呈现年轻化。其平均年龄41.7岁,“80后”超过一半,最年轻的34岁。青年科技工作者已经成为“高精尖”领域中坚力量,是科技创新队伍中最具活力的生力军。

  值得一提的是,中关村科学城“创新工匠”平均工作年限为17.9年,表明高质量技术成果不可能一蹴而就,绝大多数科创成果都是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探索的结果。

  创新能力持续提升,创新成果多点开花。“创新工匠”是践行新时代中关村精神的杰出代表。此次“创新工匠”荣誉基础显示,拥有各项专利量217项,获国家科学技术奖、北京市科学技术奖等省部级以上荣誉15项。涵盖领域有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占比60%),制造业(占比20%),农业(占比10%),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占比10%)。

  值得关注的是,从北京市重点引导和支持的产业来看,软件和信息服务、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装备占比60%,科技服务占比20%,人工智能占比10%,节能环保占比10%。

  从“创新工匠”科创成果来看,有面向国家战略需求的重大项目。比如,高速数据总线和测控领域的开拓者彭时涛及团队,为C919大飞机的众多子系统地面联合验证提供基于时隙交换的多功能航电信号实时远程传输系统,打破波音和空客公司的技术垄断;直流输电和电力电子技术带头人梅红明及团队,研发了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柔性直流控制保护成套装置,先后应用于世界首个多端柔性直流输电系统、世界首个常规直流与柔性直流并列运行的混合直流工程以及当时世界上电压等级最高、输送容量最大的柔性直流输电工程,打破国际巨头垄断,成为中国在智能电网领域的标志性成果。

  紧紧围绕海淀“两新两高”战略深化落实,“创新工匠”在软件和信息服务、新一代信息技术等重要领域涌现出人脸识别算法开发和产品化、通信指挥调度、科技金融和区块链核心技术、零磁屏蔽技术、密码安全传输技术、测试自动化技术等多个优秀成果。此外,今年“创新工匠”还有致力于粮食安全和绿色防控生物技术、烟气深度净化的科技创新,为加强环境治理、打造绿水青山提供科技支撑。

  “工匠精神”研讨热情高涨,更加注重突出“四个具有”。具有对科技创新的真挚热情、具有对研发投入的执着坚毅、具有对创新创业的百折不挠、具有对崇高成就感的极致追求,这是科学城“创新工匠”精神的写照。

  今年是科学城“工匠精神”研讨系列活动的第六年,是“创新工匠”评选活动的第二届。本届“工匠精神”研讨系列活动收到93篇职工论文,较上一届增加16篇。论文数量的增长,体现了科学城非公科技企业职工对研讨活动的认同。

  开展“工匠精神”研讨及“创新工匠”评选、表彰活动是中关村科学城党工委管委会对科技工作者的褒奖,彰显了海淀“创新生态雨林”体系的人才观、价值观。经中关村科学城总工会推荐,首届5名“创新工匠”自2018年获评后,又相继获得了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北京市劳动模范、首都劳动奖章、首都最美劳动者、首都市民学习之星、第一届海淀工匠等荣誉。以“创新工匠”为代表的中关村科学城科创人才,作为新时代中关村精神的践行者和新技术、新产业、新产品的推动者、创造者,将充分激发更多科技工作者的创新之情、爱国之心、报国之志,在助推海淀“两区”建设和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核心区、建成世界一流科学城的广阔舞台上再建新功。

责任编辑:朱晶晶

媒体矩阵


  • 中工网客户端

  • 中工网微信号

  • 中工网微博号

  • 中工网抖音号

中工网客户端

亿万职工的网上家园

马上体验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3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