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访困难职工解困脱困过程中的“红河经验”-工会-中工网
中工网首页时政评论国际军事社会财经企业工会维权就业论坛博客理论人物网视图画体育汽车文化书画教育读书娱乐旅游绿色城建社区打工

中工工会

权益保障

全总领导

王东明 全国总工会主席

陈 刚 全国总工会党组书记、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机关党委书记

张少琴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兼)

翁杰明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兼)

张晓兰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兼)

谭天星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党组成员

江广平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党组成员

王少峰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兼)

李晓钟 全国总工会党组成员、 经费审查委员会主任

马吉孝 青海省政协副主席、省总工会主席、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兼)

房建孟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全国总工会机关纪检监察组组长、全国总工会党组成员

魏地春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党组成员

马   璐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党组成员,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副主席(兼)候选人

郭明义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兼)

巨晓林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兼)

高凤林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兼)

张茂华 全国总工会书记处书记、党组成员,组织部部长

许山松 全国总工会书记处书记、党组成员

邹 震 全国总工会书记处书记、党组成员

我们把这条嫣然的河变成有温度的斑斓暖流

寻访困难职工解困脱困过程中的“红河经验”

2018-10-11 07:45:30

  作为“创新”:

  “五级网络”是“极少数的人在极少数的地方改变世界”

  “创新”“图新”“革新”历来是中国人主动顺应历史发展潮流的智慧选项,千百年来的古人对此可谓“往哲是与,先典攸高”——早在距今3500年前的商汤时代,先民就提出了“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若能实现一天新,就要保持天天新,新了还要更新”)以适应客观形势变化的合乎规律性的发展观。

  在红河州,说到“创新”,不能不说“五级网络”,而说到“五级网络”,就不能不好好说道说道开远市总工会——

  一定程度上,“五级网络”的诞生,开远工会人不仅贡献了“五级网络”其中的“四级”,而且展示了工会人的政治敏感和目光超前的优良业务素质。

  准确地说,红河州困难职工帮扶的“五级网络”作为金牌工作,是在开远开花,在全州结果,垂范云南,驰誉于全国。

  20多年前,国企改革,开远作为工业城市,波及尤大,影响至深。

  开远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市总工会党组书记、主席后应斌介绍说,开远是一个聚集能源、化工、建材的工商业城市,当时人口接近30万人,到2003年底建立“开远市困难职工援助中心”时,有职工42218人,困难企业56家,共有困难职工251户,“困难职工群体在当时成为了开远的城市贫困群体主体,工会的工作压力很大。”

  2003年5月,市总开始筹建“开远市困难职工援助中心”,同年11月20日,市总与市政府的联席会议召开,专题就建立“开远市困难职工援助中心”进行协商,成果斐然,市政府拨了30万元作为启动资金,同年12月26日,“开远市困难职工援助中心”呱呱坠地。

  几乎同时,市总就启动探索“四级网络”的建设。

  2004年3月31日,困难职工援助的“中心→站→分站→点”正式面世,这一天,从“破题”意义上说,意味着红河州今天十分发达和成熟的困难职工帮扶“五级网络”诞生了。

  “当时,一大批职工下岗失业了,困难职工最多的时候,达到了2900多人,目前在全总数据库里,还有489人,我们自己的二级数据库里有30多人,全部还有520多人。”开远市总工会常务副主席李谷说,“2003年12月,我们就成立了市的困难职工援助中心,就开始建困难职工援助的四级网络,也就是市里成立困难职工援助中心,在各乡、办事处工会建立‘困难职工援助站’,在社区建”困难职工援助分站“,在困难职工所属的各企事业单位建立‘困难职工援助点’,形成州、市、乡(办事处)、社区、企业四级联动网络。”

  “当时开远建立这几级困难职工援助机构,且一直延伸到困难职工所沉淀的企业,目的有3个。”开远市总工会副主席常艳春说,“一个是力争把救助困难职工的覆盖面扩大到全市每个角落,再一个是全市每一位需要救助的困难职工能够及时获得救助,第三是使一些矛盾经过及时的沟通、协调、说服、救助而化解在基层,不要把矛盾上解,有效化解情绪人群集聚。”

  开远市总的“四级网络”最先在全市的8个乡(办事处)、19个社区、36家企业和行业工会分别建立了援助站、援助分站、援助点,网络布局完成后,效果立即彰显,常艳春所说的3个功能有机同步发挥作用。

  “困难职工的症结就是有困难,一旦困难缓解,或者消除了,他就没情绪了。”开远市职工服务中心副主任赵雨青说,“其实,有了前两个功能,第三个化解职工情绪,稳定社会的功能自然就来了。”

  开远的成功,为州总提供了一个极佳的范例,当时州总领导感到,开远的做法可以在全州推广,于是迅疾将开远样本升华为红河州的模式,在全州范围内构建了对困难职工援助的网络。

  杜磊介绍,“只不过,正是考虑到网络的互通性、连贯性,州总领导以为必须要对全州的这项工作有一个统筹和指导,尤其是考虑到要请求州委、政府调动有形、无形的各种资源服务于困难职工帮扶的许多具体问题的便利,于是决定将四级网络在州总这个层级再增加一级‘中心’,提升为五级网络。”

  “‘五级网络’由州级困难职工援助中心→县市分中心→乡镇援助站→社区分站→企业(单位)援助点等五级构成。”杜磊说,“它的特色在于,它是双向互动:一方面是从州上开始逐级联动,直至最末端的援助点,直接作用于困难职工身上;一方面则是,它从援助点开始,逐级将困难职工的‘痛点’反馈到州上,在方便困难职工的同时,也使我们能够及时精确地了解掌握困难职工的各种情况。”

  “换句话说,这个网络既承载了对困难职工物质方面帮扶的‘物流’,也承载了各级工会及时了解困难职工情况的‘信息流’,而到了对困难职工整体攻坚解困脱困的今天,这个网络又发挥了它作为精准把握困难职工痛感的神经末端的作用,使我们能够精准识别、精准施策。”

  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各级工会从已届二八年华的“五级网络”所发挥的“历史性”作用上感到,这个网络的功能和作用越来越大,“它的潜力极大,不仅可以服务于困难职工帮扶,还可以服务于工会工作的其他方面”。

  “比如,随着社会经济形势的好转,我们工作力度的加强,在册在档的困难职工将会很快消失,‘五级网络’的帮扶功能可能会完成它的历史使命,然而下一步我们要普惠服务职工,‘五级网络’可以变为服务功能,继续发挥它的巨大作用,把服务职工这个大课题做透、做好。”杜磊说。

  杜磊在这里表达了一种相当有时代脉动的节律——

  互联网的一个基本思维是:网络就是一种载体,就是一个工具,它的工具理性特征决定了它和内容关联度不紧密,“怎样运载”比“运载什么”更重要。

  “一座具备了动力、制动、转向、行驶,并且可操控的移动平台,变成货车用于载物,还是变成大巴用于载客,取决于你的用途,与这个平台所具有的基本设计没有关系。”

  杜磊的比喻通俗易懂。

  “创新”的概念在今天,用北大教授、著名经济学家周其仁先生的观点, 无非是“极少数的人,在极少数的几个地方改变世界”。

  相对于全州数以十万计的职工大军,红河州工会人确是“极少数的人”,但正是这些“极少数的人”在帮扶和服务职工这个“小地方”一定程度上用自己的工作创新在为周其仁先生的观点作了一次背书。

1 2 3 4 5 6 共6页

来源:中工网--《工人日报》
编辑:葛文琦

图片新闻

全总要闻

热点专题

深度报道

职工之声

新闻日历

|

新闻排行

友情链接

中华全国总工会 | 中国工会劳动和经济工作网 | 中国工会权益保障网 | 全国工会社会组织工作信息平台 | 全国厂务公开民主管理网 | 中国工会普法网 | 中国工会女职工工作网 | 中国职工教育网 | 中国职工发展基金会
京ICP证100580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09003) | 京公网安备110401200155 |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站地图 | 投稿邮箱 |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18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