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纺织工会20余年间帮助数万名职工再就业-工会-中工网
中工网首页时政评论国际军事社会财经企业工会维权就业论坛博客理论人物网视图画体育汽车文化书画教育读书娱乐旅游绿色城建社区打工

中工工会

基层工作

全总领导

王东明 全国总工会主席

陈 刚 全国总工会党组书记、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机关党委书记

张少琴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兼)

翁杰明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兼)

张晓兰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兼)

谭天星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党组成员

江广平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党组成员

王少峰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兼)

李晓钟 全国总工会党组成员、 经费审查委员会主任

马吉孝 青海省政协副主席、省总工会主席、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兼)

房建孟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全国总工会机关纪检监察组组长、全国总工会党组成员

魏地春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党组成员

马   璐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党组成员,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副主席(兼)候选人

郭明义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兼)

巨晓林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兼)

高凤林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兼)

张茂华 全国总工会书记处书记、党组成员,组织部部长

许山松 全国总工会书记处书记、党组成员

邹 震 全国总工会书记处书记、党组成员

上海市纺织工会20余年间帮助数万名职工再就业

2018-10-31 14:20:18

  上世纪90年代初,上海国有企业进入大调整时期,素有上海工业“半壁江山”之称的纺织业更是被推到了国企改革的风口浪尖———众多企业关停并转,每年数万名职工面临下岗失业,数万个家庭面临困境。

  职工有难工会帮。面对严峻形势,上海市纺织工会大胆创新,于1992年成立了全市产业系统中第一家工会职业介绍所,20余年来,共为近20万人次开展职业介绍,帮助数万名纺织职工成功实现再就业。今天,这家001号职介所是否还在?连日来,记者多方辗转,寻找到当时的上海纺织工会再就业部部长施秀凤。

  自己掏腰包补贴车费

  退休多年的施秀凤曾长期担任上海纺织工会再就业部部长,与纺织工会的再就业工程结下了不解之缘。

  她告诉记者,上世纪90年代初,大批纺织职工下岗分流,他们中的很多人学历不高、技能偏低、年龄偏大,36至45岁左右的职工占半数以上。他们离开纺织厂别无他长,缺乏再就业能力,一家老小还等着养活。

  不能把自己的兄弟姐妹当包袱,推到社会上去!为此,时任上海纺织工会主席王水官果断提出,把再就业工作作为工会重心,不仅在纺织工会成立了专门的再就业部,而且成立工会自己的职业介绍所,为下岗职工解决就业。

  工会自己办职介所,在当时还没有先例。为了跨出这一步,纺织工会想方设法,终于拿到了001号工会职介许可证。

  职介所刚成立时,条件比较艰苦,在镇宁路上一间不大的办公室里放上几张办公桌、几台电话,就正式“开张”了。条件艰苦还在其次,最艰难的还是为下岗职工找工作。

  施秀凤回忆道,随着纺织企业进入关停并转高峰期,每天职介所里都挤得熙熙攘攘,有时候,仅一家企业就带着20多名职工在门口排队求职,“职介所里常常还有‘钉子户’,有的下岗职工就在职介所里坐一整天,不敢回家,生怕回到家中,没找到工作被老婆骂。”面对这些情况,工作人员常常自己掏腰包,为求职者贴饭钱、贴车钱。

  “老大难”找到新工作

  给求职者贴车钱毕竟不是长久之计,帮他们解决就业才是根本。纺织下岗职工市场竞争力不强,适合他们的岗位不多,为了提升这些职工的整体素质,上海市纺织工会大力开展“精一门、会两门、学三门”技能培训活动,建立了再就业培训基地,并出资110万元开设了27个培训项目,包括与劳动局合作开展的电工、销售以及清洁、物业管理等岗位培训,免费培训了上万名下岗职工。同时,工会职介所规模逐步扩大,分别设立了东所和西所,东所设在镇宁路,而西所则设在齐齐哈尔路(原国棉十六厂)。

  而在长期的职介服务中,“半路出家”的工作人员也渐渐总结出“一看二问三搭脉”的职介三步法,“一看就是看形象,二问就是问对方的需求,另外,还要结合求职者的实际情况为其寻找相匹配的用工岗位。”职介好比介绍对象,一次成功的很少,往往需要反反复复介绍,才能“牵线”成功,职介所里仅有的三四名工作人员,经常忙得顾不上吃饭,只能以泡面充饥。他们双休日也顾不上休息,通过联系企业,开办招聘会,集中多方资源帮下岗职工找工作。

  杨仲芳是纺织工会沪西职介所所长,曾被评为纺织“十佳职介红娘”,在多年的职介生涯中,她和同事们千方百计动足脑经,千辛万苦跑穿鞋底,为许许多多“就业困难户”找到了工作。

  小徐是前进服装厂炊事员,下岗后,他因患深度近视,戴着厚如啤酒瓶底的眼镜,长期找不到工作。妻子也因怀孕被迫辞职,一家人的生活没了着落。无奈之下,小徐抱着试一试的心情走进沪西职介所,在杨仲芳的开导下,小徐重新鼓起生活勇气。随后,老杨多方联系,拨打了几十个电话,好说歹说,终于感动了一家用人单位,为小徐谋得了一份来之不易的工作,小家庭重新有了欢乐的笑声。

  在职介人员的努力下,曾经扬言“一家门到职介所来吃饭”的40岁下岗男子进了一家工厂当上保安,事后,带着妻子上门感谢;在他们的努力下,从“患难三姐妹”、“下岗父子俩”到“双下岗夫妻”,一个又一个失业家庭重新就业,找到了生活的希望……一次次锲而不舍的努力、一遍遍耐心细致的沟通,为了让下岗职工尽快就业,他们跑断腿、磨破嘴,承受了冷言冷语、讽刺挖苦,为近20万人次的纺织职工牵线搭桥,重返就业岗位。

  推动设立“社保补贴”

  除了做下岗职工的再就业“红娘”,纺织工会职介所还积极充当“传声筒”、“润滑剂”,及时把下岗职工遭遇的普遍问题反映上去,寻求解决办法。

  当时的下岗职工年龄普遍偏大,用工单位最不愿意用的就是此年龄段的人员。“拿用工单位的话说,同样用一个要缴‘四金’的劳动力,还不如用一个小年纪的或用一些外来人员。”针对这一状况,施秀凤在上海市人大常委会首次举行的监督听证会上建议:政府是否可在对“4050”项目的支持中增加一块,给予大龄下岗职工享受非正规就业的政策缴纳“四金”费用。这样,政府贴了一点,自己再负担一点,肯定会有企业接纳这些只要缴纳较低“四金”费用的稳定型员工。这一建议的提出,推动了“4050社保补贴”的设立,为大龄下岗职工的再就业打通了一条绿色通道。

  胡雪梅夫妻二人下岗后,准备开个净菜社,带领大家一起再就业。但是黄鱼车的执照一直批不下来,职介所的工作人员想方设法把报告打到市里,终于帮助他们拿到了执照。

  时过境迁,20多年过去了,随着大多数当时的纺织下岗职工到龄退休,“001号职介所”的门前不再人头攒动,“那时候虽然很辛苦,但是我们这些工会职介‘红娘’为维护社会稳定、缓解社会就业压力尽了一份力,现在终于可以功成身退了!”施秀凤笑着说道。(劳动报记者 王枫)

来源:劳动报
编辑:梁雨桐

图片新闻

全总要闻

热点专题

深度报道

职工之声

新闻日历

|

新闻排行

友情链接

中华全国总工会 | 中国工会劳动和经济工作网 | 中国工会权益保障网 | 全国工会社会组织工作信息平台 | 全国厂务公开民主管理网 | 中国工会普法网 | 中国工会女职工工作网 | 中国职工教育网 | 中国职工发展基金会
京ICP证100580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09003) | 京公网安备110401200155 |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站地图 | 投稿邮箱 |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18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