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工会频道素质工程-正文
“试验田”里的职称改革 厦门自贸片区职称改革试点
//www.workercn.cn2018-05-14 07:14:16来源: 中工网--《工人日报》
分享到: 更多

开辟绿色通道,量身订制方案,行业专家当评委,打通技能人才等级与职称评审通道……厦门自贸片区职称改革试点始终聚焦产业发展的难点问题——

“试验田”里的职称改革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陈俊宇 吴铎思

  2016年5月,第一次参加工程师系列职称评审时,就职于厦门太古飞机工程有限公司的涂剑峰,光准备材料就花了3个多月,没能赶上截止时间,只得放弃。

  2017年冬天,第二次参加评审,从递交材料到得知评审通过,也就一个月左右。

  短短一年时间,职称评审为何会有如此大的改变?这,要从一场改革说起。

  2017年11月30日,《厦门市航空维修产业职称改革试点(厦门自贸片区)工作实施方案》发布实施,意味着自贸片区航空维修人才职称评定有了绿色通道。首次试点有133人获得工程师职称,通过率超八成。

  这场全市范围的职称改革,有着来自市委、市政府的强力推动。记者了解到,厦门市委高度重视加强对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组织领导,着眼最大限度调动广大产业工人建设厦门“五大发展”示范市的积极性、创造性,构建合力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工作格局。福建省委常委、厦门市委书记裴金佳多次组织市委组织部、市人社局、市总工会等相关部门到自贸区、软件园、火炬高新区等产业工人密集的园区、企业,就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情况开展调研,精准把握产业人才特点,量身订制建设改革方案。

  “我们在调研的基础上,开展航空维修产业职称改革试点工作,通过开辟绿色通道,将航空维修产业职称评审工作从工程系列职称评审工作中单列出来,极大地提升了产业职称评审的灵活性、便捷性及专业性,实现职称管理工作对重点发展产业的精准化服务。”厦门市委常委、自贸区管委会主任、市总工会主席倪超告诉《工人日报》记者,这是厦门加强产业工人队伍建设的一个突破口,既能把技术人才的晋升通道打通,又能创新产业工人靠技术成才、靠本领吃饭的保障机制,从而更好地促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发展。

  改革,成为多方诉求

  厦门太古飞机工程有限公司成立已有25年,是一家中外合资的大型民用飞机维修企业,在行业里,算是一块响当当的招牌。此外,公司还与世界各大飞机设备原厂商合资建立了一系列飞机零部件维修企业。

  但记者却听到这样一种说法——“太古像是被遗忘的角落”。

  为何这么说?

  “技术人员在公司内部是有成长路径的,但是就参加社会化职称评审来说,我们长期不够重视。”厦门太古飞机工程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总经理印明蔷坦言。

  这一说法得到了厦门航空工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正林的佐证,他还有一个身份是厦门太古飞机工程有限公司事务与安全董事、工会主席。“行业内的晋升与社会上的职称评审,不是互通的。从业者对公共评价体系既不熟悉,也没有动力去关注。”

  航空维修技术人员晋升有一个漫长过程。以涂剑峰为例——

  2005年,涂剑峰从南昌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毕业。父母从事飞机设计相关工作,他从小耳濡目染,加上对厦门这座城市的向往,于是应聘到太古公司从事航空电子电器维修。他从一线学徒做起,经过大约3年半的学习培训,通过多个科目考试,才有可能考取到民航部门的维修执照。拿到执照后,再根据具体机型进行一年半的专门学习。这意味着,至少需要5年时间才能独立操作,到此才算入门。按照公司人才培养制度,接下来可以升任高级工程师,然后是主任工程师,再往上是经理,而每一步晋升都有年限和工作业绩等要求。

  2012年6月,涂剑峰成为太古公司的航电高级工程师,但他的职称依旧是2008年12月评定的助理工程师。

  评职称,对“靠技术吃饭”的人来说,不仅涉及收入和晋升,也被看做是评价个人业务水平贡献的一把标尺。航空维修技术人员不关注职称评审的原因,其实不难理解——由政府职能部门主导的职称评审,与公司的薪酬体系不存在关联。

  不过,近年来,无论是企业还是员工都开始意识到,没有职称认定,就无法享受政府的相关政策优惠。“在行业内做了十几二十年,当个教授级高工可能都没问题。可一到社会上就发现,没有职称证书,连享受政策的敲门砖都没有。”李正林说。

  行业的呼声出来了。可是,职称评审材料繁琐、周期漫长、缺乏专业评审等现实,依旧是一堵无形的墙。

  “航空维修行业职称评审归属工程系列,厦门市工程系列一年申报3000人到4000人,涉及专业30多个,从收评审材料到审核再到评审,周期较长。”厦门市人社局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处调研员黄瑞亮告诉记者,航空维修具有很强的专业性,既有的专家评委不一定能科学判断参评者是否达到行业工程师的标准。

  航空维修产业是厦门市的百亿元产业链之一,自贸片区里有14家航空维修企业,从业人员近6000人,2016年行业产值达121亿元,占全国行业产值1/4;2017年前10个月,产值达110亿元。

  倪超介绍,2015年挂牌成立的中国(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厦门片区是改革试验田。这里的航空维修、生物医药等技术密集型产业集聚,打造一支懂技术会创新、掌握核心专业技术、有匠心有匠艺的产业工人队伍,可以让厦门的产业发展腰杆子更硬。

  对人才的渴求,几乎发生在每一座快速发展的城市,厦门也不例外。厦门市委组织部人才局副局长卢寿荣深有感触:“对人才需求的紧迫感,越发强烈。”

  改革,成为多方诉求,箭在弦上。改变既往的人才评价体系,职称改革成为突破口。

  从无到有的试点方案

  2017年1月,中办、国办印发《关于深化职称制度改革的意见》,进一步健全职称制度体系。

  “职称改革确立了一个导向,就是评价人才要用品德、能力、贡献来评价,让工作称职的人能够评上职称,让那些干工作的人、有贡献的人能够评上职称。”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吴江表示。

  政策在厦门迅速落地,航空维修产业职称改革试点提上议事日程。

  当年春节后,厦门市人社局、市职称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市工程经济系列职改办以及自贸区工会等部门开始进行密集调研。漫长而繁琐的工作,参与者之一的黄瑞亮浓缩成简单数字——在方案出炉前,调研了近10家企业,开了6场座谈会。

  这并非易事。每架飞机都由上百万个部件组成的,涉及机械、电子、复合材料、钣金制造等多种学科。航空维修的专业性与复杂程度,对于制订方案的“外行”们,无疑是一种挑战。在黄瑞亮展示给记者的《民用航空器维修人员执照管理规则》上,有多处注释,“想弄清楚这里面的门道,得费很大力气。”

  “长期以来,航空维修技术人员有一套国际民航的审核标准,这个标准与国内的职称评审体系是无法对接的。可企业从业人员中又是以技术型实用人才为主,约占员工总数的70%以上。”黄瑞亮所在的人社局以及市职改办等部门越发意识到,改革既有评审体系是不得不为之事,开辟一条单独评审通道尤为必要。

  如何评定技术人员的“业绩与能力”?“量身订制评价指标和体系”“创新专家评委组成方式”,成为改革推动者的共识。

  太古公司人力资源部员工关系经理翟子艳向记者回忆,她曾将公司的人员架构情况,有哪些技术工种及如何分类,每个工种所需的资历要求等资料提供给调研人员。“他们还会到现场看技术人员的考试过程,了解我们的考核标准和流程。”

  “航空维修人员要经过笔试、面试、实操,需要遵照民航部门的标准,是极为严格的。”黄瑞亮他们认识到,民航体系中晋升标准的严格程度并不亚于人社部门的。

  而这正是翟子艳、厦门中航秦岭宇航有限公司人事行政经理陈婷婷、新科宇航人力部经理王晓宇等在接受《工人日报》记者采访时反复强调的事,“我们的出发点就是要向职能部门证明,航空维修培训体系是完备且高标准的,行业标准是值得信任及采用的。”而在过去几十年间,二者几乎不曾有过“衔接”。

  这种“衔接”的延伸,就是“突破与创新”将业内专家引入职称评定系统。太古公司改装中心工程部客舱安全设计经理何志凌、结构高级工程师彭亚芹,中航秦岭质量经理姜光华,新科宇航质量部经理胡翔等,经企业推荐被纳入自贸区航空维修企业专家评委分库、负责生产技术的部门经理以上人员(含人力资源高管)评委库。这部分评委占评委总数的40%~50%。

  “一方面,我们一看技术人员的工作总结就知道他的能力水平;另一方面,我们承担了解释功能,比如,告诉市工程技术系列专家评委们,维修执照、承担维修项目的含金量,等等。”何志凌在航空维修领域工作超过20年,是改装中心12名CVE(符合性验证工程师)之一。

  调研、座谈,反反复复进行,方案从无到有。“我们弄了一个初稿,然后给到航空维修企业,让他们去征求意见。收到反馈后再修改,修改完又让他们看,继续提意见,再修改、再提意见……最后,我们还找了一些业内专家对方案进行认定。”黄瑞亮说。

  如今试行的方案,经过十多次修改定稿,“工作能力+工作业绩”两项占到80分值。

1 2 共2页

我要留言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