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石油工人谱曲160首赞家乡颂党恩-工会-中工网

中工娱乐

退休石油工人谱曲160首赞家乡颂党恩

来源:中工网——《劳动新闻》
2018-09-19 13:29:51

秦继良进行歌曲创作。

  72岁的秦继良前半生“火花四射”,手握一杆焊枪走遍千里油区;他的后半生“别具一格”,手持一支笔谱写颂国爱家心曲。一个普普通通的石油工人,退休后笔耕不辍,自学填词谱曲,创作了160多首歌曲。他自己作词、谱曲的歌被松原交通文艺台选用,受到广泛好评。

  时间,真的不够用

  许多认识秦继良的人都问过他:“你一天天的一个人在家不寂寞吗?”“时间还不够用呢!”这是他常叨咕的一句话。时间,真的不够用。走进秦继良的家,干净、整洁、有文化气息。已经72岁的秦继良当过兵,几年的军旅生涯让他受用终生。记者看到,一个大衣柜,上面装的都是档案袋,里面摞着他写的草稿和成稿。

  下层的衣服叠得整整齐齐。床头、书桌上摆的都是书和手写的词曲。不知所以然的人,还以为走进了一个文人之家。然而,只有秦继良和当空的明月知道他为了创作付出了常人无法想象的艰辛。特别是半年前,他得了胆管堵塞,需要外挂引流袋。外出买菜,引流袋有时会漏,胆汁将衣裤染脏,每次他都会及时换洗,这又占去了他不少时间。很多时候,他恨不得把时间占满。这样,他才能写出更多、更好、更精的歌。

  常常一首歌,写好词,用自己使用多年的老二胡试着谱曲,再用二胡拉上几遍,自已哼唱,细细体会其中的音律。一首歌,改了词,再换曲,反反复复试听,试唱,快则几天,慢则几十天。他没有太深厚的文学、音乐根基,有时,为了一句词,要反复查阅书籍、报纸。

  除去日常生活,秦继良大多数时间都在写歌。党的十九大召开时,他在女儿家帮着照看外孙女。听了习近平总书记的报告后,他激动不已。一手抱着不到一岁的孩子,一手拿着笔写词。就这样写了改,改了写,十多天才完成《赞美党的十八大,颂扬十九大》这首歌。

  创作,苦中亦有乐

  秦继良说:“别看我老了。可我有梦想,心一直年轻着呢。”人要有梦想,并且为之努力奋斗。在创作的路上,一直向前。这就是秦继良。

  他喜欢文艺,从小就爱唱歌,并且学会了拉二胡、吹笛子。1983年,他自费参加了长春音乐家协会歌曲作法函授讲习班,这为他今后的词曲创作奠定了基础。年轻时工作的忙碌让他无暇创作。退休后,大把的时间他都花在了创作上。有一次,在创作一首歌颂松原家乡的曲子时,怎么也不能准确地表达热爱家乡的情感,他就骑上自行车走遍松原市的大街小巷,体验城市的变化。坐在江边的长椅上看桥上的车水马龙,直到华灯初上,整个城市静下来了。他的灵感也迸发了,连夜写出歌词。

  他创作的歌曲《美丽的松原——可爱的家乡》被松原满族歌手王冬梅演唱,听着自已创作的歌曲,秦继良的眼睛湿润了,激动地像个孩子一样。

  为了能更好的感受音乐,秦继良还学会了自制乐器。他用硬木、胶水制作了一把二胡,他给记者拉了一段新创作的歌曲,音质、音色、音调都很有水准。这把二胡陪伴秦继良40多年,是他创作路上的得力助手。

  《最美不过油城美》《松花江,母亲河》《赞规划展览馆》《滨江面貌新》《明日歌》《瑞雪兆丰年》……在他的歌单中,记者看到了许多这样的歌。“我赞美油田,因为油田给我了一生的荣誉;我赞美家乡,因为我热爱这片土地;我赞美党,因为她给我们幸福的生活。这些都是我创作的源泉。”秦继良说到创作,喜悦之情溢于言表。他创作的曲目大多都取材于实际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把自己的所见所闻变成一首首动听的歌曲,用音符传递正能量。他的后半生也因创作而多姿多彩。(通讯员 齐晓波 李明军 本报记者 吴雨航)

责任编辑:梁雨桐

媒体矩阵


  • 中工网客户端

  • 中工网微信
    公众号

  • 中工网微博
    公众号

  • 中工网抖音号

中工网客户端

亿万职工的网上家园

马上体验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2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