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工会频道实时报实时新闻-正文
积极发挥劳模创新工作室引领效应 为建设一流能源互联网企业而奋斗
//www.workercn.cn2018-04-27 07:46:42来源: 中工网--《工人日报》
分享到: 更多

国网定西供电公司吴正强劳模创新工作室的成员瞄准生产检修难题,迸发智慧的火花

国网兰州供电公司洪鎏劳模创新工作室工作现场

国网甘肃检修公司职工创新成果发布现场。(俞耀元 摄)

甘肃送变电工程有限公司李宏劳模创新工作室正在开展技术攻关

翟宗亮劳模创新工作室的成员正在进行输变电施工机具的研发

国网甘肃刘家峡水电厂开展职工技术创新活动现场。(刘森 张绪 摄)

国家电网公司工会和国网甘肃电力工会指导劳模创新工作室工作

  今年以来,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工会紧紧围绕“建设具有卓越竞争力的世界一流能源互联网企业”的新时代公司战略目标,积极发挥劳模创新工作室的引领效应,弘扬工匠精神、塑造创新团队,进一步激发全体职工的创新潜力和创造活力,带动职工队伍的整体素质提升,在全员创新、成果共享、成果转化、人才培养、考核激励等方面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国网甘肃省电力职工双创体系。其中,技术攻关型创新工作室围绕输电、变电、供电服务、电力调度、电力设计、电力营销等业务,紧贴企业生产实际,破解技术难题,推动企业技术进步;技能传授型创新工作室为劳模和工匠人才传授绝技绝活提供崭新平台,培养和造就一大批高技能人才;窗口服务型创新工作室在适应客户需求、改进服务流程、拓展服务手段上大胆创新,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目前,何郁、曾需要、达朝宗、马立明4个劳模创新工作室被评为第二批“甘肃省示范性劳模创新工作室”,李宏劳模工作室荣获“全国示范性劳模创新工作室”称号。

  国网定西供电公司吴正强劳模创新工作室——

  铺设岗位成才的宽广跑道

  “吴正强劳模创新工作室”创建于2015年12月,团队领衔人为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劳动模范吴正强,其核心团队由各专业技术领军人才构成,创新小组由各部室青年技术骨干组成。

  工作室以实践培训促人才成长、人才培养促企业发展,着力于打造管理创新、岗位创新、技术创新、操作创新的一线创新团队。针对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及班组建设中的技术难题、设备改造、市场开拓、优质服务等重点、难点问题,积极开展技术攻关、成果孵化、管理创新,孵化出了一批实用性强、切实解决生产、管理难题的创新成果,其中科技创新项目15项、QC成果56项、荣获省公司及以上奖励17项,成功避免电网六级、七级以上事故发生7次。

  同时,团队骨干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带动广大员工学技术、苦钻研、练内功。公司以工作室为依托,先后举办定西市职工职业技能大赛9次,涌现出定西市技术能手18人、定西市技术标兵38人、甘肃省技术能手18人。特别是2017年,该公司作为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试点,举办首届职工技能运动会,极大地激活了职工的工作热情,为建立职工技能提升“一体化”常态机制进行了一次成功的实践。目前,以技术标兵为带头人开展的所级竞赛, 62个供电所1200余名职工同台竞技、取长补短;县级竞赛激发了抓“三基”工作的热情,市级集训和竞赛参赛选手的理论知识、实操能力、安全意识、文明作业习惯的养成,都有了大幅的提升和改进,打造出了一支与公司发展战略相适应的高技能人才队伍。

  国网金昌供电公司李军劳模创新工作室——

  人人争当技术创先“带头人”

  以金昌市劳动模范、金昌供电公司输电运检室线路运维工李军命名的劳模创新工作室,现有创新小组3个,成员26人,其中骨干成员10人。这是一个年轻、热情、有活力、有干劲的团队,成员们人人争当技术创先“带头人”。截至目前,工作室成员获得了科学技术进步成果三等奖1项,实用新型专利2项。其中《带电补装导线侧螺栓开口销工具的研制》QC成果先后连续获得国家电网公司、甘肃省质量协会、中国水利电力质量管理协会6项荣誉,获得2014 年度国网公司优秀QC 成果三等奖。2017年,李军创新工作室被国网公司授予劳模创新工作室示范点,工作室成员李玉兵获得国家电网公司优秀班组长称号,所在的班组获得甘肃省创新型班组、金昌市创新明星班组等荣誉称号。

  工作室紧密围绕提质增效和各专业技术难点、重点,积极开展技术改进、技术攻关和课题项目的专题研究。截至目前, 5个QC成果陆续在生产现场应用推广,不仅缩短了停电时间、减少了停电损失,而且降低了作业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作业人员的安全性保障。《带电补装导线侧螺栓开口销工具的研制》《新型便携式接地线的研制》等成果既解决了生产中的难题,又提高了工作效率。公司首架无人机驾驶员合格证的取得以及飞行无人机在线路巡检工作中的应用,为巡视线路人员减轻了劳动强度,为无人机应用领域创新作出了积极贡献。同时,工作室尝试开展“人人当讲师”活动,常态化开展各类培训26次,累计培训课时达80多小时,积极参加外出授课培训11次,培训课时达190多小时,形成了尊重创新和崇尚劳模、学习劳模的良好氛围。

1 2 3 共3页

我要留言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