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工会频道实时报实时新闻-正文
打造创新工作室4.0时代(组图)
//www.workercn.cn2016-01-07 15:11:21来源: 中工网—《当代劳模》
分享到: 更多

面对制造强国战略,劳模们如何引领创新传承之路?

打造创新工作室4.0时代

记者 许梦醒

    10 月底,劳模创新工作室领衔人专题休养活动在北京举行。期间,两场别开生面的主题论坛让劳模们受益匪浅。

    2015 年5 月19 日,国务院印发了《中国制造2025》,部署全面推进实施制造强国战略。这是我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的行动纲领。在中国制造2025 的宏大背景下,全国总工会经济技术部和中国职工技术协会联合主办了此次论坛活动,为劳模搭建了一次交流与分享的平台。此次论坛分为两个主题:技术工人与中国制造2025、技能传承与技术工人队伍建设,直击劳模创新工作室的两大核心功能——技术攻关与技术培训。

    参加此次休养活动的149 人中,有全国劳动模范,也有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还有省市级劳模代表。不仅如此,记者发现,论坛的与会嘉宾可谓劳模中的“大咖”。他们中有新时期石油工人的楷模代旭升,发明“架空线路清障检测机器人”的高森,还有被誉为“中国第一代高铁工人”的李万君、张雪松……

    他们都来自基层一线,是技工中的劳模,也是劳模中的技工。在过去的十多年间,他们用精湛的技能和非凡的智慧解决了现场大量的工业技术难题,斩获了一项项技能大奖和创新专利。如今,由他们领衔的劳模创新工作室已经成为集聚职工创新力量的发源地,成为推动企业技术进步、推动中国制造由大而强的一支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未来,劳动模范的技术创新与技能传承之力,势必将成为实现我国创新驱动发展、加剧中国工业化进程的动力之源。那么,劳模们的创新秘诀是什么?这些时代领跑者又有什么新的思考与打算?

    创新源自工作与生活

    张雪松总结了三个渠道:第一,深入生产一线解决问题,发现制约生产效率或产品质量的创新点;第二,由厂内一线员工将自己解决不了的生产、操作难点上报到工作室,工作室逐一进行整理与分类,组织人员进行立项攻关;第三,与厂技术室的质量分析相结合,寻找创新点。

    “和劳模们一起讨论创新让我很兴奋,虽然行业不同,但很多经验对我启发很大,现在我又萌生了不少新点子,又有了不少新想法。”说起创新,来自国网山东检修公司线路高级技师高森一下打开了话匣子。“您的创新秘诀是什么?”

    “首先要有创新思维,要敢想、敢做,勇于追求。”面对记者的提问,高森毫不犹豫地回答说。在创新的路上,他正是这样做的。

    1989 年,高森从山东临沂电校毕业进入国网山东电力公司,26 年来,他从一名走出校门、初涉电力的线路工成长为高森创新工作室的带头人。2012 年,他领衔创新团队研发的“架空线路清障检测机器人”项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超高压线路大多分布在野外山区,塑料薄膜、断线的风筝等杂物经常随风飘舞,缠绕到超高压线路上。别看这些东西不大,但对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却是莫大的安全隐患。怎样才能迅速将这些百米高空上的隐患消除掉,而且让电工们不再饱受生命威胁呢? 2005 年,高森竞聘担任了班长,以全部一线工人组建了Superman QC 创新小组,针对架空输电线路悬挂异物处理难题,开启了艰苦的攻关路。

    一次偶然的机会,高森和研制团队成员从遥控玩具中获得灵感,制作出第一台可以在架空线路地线上行走的机械工具,形成公司QC 成果——“地线防振锤检修专用工具”,这是第一代机器人。

    有人把高森称之为科技创新的“草根达人”。作为一线工人,他凭借刻苦学习、勤奋工作和一双善于发现问题的眼睛,将自己全部的精力投身于技术创新之中。高森的创新灵感源于工作和生活,同时,在一项项创新成果的背后,他还有一股遇到困难时不气馁、不放弃,勇往直前的精神。

    从2006 年到2009 年再到2011 年,高森带领小组成员一次次迎接新的挑战,一次次升级创新成果。期间,他和团队成员们还要不断地学习,查阅大量书籍,有时一天的睡眠时间只有4 个小时。在第三代机器人研制过程中,他们更是用3 年时间进行反复试验和测试。

    功夫不负有心人。2011 年,升级为第四代的“500 千伏输电线路等电位跨越式机器人”可在高压输电线路不停电的情况下,实现线路巡视、检测、清障、视频监控、无线传输等功能,具有带电作业、自动跨越障碍物、强电磁场下抗干扰性能和巡视清除异物功能 4 个技术创新点。这一创新成果最终让高森登上了国家科技最高领奖台。

    在工作中,如何寻找技术攻关点和创新点是困扰大多数劳模的难题。对此,来自中国中车集团唐山轨道客车有限责任公司高级技师张雪松有话要说。

    “就我自身的工作而言,发现创新,我们有这样几个渠道。”张雪松说,第一是深入生产一线解决问题,发现创新点。工作室5 名成员,每人每周要利用三四天的时间深入一线,一方面进行技术指导和支持,另一方面发现制约生产效率或产品质量的创新点。第二是由厂内一线员工上报攻关项目。员工将自己解决不了的生产、操作难点上报到工作室,工作室逐一进行整理与分类,组织人员进行立项攻关。第三是与厂技术室的质量分析相结合,寻找创新点。每个月,技术室都会召开质量分析会,对上个月产品质量问题进行汇报,工作室全员参加,将创新点带回工作室讨论,并对可以创新的内容进行攻关。除此之外,工作室还会接收到厂领导直接指派的技术攻关项目,这些项目大都是制约整个生产线的难点和重点问题。

    2005 年,唐车公司与德国西门子公司合作引进时速350 公里动车组制造技术,当年,32 岁的钳工张雪松主动请缨,向世界顶尖技术挑战,成功突破了铝合金车体制造的技术难题。2008 年8 月,京津城际高速铁路正式通车,CRH3“和谐号”时速高达350 公里,成为世界运营的同类列车速度最快的动车组。

    我国仅用3 年时间就走完了国外20多年的技术路程,由此成为世界上少数几个能生产时速350 公里高铁移动装备的国家之一。而在这背后,与像张雪松一样的高铁工人勇于创新、敢于拼搏的精神密不可分。

1 2 3 共3页

我要留言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