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工会频道工会新闻-正文
创新工作室带动意识转变
//www.workercn.cn2017-12-16 09:40:57来源: 中工网——《工人日报》
分享到: 更多

【记者进班组】

做每一个项目都有提高,参与项目的每个人都有进步,以创新工作室带动意识的转变是最重要的——

“给每个工地带去一些变化”

中工网记者 蒋菡

  12月4日,本报记者在江苏省在建面积最大的装配式建筑——南京丁家庄保障房项目工地上看到,无外模板、外脚手架,无砌筑、抹灰,与人们印象中“一头汗、两腿泥,哪里需要去哪里”“大风起兮尘飞扬”的建筑工地有很大的不同。

  装配式建筑简单来说就像“搭积木”,盖房子所需的大部分配件,在工厂生产后运抵工地进行组装。中建二局上海分公司南京丁家庄保障房项目部经理、同时也是苏宪新劳模创新工作室带头人的苏宪新向本报记者坦言:“做第一个装配式项目的时候压力大,现在做第二个,心里有底了。”

  11月16日,全国总工会召开全国深化示范性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创建会议,100个创新工作室获表彰。苏宪新劳模创新工作室是其中之一。2011年,该工作室以承建我国首栋全预制装配式建筑——南京上坊保障房项目为契机应运而生,以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苏宪新的名字命名,主攻装配式建筑工艺,以建筑产业化为研究方向。

  严丝合缝

  在工地上,塔吊指挥高凯告诉本报记者,在预制装配式项目上干吊装活儿,吊的材料种类比普通项目多了。“原来每次吊1.2吨,现在是4.8吨。原来每天干20吊,现在每天干60吊。以前不分场地把材料吊上去就行,现在精度要求更高,要严丝合缝。”

  当了8年建筑工人的刘坚强先后干过10个项目,干预制装配式项目也是第一次。原来他是木工,到这里以后,参加了1个月的培训,成为预制构件安装工。“以前要把木模板拼起来,然后浇筑混凝土,后期还要砌墙、抹灰,现在简单高效多了。”他告诉记者,相比原来的工作,构件安装对精度要求更高,套筒和钢筋要对准,才能插得进去。

  丁家庄项目的一大难点是27层楼的外墙安装。“一面墙五块板,都在一个平面,20多层总计100多块板,如何保证平整度和垂直度?”苏宪新告诉记者,这要让100多块板在一个面上,板与板之间的线条也得在一个水平面上。他们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攻克了这个难点,并由此获得全国工程建设QC成果一等奖。

  “我们的要求是标准化管理、精细化施工。” 1983年出生的项目总工李敏说,“装配式作业高效、绿色,值得大力发展产业化,这就需要有一大批产业工人。”

  在李敏看来,产业化对操作标准要求更高。“工序少了,但技术控制点多了,要确保一次成优。”她以墙板安装为例说,先要测量放线,包括控制线和定位线,然后墙板吊装就位,平整度和垂直度校核,再进行斜撑构件固定,最后墙板连接、塞缝、套筒灌浆。“这一系列控制点,哪个点都不能有差错。”

  苏宪新也告诉记者,在预制装配式建筑方面,日本、新加坡做得比较早,也发展得比较好。“其实大家技术差不多,主要差别在工人,他们有一支高素质的产业工人队伍。”

  培养工人

  我国建筑业用工以劳务工为主,缺少专业化的产业工人,工人素质问题直接阻碍了行业的发展。“应该是通过相关专业学习和培训合格,有固定的单位作为依托,形成产业化工人。这样的工人不仅有专业技能,而且能留得住,干得久。”苏宪新说。

  “预制更要求精益求精,对精度要求更高,如何严丝合缝需要更高的技能操作和更强的责任心。”苏宪新说,遇到不平整的情况,如果再用抹灰去找平,就失去做装配式建筑的意义了。

  “很多工人在做之前有抵触,等熟练之后觉得挺好的。”苏宪新说,预制后施工更快了,而工资按工作量计算,原来装修1间房需要10个工人,现在只要五六个,个人收入高了。

  事实上,装配式建筑在提升效率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新岗位,比如预制构件安装工、灌浆工、内墙安装工、铝合金模板工。

  12月4日11时,在丁家庄项目工地上,工人们三三两两去吃饭。一眼望去,几乎都是三四十岁甚至四五十岁的中年人。

  该项目部的一份统计显示,目前总计802名工人,平均年龄39岁,90后仅107人。“建筑工人劳动强度高,社会地位又不高,现在的年轻人都不愿来工地。”苏宪新说。

  1997年大学毕业的苏宪新,从质检、施工干到项目生产经理、总工、项目经理。回想刚毕业那会儿,苏宪新记忆犹新:“那时候是工人找活干,过年的时候初五就有往外走的,怕晚了找不到活。现在的工人往往快出正月才出来。”

  “原来是工人找活干,现在是工人挑活干。”他说,“过去,工人自己想干,所以听话、好管,也便宜。那时一个大工一天才几十元,现在得三四百元。而现在的年轻人基本上都没有养家糊口的压力,不是为了谋生来工作的,你求着他干,自然就难管了。"

  苏宪新觉得,多沟通很重要,有些事情要反复强调。“比如安全管理,采用视频等比较新颖的方式,让他们感觉到我们是为他好,而不是在管他们,就不会产生抵触情绪。”在他看来,改变用工模式就是一条解决之道,比如像他们这个项目一样培养产业工人。

  创新工作室建立之初,就制定了详细的工人培训计划,起草了一整套培训资料,以图文并茂的形式,让工人看得明白,干得明白。

  针对工人不同操作水平,他们还在项目部打造了工艺样板间。施工过程中重要的流程与工艺,工人们都能在这里找到规范操作的样板。

  丁家庄项目已培养各岗位装配式建筑工310人。“苏宪新劳模创新工作室带领工人们成为知识型、创新型的技能人才,已成为培育新型产业工人的摇篮。”中建二局上海分公司党委副书记樊学民说。

  国际领先

  干了20年,最让苏宪新自豪的,莫过于“建筑施工也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2014年,上坊保障房项目的一项科技成果——装配式框架结构住宅建造技术研究与示范被鉴定为“整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该鉴定委员会中有两人是工程院院士。

  据了解,该创新工作室现拥有创新成果5项,实用新型专利11项,其中多项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累计创效近6000万元。

  从成立之初的10多人到现在的55人,这个创新工作室没有停留在技术层面的创新,还将创新意识丝丝缕缕渗透到了项目部每个人心里。

  “上个项目那么做,这个继续那么做也没问题,但能否换个更简单有效的方式,实际上考验的是意识——不是按部就班,原地踏步,而是积极向上。”苏宪新说。

  他认为,在原有技术或管理上有所改善就是创新,不是非得“高精尖”。比如做上个项目时工人进入工地要刷市民卡,但市民卡谁的都能用,现在改为刷身份证,真正实现了实名制。

  “我们给每个工地都带去一些变化,做每一个项目都有提高,参与项目的每个人都有进步,以工作室带动意识的转变是最重要的。”苏宪新说,至于获得创新成果,则是水到渠成的事。

我要留言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