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工会频道工会新闻-正文
下一站充满想象 新时代充满憧憬
//www.workercn.cn2017-10-22 08:36:23来源: 中工网—《工人日报》
分享到: 更多

【十九大聚焦】

下一站充满想象,新时代充满憧憬

  “我的工作,永远朝着‘下一站’奔跑。在我看来,祖国就像是一辆高速前行的列车,‘下一站’让人充满想象,新时代让人充满憧憬。”十九大代表、上海铁路局杭州客运段甬广车队列车长陈美芳如是说。

  新时代、新思想、新征程、新作为……连日来,十九大报告中的一个个“新”,牵动着代表们的心弦,持续引发热议。

  新时代,新的历史方位

  10月18日,党的十九大隆重开幕,习近平同志向世界郑重宣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

  直抵人心的新时代强音,引起代表们强烈共鸣。他们纷纷表示,进入新时代,是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视野、从改革开放近40年历程和十八大以来5年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和历史性变革的方位上,作出的科学判断。

  “这是一个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新时代,一头连接党和人民96年的奋斗历史,一头通向民族复兴的美好未来。这是一个成果丰硕、前景光明的新时代,中华民族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走向伟大复兴之路的崭新征程。”十九大代表、江苏淮安市委书记姚晓东说。

  在他看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个新历史方位的提出,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宽广深远的视野洞察党情、国情、世情、民情的发展变化,科学分析我国发展环境的基本特征,准确把握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深刻变革得出的科学精辟论断,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不明大势,难明方向。报告用‘3个意味着’阐述了新时代的意义,用‘5个时代’对新时代进行了全面定位,回答了要建设什么样的国家、实现什么样的发展、作出什么样的贡献等问题,对未来发展具有指导和引领意义。”十九大代表、陕西商洛市委书记陈俊说。

  新思想,引领辉煌未来

  一个新时代的到来,总是以新思想、新理论为标志。

  回望过去5年,国内外形势变化和我国各项事业发展给党提出了一个重大时代课题: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善于聆听时代声音的中国共产党,给出了掷地有声的回答。“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出现在中共十九大的报告中。

  报告还明确了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明确了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明确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战略布局……

  连日来的讨论中,代表们纷纷表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真理光辉,对过去五年党和国家事业开创新局面发挥了重要指引作用,也必将引领中华民族走向更加辉煌的未来。这是贯穿3万多字报告的灵魂,也是解读党在新时代政治宣言的关键。

  “报告的最大亮点,就是提出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十九大代表、广东省委党校常务副校长杨汉卿认为,“这是我们党带领人民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里程碑,标志着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历史性飞跃。”

  “坚定的信仰和不断的理论创新,是我们党持续前进发展的巨大动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开辟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境界。”十九大代表、上海市宝山区委书记汪泓说,我们要深入学习领会、把握精髓要义,切实贯彻到改革发展全过程。

  新征程,呼唤新作为

  立足于十八大以来的新实践新成就,十九大报告谋划了到本世纪中叶的奋斗目标。从全面建成小康到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新征程已经开启。

  “新征程,呼唤新作为。”在不同的会场,代表们发出了同一个声音。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全党必须准备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许多代表在这段话旁边做了重点标记。

  那么,我们该如何发力?

  “创新”,许多代表选择了同一个关键词。他们注意到,报告把以创新为首的新发展理念作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14条基本方略之一,将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明确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必须坚持的七大战略之一,对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了重大部署。

  “5年来,我们服务国家发展大局和战略需求,以技术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和管理创新谋求转型升级,在为国防现代化建设作出贡献的同时,还积极投身于国民经济主战场。”十九大代表、航天科工集团董事长高红卫表示,该企业将贯彻军民融合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展新一代航天技术及其应用探索,服务国民经济主战场。

  “我们要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强化基础研究,勇攀世界科技高峰。”十九大代表、大连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关英华说,制造业的发展离不开创新这个引擎,唯有把握全球制造业的变化趋势,完善创新体系建设,才能实现企业持续健康发展,为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制造强国提供有力支撑。

  “实干”,是另一个高频出现的词汇。

  “实干兴邦、空谈误国。”十九大代表、江苏徐州市委书记张国华说,“我们要聚焦富民惠民,坚持问题导向,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补齐民生短板,持续增进百姓福祉,坚定不移朝着实现共同富裕不断迈进。”

  “苦干实干,平凡岗位也能做出不凡业绩。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个人的力量很微小,但每个人在本职岗位上恪尽职守、力争最好,就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强大力量。”十九大代表、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第十采油厂井下作业大队高级技师杨义兴说。

  他以自身经历为例,呼吁一线产业工人“以实干回应时代召唤”。自1995年成为修井工以来,杨义兴参加了11个油田的开发建设,累计实施油水井措施作业1800多口、维修检泵作业8600多口,创经济效益1.3亿元。他还研制“捞、磨、钻、铣、套”等12大类120余件特色工具,其中58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

  “勇于攻坚克难”“以钉钉子精神把各项工作做实做细做好”……代表们纷纷表示,要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奋力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 (中工网北京10月21日电 中工网记者 沈刚 张世光)

我要留言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