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工会频道工会新闻-正文
打造托起中国梦的时代力量——党的十八大以来各级工会助推职工提素建功工作纪实
//www.workercn.cn2017-10-01 07:43:48来源: 中工网--《工人日报》
分享到: 更多

【砥砺奋进的五年·工会篇②】

打造托起中国梦的时代力量

——党的十八大以来各级工会助推职工提素建功工作纪实

中工网记者 张锐

  这是举世瞩目、国人自豪的时刻:2015年8月,在有着“技能奥林匹克”之称的第43届世界技能大赛上,中国代表团首次实现金牌零的突破;2017年5月5日,国产大飞机C919首飞成功;2017年7月7日,港珠澳大桥海底隧道全线贯通……

  党的十八大以来,这样辉煌的成绩不胜枚举。而在这些成绩背后,是一个个坚守岗位默默无闻的劳动者。他们当中有被誉为“航空鲁班”的鲁宏勋,一位给空空导弹装眼睛的人;有给国产大飞机加工零件的钳工胡双钱,许多重要零件的细微调整都由他亲手完成;有为建设港珠澳大桥的数万名建设者,为了保证大桥120年的使用寿命,哪怕是拼接临时模板,也心怀“精确到1毫米”的理念。

  他们用自己的智慧、汗水和技能,建起了一个个宏伟工程,用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托起中国梦。

  他们,也正是全国各级工会始终瞄准的“主攻点”“发力点”。5年来,在培育高素质劳动者,建设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的征程上,工会组织使命在肩。

  加强顶层设计,把好“方向盘”

  【镜头】2017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方案》。制定和实施《改革方案》,就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专门进行谋划和部署,在我们党和国家历史上尚属首次,意义重大而深远。《改革方案》围绕5个方面提出25条改革举措,对包括劳动者素质提升等进行了全面部署。这项《改革方案》正是由全国总工会负责牵头起草的。

  5年来,全国工会立足源头把好“方向盘”、明确“路线图”,围绕职工素质建设、劳动和技能竞赛、发挥劳模创新工作室作用等方面,从“顶层设计”层面出台了一系列规划、文件,为凝聚工作合力提供了强大的行动指南。

  “面对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一个国家发展能否抢占先机、赢得主动,越来越取决于国民素质特别是广大劳动者素质。”基于这种认识,全总先后制定下发了《全国职工素质建设工程五年规划(2015-2019年)》《中华全国总工会关于充分发挥在建设知识型、技术型、创新型技术工人队伍中作用的意见》,为各级工会提供了操作性极强的“提素”路径的同时,也明确了一个个量化指标。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亿万劳动群众是主体力量。为了更好地发挥工人阶级主力军作用,全总从源头构建起全方位的制度机制保障:

  ——《中华全国总工会2016-2020年劳动和技能竞赛规划》要求,面向基层、面向一线职工、面向普通劳动者,以提升职工技能素质、推动企业技术创新为重点,广泛开展以“践行新理念、建功‘十三五’”为主题的劳动和技能竞赛;更加注重人才与创新、质量与效率有机结合,促进劳动和技能竞赛由“速度型”“体力型”向“效益型”“智力型”转变,尊重职工群众的首创精神, 扩大职工参与面和受益面,增强职工获得感和幸福感。

  ——《关于围绕国家重大战略开展全国引领性劳动和技能竞赛的通知》决定,围绕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一带一路”建设、振兴东北等国家重大战略,开展全国引领性劳动和技能竞赛。

  ——《关于进一步深化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创建工作的意见》提出,要使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真正成为发挥劳模和工匠人才作用,传承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的“新平台”;解决生产技术难题的“攻关站”;推动企业技术创新的“孵化器”;培养高技能人才的“练兵场”。

  在全总绘就的一张张蓝图中,各级工会“提素建功”的方向更加明确、定位更加清晰,也由此进一步激发了广大职工的劳动热情和创造活力。

  创新搭建平台,架好“成才梯”

  【镜头】“感谢大赛首次设置了这个项目,才让我有了展示才华和与同行切磋的机会。”在2015年举办的第五届全国职工职业技能大赛上,来自杭州的王建明一举摘得动画绘制员项目冠军。值得关注的是,大赛围绕产业转型升级的需要,在注重传统工种的同时突出新兴工种,设置的5个工种中有4个属于“互联网+”范畴,动画绘制员更是首次列为全国性大赛工种。大赛共辐射带动了1500多万职工参加技能比赛,120多万职工通过比赛晋升了技术等级。

  5年来,职工参加劳动和技能竞赛达4.6亿人次,开展技术革新、发明创造分别达329.5万、94.1万项,提出合理化建议5816.6万件,推广先进操作法89.9万项;1.2亿人次职工参加工会组织的技能比赛,3341万人次职工参加工会组织的技术培训;选树“金牌工人”“首席技师”“首席员工”249.9万人次,开展劳模(技能人才)师徒结对354.3万对……

  这组数据见证了广大工会干部的前进步伐:适应新常态,创新搭建提升职工素质和创新能力的载体和平台,团结动员广大职工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建功立业。

  为发挥工会“大学校”作用,全国工会认真落实职工素质建设工程五年规划,深化职工书屋建设,推动职工读书活动进基层、到班组。目前,全国已建成职工书屋逾10万家,服务职工达到5000多万人次。

  农民工是产业工人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推动农民工素质提升,全总深入开展技能培训促进计划,每年向300多万农民工提供就业和创业培训;积极参与国家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技能提升计划,帮助100万名农民工提升技能等级;联合教育部开展的“农民工求学圆梦行动”,每年帮助30万名农民工提升学历水平。

  与此同时,以劳动和技能竞赛为重要载体,广泛开展群众性技术创新活动,建立健全劳动和技能竞赛评估机制,开展引领性、示范性劳动和技能竞赛,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职工技能培训、岗位练兵、网上练兵活动,发挥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首席技师”、“首席员工”示范作用,设立职工创新补助资金,搭建职工技术创新成果展示平台……在全国工会组织的努力下,职工的成长通道日益完善,创新活力竞相迸发,积极投身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洪流。

  据不完全统计,每年有上百个工种、超过千万名职工参加地方工会和产业工会组织的各类劳动和技能竞赛。与此同时,在2017年1月举办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由全总推荐的江苏省电力试验研究院一线职工朱洪斌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登上国家科技最高领奖台。2015年全总设立职工创新补助资金,专门用于职工创新项目的扶持和孵化,两年来共有50个创新项目获得资金支持,补助金额达到915万元。

1 2 共2页

我要留言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