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工会频道工会新闻-正文
最大限度凝聚和团结广大职工
//www.workercn.cn2017-05-23 08:59:08来源: 中工网—《中国工运》
分享到: 更多

最大限度凝聚和团结广大职工

关于深圳工会探索源头治理劳资纠纷试验区的调研报告

文/全国总工会研究室调研组

  广东省深圳市目前有企业(不含个体工商户)50多万家(非公企业占97%以上),职工近1000万人。相当长一段时间,深圳劳动纠纷高位运行,2015年各级仲裁机构接受仲裁申请31845件,涉及人数74987人,同比分别上升13.3%和24.5%,创近6年新高,其中50人以上重大集体劳动争议案件数量和人数同比分别上升31.48%和53.44%.如何切实发挥基层工会作用,增强基层工会活力,深圳工会进行了积极探索,从2014年起确立“建设有用工会、实力工会、办好源头治理劳资纠纷试验区”工作思路,围绕“深耕基层、最大限度凝聚和团结工人”这一中心,以建立源头治理劳动纠纷试验区为切入点,以做实社区(工业园区)工联会、构筑基层组织网络为基础,以培育专业工会工作团队、发展工会积极分子为保证,以风险排查处置机制为载体,以群众化工作方法为依托,大胆破题,激活了工会组织“毛细血管”,打通了联系职工“最后一公里”。

  坚持资源下沉  做实做强社区(工业园区)工联会

  社区(工业园区)工会联合会(简称工联会)是联系职工最紧密、掌握职工动态最直接的一级工会组织。深圳共有641个社区,均建立了工联会,但仅有社会化工会工作者351人,加上各街道配备的工会专干,合计670人,相当于1个工联会仅配备1名工会工作者,却要面对少则四五千名多达五六万名的职工。

  深圳市总工会在宝安区和平社区、龙岗区嶂背社区、龙华新区银星高科技工业园创办源头治理劳动纠纷试验区(简称试验区)。试验区将工联会作为改革工会组织体系、夯实基层基础的重要一环:一是降低管理重心,市、区、街道三级工会干部在试验区直接深入企业开展工作、直接面对职工提供服务,变过去一级抓一级为现在一级一级抓,改变以往“上大下小、头重脚轻”的组织架构,形成扁平化、常态化的下基层模式;二是资源下沉,市、区、街道三级工会组织在人员、资金、活动场所上对工联会予以重点扶持;三是创新运作模式,工联会接受社区党支部和上级工会领导,工作经费主要由市、区两级总工会负责,确保工联会依法依规独立开展工作。和平社区工联会原来只有1名兼职工会干部,现配备10名专职工会工作者;工作场所由1间办公室扩展至4层楼(共800平方米),建成社区“职工之家”。

  坚持联合制代表制原则 构筑有效覆盖的基层组织网络

  试验区以工联会为枢纽,按照联合制代表制原则,构建新的组织形态,由社区(工业园区)内的大企业代表、中小微企业代表、职工代表民主选举产生工联会委员,吸纳社区(工业园区)代表、社会化工会工作者等共同组成工联会委员会,由具有代表性的重点企业工会主席担任工联会副主席,明确小微企业工人可以直接申请加入工联会,组建工会小组。一方面形成了以工联会委员会为组织核心,以社会化工会工作者团队为中坚骨干,汇集多方资源的基层工会工作力量;另一方面,既发挥了大企业工会的骨干支撑作用,又使中小微企业工会小组和工会积极分子成为工联会基础性力量,这样使工联会既超脱企业制约又直接扎根职工群众之中,实现了对职工和企业的有效覆盖。

  坚持高素质职业化标准培育愿做善做能做工会工作的专业团队

  为培育一支政治素质过硬、工人情怀深厚、充满朝气活力的工会工作专业团队:一是高起点把好入口关。深圳市总工会按照“社会化招聘、契约化管理”原则,面向全国选聘了19名社会化工会工作者,他们中既有来自清华、北大等知名学府的学子,也有群团工作经验丰富的社会工作者,平均年龄不到28岁,与大部分职工年龄相仿、语言相通。二是建立职工情怀导向的培训机制。入职之初,市总工会即统一安排社会化工会工作者进工厂、下生产线,与职工同吃同住同劳动,亲身体会职工工作和生活的甘苦,学会与职工说话交朋友;市总工会干部每周到试验区与社会化工会工作者一起工作,建立每周一学习、每月一总结的交流分享制度,开展“TOT”(培训师对培训师的培训)培训,提升其工会业务能力。三是探索科学高效的工作流程和管理模式。借鉴先进企业管理模式,制定《工联会工作手册》,形成工会工作标准化的流程、目标、方法和步骤,为社会化工会工作者提供工作规范和行动指南。

  坚持发现培养和示范带动发展扎根职工的工会积极分子队伍

  按照“积极参与者—工会志愿者—工会骨干”路径,发现和系统化培养工会积极分子,使之参与到工会工作中来,成为工会骨干力量。工联会首先从活动中发现有一定号召力和组织能力的活跃分子,在不断加深彼此关系后,甄选出工会积极分子,然后从两方面培养。一是定期开展集中培训,采取案例研讨、团队游戏等方式,潜移默化地进行工会意识教育;二是让他们在各个活动小组或职工兴趣协会从事运作管理工作,锻炼组织领导能力。最后,推动工会积极分子回归企业,协助企业工会开展工作,通过他们的示范带动,提高职工对工会的认知度,提升企业对工会的认可度。迄今,试验区共发现培养1566名工会积极分子,依此成立138个工会小组。工会积极分子成为活跃在基层工会组织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工会意识传播的宣传队、工会团结职工的播种机和企业工会干部队伍的后备军,有效延长了工会工作手臂,为以往松散的“原子化”职工重建了交友联谊平台和社会网络。由此,试验区工会会员逐步形成三个圈层:核心圈层是少数职工骨干,协助工会开展工作的组织者;中间圈层是积极分子,工会工作重要的支持者;外围层是普通会员,在骨干和积极分子带领下的参与者。

  坚持工会立场为职工说话  建立劳动风险排查与应急处置机制

  坚持突出维权主业,从源头上构建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的制度机制,是试验区改革试点的初衷。为此,工联会大力推进“聚力计划”,采用国际先进的对话参与式培训方法,倡导对话沟通,普及合作的方法和规则,帮助劳动关系双方共同搭建对话沟通和互信合作的平台,推动集体协商发育发展、劳动关系双方合作共赢。其次,强化快速反应、处置有力的劳动关系矛盾风险排查机制,充分发挥企业工会小组和工会积极分子作用,做好风险信息收集和研判,与劳动行政部门建立合作机制,定期交流,制作《劳资纠纷及其苗头性和不稳定因素表》,及时发现劳动纠纷隐患,为劳动执法提供准确的基础信息。第三,建立应急处置机制。一旦发生群体性劳动纠纷,工会第一时间赶赴现场,亮明身份,了解职工诉求、安抚职工情绪、稳定现场秩序,搭建劳动关系双方对话、沟通平台,旗帜鲜明地为职工说话,依托党政和上级工会及时化解、妥善处置。在事件解决以后,工联会及时跟进,为涉事职工提供关切帮扶,加强企业工会建设,进一步完善组织基础,切实做到“职工维权有人管、小问题及早发现,大问题不激化、不出社区”,减少了劳动关系矛盾。和平社区职工人数占福永街道十分之一,企业数占八分之一,2016年上半年,全街道发生重大劳动纠纷50宗,和平社区没有发生一宗。

  坚持职工主体地位  推行精准对路的群众化工作方法

  试验区在开展职工服务活动中,强调遵循“不调查、不了解工人需求,不搞活动;不搞职工不喜欢、不需要的活动;不搞形式主义的活动;不为搞活动而搞活动;一切活动都要遵循有利于基层工会组织建设、有利于团结和组织职工”的“四不、两有利”原则,其核心是坚持职工主体地位,路径是群众化工作方法,目的是服务精准对路。

  工联会工会工作者走出办公室,依托“职工之家”和各种活动建立交友联谊平台,借助微信、微博、APP等新媒体手段网聚大批职工。在此基础上,按职工需求量身定制各类活动,一是活动前有策划,进行需求调查,确保活动符合职工的年龄特点、教育水平和接受程度,大家喜欢参加、易于接受;二是活动中有指引,依靠职工办活动,扩大职工参与面;三是抓住工作之外的“第三个8小时”错峰服务,吸引和凝聚职工;四是以“职工之家”为阵地,在基层社区就近、便利地开展工会活动和服务,让职工们想来能来,来了有收获;五是定期对活动进行总结,一切工作以职工是否满意而非活动是否开展为评价标准,确保每次活动取得扎扎实实效果。

  试验区产生裂变效应,为工会工作注入内生动力,成为基层工会改革创新“试验田”和工会干部培训基地。深圳市宝安区总工会新建两个试验区,面向全国招收16名社会化工会工作者;龙华新区总工会按照“一区多点”模式,复制试验区工作经验;龙岗区总工会组织全区社会化工会工作者分批在试验区实习培训;罗湖区总工会引入和平试验区工联会干部,建立珠宝工联会工作团队。2016年10月13日,广东省总工会在深圳召开“源头治理劳资纠纷试验区”现场推进会,要求在全省建立一批社区工联会,一批社会化工会工作者,一批会、站、家合一的“职工之家”。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的群团工作会议上指出,群众性是群团组织的根本特点。保持和增强群团组织的群众性,必须大力健全基层组织。基层工会是工会全部工作的基础和关键,是工会做好群众工作,发挥根本性、基础性作用的关键所在,也是推进工会改革的关键所在。梳理深圳工会探索源头治理劳动纠纷试验区的实践,对于切实发挥基层工会作用,增强基层工会活力,把工作做到职工群众心坎上,有以下几点启示:——坚持问题导向的工作理念。深圳工会探索源头治理劳动纠纷试验区两年即取得可圈可点的成效,主要得益于坚持问题导向,敢于直面基层短板,大胆创新组织体制、运行机制、活动方式、工作方法,从而较好适应了基层工作和群众工作需要,夯实了工会的基层基础。当前,从职工队伍结构变化看,亟需调整工会组织方式、运行机制和服务内容,适应服务对象的新变化;从劳动关系看,亟需增强维权能力,从源头上治理劳动纠纷;从创新社会治理看,亟需在引导规范培育社会组织中发挥作用,构建枢纽型组织体系;从工会自身建设看,亟需加强基层工会建设,激发基层工会活力。工会必须强化问题意识,勇于创新理念,抓住重大问题、关键问题,有的放矢地攻坚克难。

  ——坚持职工为本的工会立场。试验区实践表明,突出工会主责主业,坚持职工主体地位,围绕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改革创新,是工会争得人心、赢得职工的关键所在,是保持和增强工会组织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的重要保障。要将工会组织建在职工身边,更要把工作做到职工心中,特别是涉及职工切身利益问题,必须旗帜鲜明地主动依法科学维权,强化工会干部的工人情怀,加强民主建会,提高职工参与度,增强工会代表性群众性,最广泛地把职工吸引到工会中来。

  ——坚持深耕基层的阵地意识。工联会能够及时掌握职工动态、预防和化解劳资矛盾,正是因为工会组织就在职工身边,工会工作触角能够深入到职工群众当中。因此,推进工会改革,必须强化深耕基层的阵地意识,努力适应职工队伍规模结构的深刻变化,职工群众兴趣诉求日益多元、多样、多变的新趋势,加强阵地建设,坚持重心下移、力量下沉、资源下放,确保基层工会有阵地提供服务、有人办事、有钱办事,使基层工会无论在硬件上还是软件上,都成为名副其实的“职工之家”。

  ——坚持贴近群众的工作作风。工联会践行群众路线,坚持“四不、两有利”原则,在活动内容、方式、考核评价等各环节坚持让职工参与,确保群众工作方法和工作作风常态化、长效化,充分调动了广大职工参与工会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面对劳动关系日益复杂特别是职工群体性事件易发多发的形势,各级工会要加强工会工作者能力素质建设,改进工作方法和工作作风,在联系服务职工群众、增强工会组织吸引力凝聚力战斗力等方面积极创新、有所作为,更好地肩负起团结引导广大职工听党话、跟党走的政治责任。(调研组成员:吕国泉 王娇萍 李睿祎 逄国君 闻效仪 马惠珺  邹广子  廖枢权)

我要留言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