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工会频道工会新闻-正文
全面建成小康路上,不让一个职工掉队
//www.workercn.cn2017-01-13 07:05:57来源: 中工网
分享到: 更多

记者眼中的中国工会2016系列报道⑨

全面建成小康路上,不让一个职工掉队

中工网记者  葛文琦

  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2015年底,党中央吹响脱贫攻坚战的冲锋号。“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到2020年所有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

  立下愚公移山志,宏伟蓝图干到底。

  2016年初,全总紧紧围绕国家脱贫攻坚大局,出台一系列政策举措,以“制度保障”护航,将加大城市困难职工解困脱困的帮扶和保障力度工作列为重要工作。“确保到2020年困难职工同步迈入小康社会。”

  去年以来,全总先后出台困难职工解困脱困工作的实施意见,重新修订《困难职工档案管理办法》,明确困难职工解困脱困的五类重点人群、“四个一批”解困脱困途径和建档立卡、精准帮扶、落实责任等具体要求……

  精准发力,用“制度保障”温暖困难职工

  “在帮助困难职工解困脱困中,如何精准识别困难职工,建立起精准帮扶的解困脱困工作机制,是一项必须完成的基础工作。”全总保障工作部负责人表示,各地工会将按照“分级负责、精准识别、一户一档、动态管理”的原则,建立精准帮扶工作机制。

  咬定目标、苦干实干。

  如何做到“精准发力”?

  精准识别,通过科学制定各地困难职工标准,入户调查、公告公示、抽查审批、信息录入等,把困难职工识别出来,去年10月份已完成全国困难职工的建档立卡工作。

  精准帮扶,在识别困难职工后,针对致困原因确定帮扶单位和帮扶责任人后,结合需求和实际,制定帮扶计划和帮扶措施,建立帮扶台账,确保帮扶效果。

  精准管理,建立起困难职工解困脱困的数据库和管理服务客户端,将解困脱困对象的基本资料、动态情况录入系统当中动态管理,实现解困脱困对象有进有出、帮扶信息真实可靠。

  各级工会深入到困难职工家庭中,详细了解困难职工的致困原因、真实需求和思想动态,建档立卡,制定帮扶措施,一户一档案,一户一措施;深入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遇到困难的中小企业和困难职工较多的企业,了解掌握企业生产经营状况、劳动关系变化、职工生产生活和权益实现及需求等方面的情况;深入到基层和困难地区,全面了解保障和改善民生政策的贯彻落实情况、困难职工的社会保险覆盖情况,从而做到精准帮扶。

  结合实际,瞄准“贫根”、对症下药。

  ——青海省总投入经费830万元,协调省市有关部门落实扶贫项目建设资金1443.5万元,结合定点贫困村实际,投入483.75万元由3个贫困村合建蛋鸡养殖项目,以合作社+农户方式运行。还投资68万元为贫困村购置19台农机具,为村民购买1.44万元中藏药苗,鼓励村民种植中藏药,打破贫困人口无固定收入的局面。

  ——湖南张家界慈利县总开展创新工作,创建“一户培养一产业工人”的帮扶模式。杨柳铺乡创业女青年王繁荣就是其中之一。2016年,王繁荣参加仿真花加工创业培训班,并获得10万元创业贴息贷款,现在她发展仿真花加工户130多户,月收入平均在1300元左右,仿真花加工已成为当地农户增收致富的朝阳产业。

  肩负着亿万职工的期待重托,唯有驰而不息,久久为功。

  分类施策,携手困难职工同步迈入小康社会

  做好困难职工解困脱困工作,关键在于“加大城市困难职工解困脱困的帮扶和保障力度。”

  “针对有劳动能力的困难职工,通过加强技能培训、提供创业援助等方式,以就业创业解困脱困一批;针对因企业欠缴社会保险费或没有落实相关社保待遇的困难职工,将其纳入国家社会保险制度覆盖一批;针对因病致困的职工,推动将其纳入大病保险和医疗互助保险保障一批;针对符合低保条件的困难职工,通过社会救助兜底一批。”

  ——青海工会从2016年“两节”送温暖活动开始,坚持因户施策、因人施策,对困难职工帮扶积极实施“四个精准”、“四个一批”等帮扶措施,力争到2018年底,使目前在档的5万多户困难职工家庭基本实现脱困目标。

  ——吉林省总为贫困户全部建档立卡,精准掌握贫困户信息资料。省总机关104名党员与52户贫困户结成帮扶对子,制作联系卡,已有300余人次直接到贫困户家中对接帮扶、捐赠钱物。截至2016年11月末,省总机关干部为贫困村捐款27200元,用于为贫困户办理新农合医疗保险。

  积极推进各类困难专项救助措施落实。包括协调有关方面推动依法解决低保职工社会保险相关待遇落实问题;开展职工互助互济服务,重点关注特困职工家庭,采取多种措施保障其基本生活水平;充分发挥工会帮扶中心(站点)作用,帮助有困难职工解决应急生活困难问题等等。

  ——“两节”期间,江苏工会开展“1+1+N”送温暖活动,省各级工会预计筹集送温暖资金约2亿元,走访慰问困难职工、农民工等将在20万人次以上。省总工会本级筹集1247.2万元,比去年增加近百万元,增加部分主要用于支持财政困难县区工会开展送温暖活动。

  ……

  值得一提的是,“去产能”职工安置分流,全总加大了对去产能、特别是煤矿为主的能源产业的省(区、市)加大了帮扶资金的倾斜力度。今年将继续做好这些地区行业当中特定人员的就业培训和安置,以加大帮扶力度,还将通过中央财政专项帮扶资金加大支持力度。

  资源整合,凝聚智慧力量脱贫攻坚

  创新服务困难职工工作方式,建立互联网“线上”“线下”相统一、互为补充;深入开展 “一帮一”结对帮扶;对特别需要救助帮扶的困难职工,按月或按季度定期发放生活补贴,实现送温暖经常化、常态化。

  ——云南省总工会在2017年“送温暖”活动中筹措了5526万元帮扶资金,对工会帮扶工作管理系统中建档立卡的困难职工按照每户600元的标准进行全覆盖慰问,对部分省属困难企业中待岗半年以上和半年以上未发工资的困难职工按照每人1000元和每人1200元的标准进行专项慰问。

  “精准”之外,引导社会公益资源参与困难职工解困脱困也成为一个新的特点。

  近年来,已有北京、河北、重庆、上海等多地工会充分利用送温暖基金会的平台,打造了社会资源帮扶困难群体的重要品牌。

  2017年工会送温暖活动将继续探索引入其他社会组织参与送温暖活动,搭建困难职工解困脱困需求与救助资源信息对接平台,实现困难职工的需求信息、政府相关部门的救助资源、社会组织的公益项目、社会各界的爱心捐赠和志愿服务的精准对接,充分发挥公益慈善组织、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和企事业单位、志愿者队伍作用,为困难职工提供生活帮扶、心理疏导、资源链接、能力提升、社会融入等专业化、关爱型服务。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新的一年已然开启,站在脱贫攻坚的关键时刻,各级工会依然会与广大困难职工一起面对困难,解决困难。

  相关链接:

  【记者眼中的中国工会2016】系列报道之一 将“春风”送到亿万职工家门口

  【记者眼中的中国工会2016】系列报道之二 做好一线职工的“代言人”

  【记者眼中的中国工会2016】系列报道之三 2016·”娘家人”陪职工走过漫漫维权路

  【记者眼中的中国工会2016】系列报道之四 “创新舞台”为职工筑梦

  【记者眼中的中国工会2016】系列报道之五 做农民工最贴心的“娘家人”

  【记者眼中的中国工会2016】系列报道之六 10万余家职工书屋成亿万职工精神家园

  【记者眼中的中国工会2016】系列报道之七 “互联网+”,2016工会工作热门词

  【记者眼中的中国工会2016】系列报道之八 让工匠精神激励广大产业工人创新创业创优

我要留言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