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工“金蓝领211”锻铸新型产业工人队伍-工会-中工网
中工网首页时政评论国际军事社会财经企业工会维权就业论坛博客理论人物网视图画体育汽车文化书画教育读书娱乐旅游绿色城建社区打工

中工工会

劳动经济

全总领导

王东明 全国总工会主席

陈 刚 全国总工会党组书记、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机关党委书记

张少琴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兼)

翁杰明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兼)

张晓兰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兼)

谭天星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党组成员

江广平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党组成员

王少峰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兼)

李晓钟 全国总工会党组成员、 经费审查委员会主任

马吉孝 青海省政协副主席、省总工会主席、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兼)

房建孟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全国总工会机关纪检监察组组长、全国总工会党组成员

魏地春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党组成员

马   璐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党组成员,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副主席(兼)候选人

郭明义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兼)

巨晓林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兼)

高凤林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兼)

张茂华 全国总工会书记处书记、党组成员,组织部部长

许山松 全国总工会书记处书记、党组成员

邹 震 全国总工会书记处书记、党组成员

向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快速转变

徐工“金蓝领211”锻铸新型产业工人队伍

2019-08-16 10:28:17

  本报讯 (记者 胥明虎 通讯员 于菁 丁蓓蓓)“金蓝领211工程激发了我对技能和创新的不断冲刺与追求,产业工人需要工匠精神!”多次荣获江苏省技术能手并享受省劳模待遇的徐工集团重型机械公司“焊接大师”张怀红,对企业推出的“金蓝领211”念念不忘。而张怀红所说的“金蓝领211”工程就是指徐工集团每年培养200名高级工、100名技师、10名高级技师。这项工程仅2018年就培养高级工167人,技师251人,高级技师49人,推动企业产业工人队伍向知识型、技能型和创新型快速转变。

  近年来,徐工集团都将技能人才培养作为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推动产业升级转型和提升企业创新实现能力的重要手段。他们围绕加强产业工人队伍思想政治引领、健全保证产业工人主人翁地位的制度机制、健全产业工人培养体系和搭建产业工人维权保障平台四方面制定了17项措施,以提高产业工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地位,“用心用情、用劲用力”推动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

  战略引领,创新模式,激发潜能巩固企业制造基石。徐工集团大力实施人才强企战略,持续注重技能人才的培养,制定下发《技能人才素质提升工程推进意见》,实施以健全技能人才培训管理体系,完善技能人才培养、评价和激励机制为核心的“金蓝领211”工程计划,鼓励并大力支持员工参加各类职业技能竞赛。完善技能人才多元评价方式,构建以工作业绩为重点、注重职业道德的人才评价考核机制,将鉴定考核与聘任进行分离,搭建技能等级“双认证”体系。并根据高技能人才聘任等级不同每月给予技能津贴;设立技能大赛专项奖金,对在技能竞赛中获得名次的技能人才给予一次性奖励;对于表现突出的高技能人才给予命名成果、授予讲师、创建技能大师工作室、优先推荐申报上级荣誉等奖励。

  经营驱动,转变思维,产教融合实践人才供给改革。徐工技师学院紧贴生产业务需要,在专业设置上,建成了数控、工程机械装调等五大专业群,建设涵盖工程机械制造全工艺流程的四大实训基地;在课程设置上,着力构建学生自主学习和教师全过程评价相结合的一体化课程教学体系;在师资开发上,畅通与生产单位之间的师资互聘互任机制,引进企业一线技术专家、工艺师到学校任教,安排教师每年进入企业进行全脱产顶岗实习。实施“校企一体 双元模式”培养,根据生产企业实际需求开设人才定制班;注重徐工文化导入,围绕传承公司“大器”文化,弘扬徐工工匠精神,在教学工作中倡导践行学习文化、创新文化、质量文化、绩效文化。

  业务导向,聚焦核心,深耕细作弘扬工匠精神。为适应集团国际化战略不断深入和全球业务快速拓展,徐工集团聚力顶层定位,全面推进劳模创新工作室和技能大师工作室建设。2013年,试行《徐工集团劳模创新工作室管理办法》,规范劳模创新工作室的创建、日常管理、评价及激励机制的管理。五年来劳模创新工作室由6个发展到11个,建立覆盖数控加工、焊接、电气、装配、调试、高精尖设备维修、售后服务等核心技能领域的技能大师工作室13个,劳模创新团队达到107个,帮带5948人次,完成创新项目4083项,创作价值1.3381亿元,《维修再制造智能化管理系统》等16项创新成果获得市级以上荣誉。

  聚焦业务需求,积极探索复合型技能人才培养。以“跨设备、跨工序、跨工段、跨工种、跨产品”为方向持续探索“多能工”培养,构建培训—考核—认证—待遇一体化机制,促进员工在个人职业发展路径上不断提升;积极开展国际化素质、派驻地文化、语言强化等课程培训,并每年选派10人左右的高技能人才进行海外研修,拓展高技能人才的国际视野,持续提升高技能人才在海外市场的适应性和竞争力。

来源:江苏工人报
编辑:尹文卓

图片新闻

全总要闻

热点专题

深度报道

职工之声

新闻日历

|

新闻排行

友情链接

中华全国总工会 | 中国工会劳动和经济工作网 | 中国工会权益保障网 | 全国工会社会组织工作信息平台 | 全国厂务公开民主管理网 | 中国工会普法网 | 中国工会女职工工作网 | 中国职工教育网 | 中国职工发展基金会
京ICP证100580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09003) | 京公网安备110401200155 |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站地图 | 投稿邮箱 |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18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