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要待遇留人也要事业留人-工会-中工网
中工网首页时政评论国际军事社会财经企业工会维权就业论坛博客理论人物网视图画体育汽车文化书画教育读书娱乐旅游绿色城建社区打工

中工工会

劳动经济

全总领导

王东明 全国总工会主席

陈 刚 全国总工会党组书记、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机关党委书记

张少琴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兼)

翁杰明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兼)

张晓兰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兼)

谭天星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党组成员

江广平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党组成员

王少峰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兼)

李晓钟 全国总工会党组成员、 经费审查委员会主任

马吉孝 青海省政协副主席、省总工会主席、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兼)

房建孟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全国总工会机关纪检监察组组长、全国总工会党组成员

魏地春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党组成员

马   璐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党组成员,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副主席(兼)候选人

郭明义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兼)

巨晓林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兼)

高凤林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兼)

张茂华 全国总工会书记处书记、党组成员,组织部部长

许山松 全国总工会书记处书记、党组成员

邹 震 全国总工会书记处书记、党组成员

代表委员为留住“好工人”支招

既要待遇留人也要事业留人

2019-03-07 07:19:46

  “在美团发布的《2018年外卖骑手群体研究报告》中显示,美团200多万名骑手中,31%的骑手上一份工作是产业工人”“我所在的企业,技术工人的稳定率只有24%”……在全国政协总工会界别今天上午的小组讨论中,詹纯新委员提出的这组数据让在场的委员们陷入了沉思。

  詹纯新委员是中联重工科技股份公司董事长,他所在的企业技术工人65%来自农村。虽然企业努力解决员工的后顾之忧,并在每个园区为技术工人提供单身公寓,但还是有相当比例的技术工人在工作4年~5年后选择返乡。

  高质量发展需要技能人才特别是工匠型高技能人才,他们是产业工人中的精英。但令詹纯新委员颇为担忧的是,在来自农村的技术工人返乡的同时,也断了他们继续做技能人才的道路。“应该如何培养‘好工人’,怎样稳定技能人才?”

  曾获得“全国优秀农民工”称号的钟正菊委员也有着相同的烦恼,“带了很多学徒,但这些徒弟像‘走马灯’一样流动,只有我这个‘老师傅’还留在生产一线。”

  “技术工人这一职业仍然缺乏吸引力。”全国人大代表、武汉钢铁公司制造管理部副部长袁伟霞分析认为,培养一个熟练的技术工人一般需要3年~5年时间,高技能人才则需要10年左右甚至更长时间。“技能人才的流失,不仅是企业的损失,也是中国制造的损失。”

  目前,一些企业还没有打破管理干部、工程技术人员与普通职工之间的身份界限,一线职工在职业发展上存在无形的“天花板”。代表委员们注意到,近年来,国家不断加大对技能人才的重视培养力度,提高技能型人才经济政治地位,但总体上技术工人的社会地位不高,职业缺乏足够吸引力,社会上“重学历、轻技能”现象并未得到根本扭转,企业出现了“技工荒”、高级技工“断档”。

  “一是要从社会价值观和舆论导向上积极引导尊重劳动、尊重技能人才的氛围;二是要为企业参与职工技术培训给予更多政策支持。”詹纯新委员说。

  对此,安徽省总工会副主席李素萍代表认为,要建设一支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的“好工人”队伍,需要政府、企业、社会共同努力。

  据了解,为落实《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方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提高技术工人待遇的意见》,突出“高精尖缺”导向,提出要构建技能形成与提升体系,强化评价使用激励工作等,培养造就人才。“好政策要落实到位,尤其要在中小企业中加大落实力度。”李素萍代表说。

  “要把优秀的产业工人留下,既要靠待遇留人,也要靠事业留人。”代表委员认为,企业应实现技术工人技能要素和创新成果按贡献参与分配,推动技术工人享受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建议鼓励企业对高技能人才实行技术创新成果入股、岗位分红等激励方式,促进长期稳定提高技术工人收入水平。

  全国总工会书记处书记张茂华委员表示,要留住“好工人”,必须进一步解决认识问题,把技术工人特别是高技能人才作为企业创新的一支重要力量加以重视,纳入国家创新体系。

  “爱岗敬业”是采访中记者听到代表委员们谈得最多的“好工人”标准。“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精一行,不浮躁,有责任,有担当。”钟正菊委员由衷希望身边的年轻工人把自己当做企业的“主人翁”,踏踏实实学技术,传承产业工人优良传统,把成为工匠人才作为职业发展的目标。

  “主人翁”,蕴涵的是职工对职业价值的自我认同,是责任和使命。对此,来自民营企业的张华荣委员认为,在全面提升一线职工技能水平的同时,学校和企业还应加强对职工的“爱岗敬业”教育,引导职工有理想守信念、懂技术会创新、敢担当讲奉献。“企业发展,特别是遇到困难的时候,更需要技术工人自觉地与企业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立足本职岗位,用自己的聪明才智为企业发展作贡献,携手渡过难关。”

  (中工网北京3月6日电)

来源:中工网——《工人日报》
编辑:尹文卓

图片新闻

全总要闻

热点专题

深度报道

职工之声

新闻日历

|

新闻排行

友情链接

中华全国总工会 | 中国工会劳动和经济工作网 | 中国工会权益保障网 | 全国工会社会组织工作信息平台 | 全国厂务公开民主管理网 | 中国工会普法网 | 中国工会女职工工作网 | 中国职工教育网 | 中国职工发展基金会
京ICP证100580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09003) | 京公网安备110401200155 |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站地图 | 投稿邮箱 |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18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